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手指站好! 」有學過鋼琴的學生或家長們對這句話應該不陌生。因為彈琴時手指若總是像趴趴熊一樣沒有力氣,那麼將會像蓋在陡坡上的房子一樣搖搖欲墜、不堪一試

 

   大家都曉得的事情,為什麼就是很難做到呢?

 

    有兩個關鍵,用臺語說就是「眉角」是學琴人必須先瞭解的。其一,容易使手指站不起來的地方發生於第1與第3個指節;其二,手指用力的方向必須往下(某些情況下是斜前方),並非是往手心(握拳頭的方向)

 

    針對第一個關鍵,楊老師借用了耳熟能詳的民謠 ─ 依比呀呀來幫助學生練習。

道具 : 有彈性的軟球、兩塊橡皮擦(越小越有挑戰性喔!)

遊戲規則 : 唱到「呀」的時候,手指要壓球

壓球時,有兩個需要注意的重點 :

1. 每一個指節都必須凸出來

    第一與第三個指節是最容易凹陷的兩個關節。當關節沒辦法穩固地凸起時,就好像沒鎖好螺絲的椅子,力量一加上去後,便無法有效地傳送到地板(琴鍵),導致整張椅子傾斜、倒塌。

     示範.jpg

2. 手腕必須持平

    手腕就像輸送帶一樣,是傳送力量的媒介。試想,如果我們要跟朋友比賽誰最快溜到地板上,在滑梯長度相同的情形下,要選擇A或是B溜滑梯比較有贏面呢?

溜滑梯.jpg

    沒錯! 恭喜大家答對小學三年級的力學題目 ─ 直道折損的動能一定會少於彎 道

    同理可證,當手腕往下折或高起時都會阻擋力量的傳送,讓彈琴變得喫力。更糟糕地是,這是一種很傷手腕的彈奏方式喔!

 

 

有獎徵答,倒數計時中

請問,在下面這張圖裡面,哪一個地方做錯了呢?

錯誤示範.jpg

答案須包含選擇的數字錯誤的原因,最後不要忘了標注自己的名字!

早鳥耶誕禮物現在開始發放,晚上10點以前結束,請把握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