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于斌(ID:ityubin)

立足於微信,用了六年的時間悄悄做到上市,又通過一朝996的負面新聞而弄得天下皆知的“有贊”,終於傍上了騰訊“爸爸”的大腿。2019年4月3日,有贊宣佈完成了新一輪近10億港元融資,由騰訊領投,資金將用於線下門店業務。

“有一天,有贊也混得要考慮整個大環境的經濟形勢是怎麼樣了”,這是有贊創始人白鴉自嘲的話。但這自嘲透出的是有讚的艱難處境:歷經波折好不容易上市之後,有贊股價持續下跌,虧損也被擺到檯面上來,2018年更是虧損達8個億,雖然現在有了騰訊的投資,但有贊目前持續燒錢的商業模式仍然無盡頭,它的未來之路並不好走。

有贊與白鴉

曾經叫口袋通的有贊創立於2012年,是一家旨在爲商戶提供微商城和完整的移動零售解決方案的平臺,隨着“新零售”在近些年的火爆,有贊現在已經把自己定位爲一家移動零售服務商。2018年,有贊在港交所成功借殼上市。

目前有贊旗下擁有:有贊微商城、有贊零售、有讚美業、有贊小程序等SaaS軟件產品,適用全行業多場景,主要幫商家網上開店、網上營銷、管理客戶、獲取訂單等。

簡而言之,有贊就是一家幫助商家在移動端(主要是微信)網上開店、網上管理店鋪和訂單的軟件服務商,主要面向的客戶是企業、商家,早期興起於微信的微商們有很多就是用有讚的服務開店賣貨的。

有贊創始人兼CEO叫白鴉,真名朱寧,這是一位極具風格的掌門人。1982年生於河南信陽他曾多次互聯網創業,也曾在互聯網大廠百度、支付寶工作過。

如果用兩個詞去形容白鴉,應該是彪悍和匪氣。

白鴉在業界著名的形象是留着寸板頭,棱角分明,說話時犀利的眼神不時飄向對方,透露着原始的野性;說到興起時手舞足蹈,額頭上的傷疤赫然可見,藏着年少輕狂的往事,又讓他身上多了幾分彪悍和匪氣。

據說白鴉愛喝酒也能品茶,像極了古龍筆下的人物,“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他稱自己“美術學專業出身,學過油畫和舞美;讀過中專,電大畢業,擺過地攤做過泥瓦工”,同時白鴉非常欣賞拼多多CEO黃崢,理由是“終於找到了一個和我們一樣用最底層的思考做事情的人,一樣從不解釋,一樣埋頭做自己事情”。

作爲一名草根逆襲型CEO,白鴉身上不僅江湖味濃厚,阿里支付寶的職場經歷也讓他有着很濃的“阿里味兒”。這種“阿里味兒”,後來也被他帶到有贊。

就像有讚的願景是“致力於成爲商家服務領域裏最被信任的引領者”和“持續作一個Enjoy的組織”,有讚的考覈方向是“聰明、皮實、有要性”,此外,有贊還有三種“規矩”:約定、紅線、共識。這些字眼在接觸過阿里人的同學眼裏看來滿滿都是阿里的“影子”,很像“阿里土話”裏的一些字句。

值得一提的是,創辦有贊後,回想起在支付寶聽彭蕾開長會時的情景,“不自由毋寧死”的白鴉不再覺得無聊和政治化,而是公開對外說,“彭蕾這種做法牛逼!我在阿里的時候不覺得使命、願景、價值觀、組織等是多麼重要的事,那就是一個政治工具。當我做了三四年公司之後,我才意識到他有多重要。它是企業的根基”。

於是,白鴉在有贊開始喜歡開長會,甚至有時候通宵到第二天中午,他認爲要所有人都參與纔可以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對自由的認知,白鴉也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從打工階段的“喜歡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到創業初期“不喜歡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再到如今貴爲上市公司CEO時“爲了大局,必要時可以妥協”。

就是這樣的有贊和這樣一個鋒芒畢現的創始人,似乎註定了有贊之路不會那麼默默無聞。

一朝996天下知的有贊

雖然這幾個月京東、阿里等都因爲996的問題吸引了不少輿論的關注,但它們都沒有有讚的996來的那麼轟轟烈烈。

2018年12月,白鴉發全員信稱:將取消所有有贊人的“官職”。 除“上市公司”必須的董事長、總裁、董事、CEO\CFO\CMO\風險管理......等需求外,有贊不再有副總裁、總裁、總監之類的職位名稱。此舉被員工在脈脈上吐槽“其實是內部小資情調太重,攀比成風”。

2019年1月27日晚,有贊在公司年會時宣佈未來將執行996工作制,引起一些員工不滿,甚至有員工呼籲撥打市長熱線進行舉報。年會上,有贊高管還舉了“任正非勸退高管離職時說的工作家庭平衡不好可以離婚”這個例子。有贊CEO白鴉於1月28日早晨也發文迴應一些不滿時稱,“幾年後回頭看,這次絕對是好事”。

所謂996工作制,就是工作時間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週上六天班的工作模式。

白鴉說,這樣可以“讓社會上更多人瞭解了有贊文化,也會讓更多人才想進有讚的時候謹慎考慮下。這樣,不至於來之前和來之後想象的不一樣”。有讚的HR有個硬規定,“面試的時候必須告訴面試者有贊很多人都壓力挺大,有贊對人的要求是什麼,這裏不安逸”,目的就是“我有責任告訴你我是什麼樣的,甚至放大我的缺點絕不能哄着你來,最後呆一段時間不開心的走”。 白鴉還附上長篇文章稱,要讓大家在有贊學會“Enjoy”。

但對於有贊“996”不知情的入職員工,白鴉並未給出任何解釋和補償。有網友稱,有讚的突然宣佈調整,實際上本質就是“變相的減薪裁員”。據媒體計算,如果根據996的工作模式,有贊員工每月加班時長將擴大到169小時,遠超勞動法所規定的36小時。

除了要執行996的工作時長外,有贊高管還在年會上宣佈了另外一些即將實施的工作條例,比如:有贊將取消團建費用,85年之前的招聘都要經過CEO審批,法定節假日前後請假超過3天的需要CEO審批等等。

但在宣佈如此“嚴苛”的工作條例後,有贊方面並未提出有關“漲薪”的任何言論,還稱“今天的95後已經很不勤勞了”,“18年招的冗員太多,要大量減員”。

實際上,在互聯網公司整體加班的背景下, “996”已經成爲了部分公司的常態。但是沒有一家公司像有贊這麼“硬剛”的,畢竟996不僅是企業“屁股決定腦袋”的說辭,更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爲,大家爲了企業的發展也就內部推行一下就行了,不太會如此公然挑釁輿論。

所以有贊這一系列操作之後當然迎來的是網上瘋狂的輿論嘲諷,一時間曾經低調的它變得廣爲人知。爲什麼有贊有這個“底氣”公然挑釁人們的認知和勞動法規定呢?

除了企業和創始人的風格原因,我們發現這也是有贊此前快速擴張的“後遺症”。2017年底,有贊團隊是900多人,2018年底有贊是2200人,在2018年裏,他們招聘了1100到1200人左右,規模翻了一倍多。這意味着,大規模的招聘是爲了擴張,但是如果突然發現市場不好了,生意不好做了,又招聘了這麼多員工怎麼辦?直接把他們解僱?不行,那樣賠償金太高,而且不利於股價。不如把工作條件弄得艱苦一點,把工作壓力弄得大一點,然後如“養蠱”一般,留下最能打,最能扛的員工?

白鴉聲稱,這是一種有讚的“價值觀篩選”:從招聘時就告知應聘者,有贊內部工作壓力會很大,降低後期扯皮的成本;在公司內,不強求別人認同公司價值觀,而是不斷的淘換員工,直到找到認同的人,合適的人。這叫“寬進嚴留”——先都進來,然後發現價值觀不符合就請走,留下的都是認同公司價值觀的。

這樣的邏輯倒是沒問題,自由擇業、雙向選擇對員工來說也不是壞事,畢竟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但不得不說有贊和白鴉這樣的“價值觀”可真的是扭曲和奇葩了。

這樣的企業文化也就是說,誰最能加班、誰最吃苦耐勞就可以留下來升職加薪。這鼓勵的其實是員工之間的過量競爭!強行提高競爭程度,一方面在經濟上壓榨員工,另一方面,使得中年人主動退出競爭。逼走中年人,省了裁員賠償,這樣公司自然能保持年輕血液,吃的是人血饅頭。

試問一個有家有口的中年人,就算身體吃得消,家庭難道就不照顧了嗎?更何況這完全是違法的,按照勞動法規定,996的工作強度下,你只有拿到當前工資的2.275倍,才能在經濟賬上不吃虧,很多公司都會暗地裏實施996,但是絕對不會在勞動合同裏留下痕跡,這本質上是對員工的剝削。

我們再往深處想一想,爲什麼有贊CEO敢明目張膽地這麼做?因爲他不怕自己招不到人。

隨着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屢創新高、宏觀經濟增長陷入平緩,就業市場目前已經逐漸傾向買方市場:企業可以提高要求,乃至不合理要求,依然可以招到人。而還記得2018年末開始的互聯網寒冬裁員潮嗎?一時間,市場上不怕招不到互聯網人。

但爲什麼以前BAT等等公司也有時候996卻沒有引起軒然大波?因爲人家的996是有前提的:BAT等公司採取的人事制度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搞996工作制,員工也會得到對應激勵,比如豐厚的年終獎或者加班補貼。BAT等公司的期權激勵或者全員分紅制度,讓員工更有主人翁精神,換句話說,人家996是拼的一個做老闆,分股權的明天,而不是像有贊這樣作爲一種公司規則。或者說公司遇到了困境,創業遇到了瓶頸,一起闖出來的員工願意996挺過去,那麼無可厚非、情有可原。

而如今,一入職的年輕人,沒有任何補償,要求員工996,這簡直有變相裁員的嫌疑。人家還不愁招不到人。而如果說有贊是公司經營遇到了困難,那麼CEO請自我反省一下,錯誤估計形勢、招了自己不需要的太多人,業務增長乏力,有時候其實不是員工的問題,是企業自身戰略問題。

業績慘淡、股價狂跌的有贊

雖然有贊進行了如此激進的996工作整改,但它的業績和股價卻無一改善,反而出現了較大的虧損。有贊2018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公司的營業額從2017年Q3的約1.37億港元大幅增至去年Q3的4.84億港元,同比上升254%。但淨利潤卻從6073萬港元大幅擴大至虧損6.37億港元,同比減少948%。

有讚的股價則更爲“慘淡”,在宣佈更名爲“中國有贊”後,公司股價曾有一波上漲,最高至1.25港幣,但在隨後即重回“仙股”(股價不足一元,以cent美分計算)行列。目前,有讚的股價仍徘徊在低位的0.57美分上下。

不僅有讚的經營現狀不容樂觀,因社交電商風口而生它一路走來的過程也遠沒有一帆風順,甚至好幾次還差一點死掉。

2013年到2015年是社交電商崛起的初期,各種野蠻生長現象嚴重透着支朋友圈的信任度,那時的有贊就普遍存在賣貨難、招代理難等問題,且單一品類的模式滿足不了多元化需求。而從2015年開始,雲集的微店又開始崛起,作爲業務基本類似的競爭對手,雲集、環球捕手等平臺發展的風生水起,沒辦法,眼見對手發展形勢大好,爲了複製其成功模式,有贊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投放,燒錢過億。最終卻以註冊店鋪數直線上漲,但活躍商家增長緩慢來收場。

當時面向C端的微店估值已經高達35億,又有騰訊加持,名氣比有贊大了很多。騰訊早早的領投讓微店的前景一度被更加看好,相比之下,有贊卻一度有“將被微店收購”的傳言。

然後有贊開始複製微店的商業模式,繼續艱難成長。可在天貓淘寶京東三分天下、有贊又還未獲得騰訊官方投資的那個時候,有贊時時刻刻都在面臨生存環境和合法性的問題。

雖然脫胎於微信,卻處處被質疑,還得時刻關注朋友圈的誘導分享紅線,再加上有贊遲遲未取得支付牌照,整個有讚的移動電商平臺化運作不斷陷入僵局。

於是纔有了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創新支付增發55億股股票,收購有贊51%的股權,有贊成功實現借殼上市的故事,通過中國創新支付,有贊終於獲得了支付牌照。

據報道,整個2018年有讚的虧損約8.39億港元,這反映的是有贊在微信社區化商品銷售的發展瓶頸依然存在,有贊後面將要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多。

社交紅利趨勢消退下,有贊未來更加艱難

除了有贊自身的問題給它的未來發展蒙上很多陰影,社交紅利的消退也讓它的未來更艱難。有贊因爲微信的社交紅利而發展,卻也可能因其而衰弱。

2015年,中國電商交易量增幅爲36.5%,此後連續兩年大幅下滑至19%,中國電商行業的增量市場已經基本被巨頭們瓜分完畢,在互聯網新增用戶接近飽和狀態下,整個電商行業引流成本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

相比之下,社交電商的市場規模在整個電商市場中的佔比卻越來越大,根據《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爲9.6萬億元,其中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3萬億元。在傳統電商面臨飽和、社交電商佔比逐漸提升的時代,有讚的唯一出路就是抓住社交電商的紅利快速發展,築起自己的護城河。

但對於有贊來說,社交電商的隱憂更強。除了要在一衆社交電商競爭對手的夾縫裏艱難拓展之外,它還要把握好政策風險,積極關注政策的發展,把握政策方向,提前做好合規的準備,避免自身的生產模式再次進入“黑暗時代”。而根據有贊過往的發展經歷和它各種所作所爲來看,政策風向上的把握和調整能力正是有贊十分欠缺的。

更何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商流量紅利已經進入了逐漸消退的時期,內容電商、社交電商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之快,爲了守住城池,有贊後面的路非常難走。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