祭文、师杖、秤杆,亘古不变的的蚩尤崇拜_安乐乐安_新浪博客

(2010-03-08 09:02:41)

「岁欢丙戌,时维孟秋,蚩尤后裔谨以时馐之奠,告我始祖蚩尤之灵。」这是今年秋日思游界大禾村《祭蚩尤文》的开头语,在思游,这类祭文至少有20多种,最早的出自永乐年间,后有正统、万历、嘉庆、同治各种版本。文体风格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追述蚩尤功绩,不辱始祖英名,诚心祭拜,祈求恩泽。结尾都有「伏维尚飨」之句。祭祀的牲品以规模大小而定;雄鸡、果品、谷酒必不可少。如有重大活动,如蚩尤进坐三祖堂,则举界大祭,平时各村小祭,有的农户过年过节也要家祭。师杖,又名师棍、祖师棍,是思游师公做法事的重要法器。它一般由枫、梓、樟等坚硬木材做成,长1.5米左右,直径4厘米。做师杖有严格的规矩:上端长三尺三,象征三十三重天;下尖长一寸八,象征十八层地狱,铁尖上的四方铁砣,象征四方五向;顶部圆孔中,有酷似蚩尤头像。师杖的寓意大得吓人,管天管地;管四向五方,号令神兵,驱邪治怪。因此现在的思游,道土、师公很多,是佛、道、儒、巫的融合和嬗变,但敬奉蚩尤均是法事之首,在庆梅山、冲傩,还堂愿等诸多法事之中,「发猖」等尤为惊险。思游界有秤师2000人以上,是远近闻名的秤师发派地。制秤的祖师是谁?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众口一词,秤匠是思游发派。女娲娘娘送了秤匠五件宝:一面「蚩尤旗」,就是围裙;一把「量天尺」,就是两脚规,是女娲娘娘补天量缺口用过的工具;一个圆磨石,是女娲娘娘补天时剩下的;一个小饱子,是女娲娘娘的小鞋;一把铜丝刀,是女娲娘娘斩将封神的。秤匠一担工具箱,前面高箱称为「南斗」,箱边插满秤木杆,谓之「刀枪林立」。高箱前面有二根竹片加横梁,谓之「二根旗杆」,秤匠围裙用后,都必须挂在二根旗杆上,谓之「挂起蚩尤旗,走南闯北无禁忌」。相传皇帝见了要避路,秤匠见了皇帝不下跪。有鬼怪的房子可镇邪,秤匠放心睡到大天光。后面矮箱谓之「北斗」,里面装著工具,也便坐著制秤、修秤。90岁以上的老秤师说得更神,祖师发明秤杆,就是纪念蚩尤,秤杆完全是蚩尤形象造型。蚩尤是铜头,秤杆的前头就包有铜皮;蚩尤是铁额,秤钩就是铁制;蚩尤头长牛角,吊环就是两只牛角合拢的造型;蚩尤造刀是战神,秤杆吊环横轴,称为「秤刀」,共有三把,名日:子刀、老刀、边刀。一个秤砣压千斤,证明蚩尤力大无穷;蚩尤是星宿,秤杆上刻满了星星。最前面三颗,竖刻,称为「定盘星」,就是天王、地王、龙王;接著横刻,前面六颗是「南斗六星」,中间七颗,是「北斗七星』:后面三颗,是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颗,合成十六两,就是一斤(古秤十六两为一斤)。此种崇拜,何等鲜活、何等虔诚!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