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心電生理團隊在王睿主任醫師的帶領下經左束支區域起搏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治療一例房顫並長間歇患者。

患者男性、81歲,長期持續房顫病史7年,因房顫伴長間歇就診於我院,符合起搏器植入適應症,考慮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單腔),術前完善相關化驗檢查,患者胸片、心臟超聲均提示患者心房、心室明顯擴大,考慮患者心臟結構明顯改變,植入常規右室起搏將導致心室收縮不同步,長期的右室起搏有可能增加心衰風險,經心內科多位主任醫師討論,擬行左束支區域起搏。術前心電圖(如圖1)QRS波寬103ms,應用目前最新的起搏技術——左束支區域起搏順利爲該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術後起搏圖形呈右束支阻滯(如圖2),QRS波寬108ms,術中及術後測試電極閾值、阻抗、振幅均正常。

目前隨着人口老齡化及人民羣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高,人工心臟起搏器在現在醫療中的需求越來越多。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已經從最開始的簡單通過電刺激使心臟跳動,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提出的生理性起搏,這都離不開臨牀醫生從醫療工作中獲得的實踐經驗和不斷提高的植入技術,以及不斷提出的先進理念和逐漸改進的醫療器械。生理性起搏的範疇越來越指起搏阻滯部位以下的自身傳導系統,最大限度地保持或糾正阻滯部位以下的心臟電和機械的同步性,從而減少或改善心衰發生。雖然希氏束起搏是目前最生理的起搏房室,但是由於其起搏閾值通常偏高並且長期安全性侷限了其在臨牀中的應用。經過臨牀電生理醫生對生理性起搏不斷的實踐和探。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電生理中心最早在山西開展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從常見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到室早、房撲、房顫等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療在省內治療均居前列。近年來,在王睿主任醫師的帶領下,電生理團隊在射頻消融新技術方面多次突破,率先成立省級綠色電生理聯盟、省內獨家零射線爲孕婦完成射頻消融、獨立完成省內首例心腔內超聲指導下房顫射頻消融、成功完成省內首例AI智能房顫消融等,接下來,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電生理中心將繼續努力、不斷進步,爲我省患者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等診療服務。

文/圖: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編輯統籌:盧亞

喫了一盤香椿炒蛋,竟器官衰竭!這些菜喫前要焯水!

九價宮頸癌疫苗山西開始預約接種 0351-7553173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