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野三山」是历经一千多年的熊野信仰之中心地,以及熊野朝圣之路的终点,指的是建于和歌山熊野地区圣地内的三座神社 :「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熊野本宫大社」三社,各自距离20~40公里,由熊野古道中边路连结。三座神社分别象征过去、现在与未来,从平安时代,人们跋山涉水前来祈求前世、今生的救赎与来世的幸福

熊野是为日本本州中部纪伊半岛南部的泛称,这个地区几乎都是险峻的山岳,俗称熊野三千六百峰的高山连著高山,一直延伸到海边,并形成一条地形复杂的海岸线,连绵的山峦覆盖著郁葱茂密的原始林,清澈的山涧、瀑布、溪流蜿蜒流淌其间,自古以来便被扶桑人们视为是众神的居地而信仰著。

 

 

 

熊野速玉大社  神明最初降临之地

熊野速玉大社镇座在新宫市熊野川河口,又称为「新宫」,元宫是本殿背后的权现山(神仓山)南端中腹海抜二百公尺处的「神仓神社」,现在的社殿是明治16年火灾后重建的,主祭神为熊野速玉大神、熊野夫须美大神两夫妇,在自然崇拜中熊野速玉大神是流动的水神格化的神明。速玉大社境内有据传是平重盛手植、千年树龄的神木「梛木」,被视为世熊野权现的象征,古来前来熊野参拜的人们习惯将梛木叶放在身上祈求旅途安全。

 

 

「神仓神社」的御神体便是「蟾蜍岩」,据传在神社绝壁上的巨岩「蟾蜍岩」便是神明最早降临之地,神仓神社入口的太鼓桥旁立著「下马」标石,表示所有人都需从这里步行上山,首先要登上又陡又急的石阶梯,这个石阶梯称为镰仓积,据传是建久4年(1193)源頼朝复兴那智山社殿时寄赠的,共有538阶,入口处立有神武天皇纪石碑「到熊野神邑 且登天磐盾」,从巨石上可俯瞰整个新宫市,很有成就感。

 

 

 

支撑巨岩底部的岩石称为袈裟岩,周边发掘出许多平安时代的经筒、铜铎片等古文物,因此神仓神社被认为是日本磐座信仰的源起地。毎年26日会举行「熊野御灯祭」这是承继原始信仰的祭典,祭典当天,女性禁止进入,只能在参道上观赏。

 

 

 

 

 

熊野那智大社  水与火祭典

熊野那智大社镇座在那智山中腹,是以祭祀那智大瀑布的原始自然崇拜起源之神社,那智大瀑布是日本三大名瀑布之一,被誉为「瀑布之首」,高133公尺、宽13公尺,潭深10公尺宏伟壮观这里是那智山信仰的发源地,建有那智大社的别宫「飞泷神社」祭拜,最初那智大社的神明也是被供奉在此,之后才移至那智大社。紧邻那智大社的「青岸渡寺」及「补陀洛山寺」,被视为是熊野信仰的中心。青岸渡寺是西国33番观音巡礼的第一番札所、补陀洛山寺是补陀落渡海信仰的寺院,由此可见日本神道与佛教信仰融合的轨迹。

 

 

 

 

 

 

 

毎年7月14日举行的「那智扇祭」又被暱称为「那智火祭」是那智大社的例行大祭,这是祭祀约1700年前迁至那智山腰上那智大社的12体熊野权现,一年一度返回原本被祭祀的地方--那智瀑布的神事。跟很多祭典不同的是,这些神明的神舆不是常见的山车或轿子型的,而是以高约6公尺的扇神舆迎神迁座,并以重约50公斤以上的大松明之火,为神明清洁道路的秽气,熊熊的火光与扇神舆交错的场面,勇壮豪迈、严肃壮观,因此也被称为是「水与火的祭典」。

 

 

 

 

熊野本宫大社  祈求的终点与起点

熊野本宫大社是日本全国3000熊野神社的总本宫,始建于飞鸟时代(615年),原本座落在熊野川、音无川、岩田川交界的大斋原上,当时的规模有现在的8倍大,境内建有五栋十二社的社殿、楼门、神乐殿、能舞台等建筑,明治22年的大洪水将大社的大部分冲毁,在明治24年时将幸存的上四社社殿移筑至500公尺外的现在地再建。

 

 

熊野本宫大社原址的大斋原,立有全日本最大的鸟居,高33.9公尺、宽42公尺,上面有金色的八咫乌图腾,以前要来本宫大社参拜必须涉水过去,以河水洗净身心去除污垢,方能踏入本宫的神域。八咫乌是三只脚的乌鸦,三只脚代表「天、地、人」,是神的使者。在大社社务所前的多罗叶神木下设置有权日本唯一的黑色八咫乌邮筒,你可以买桧木作的八咫乌明信片(500日圆)寄给朋友或自己,消灾祈福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