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越來越多人的吹捧民國,吹捧北洋政府,覺得那才時皿煮政府。於是,各種民國大師,北洋英雄層出不窮,不斷受到追捧。徐樹錚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將他比作班定遠、傅介子之輩,吹捧他為收復外蒙的民族英雄。然而,徐樹錚其人到底如何,所謂收復外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徐樹錚出兵前,外蒙的形勢

辛亥革命後,之前宣佈脫離清政府而獨立的各省,紛紛通電宣佈重新歸於民國政府。但是,外蒙卻脫離這一進程,外蒙王公和八世活佛哲布尊丹巴宣佈獨立,於庫倫建立「大蒙古國」。但是剛建立的「大蒙古國」同時被中俄雙方所不承認,1915年,中俄雙方簽訂《中俄蒙協約》,協約內容為:中俄承認外蒙保持自治,外蒙承認中國為宗主國,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俄國在外蒙的利益不受損傷。這樣總算維持了清朝時期的局面,即外蒙保持高度自治。

之後,北洋政府派都護史進入外蒙,代表中國行使宗主權力。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權宣佈廢除一切沙俄時代的不平等條約。外蒙也受到牽連,由於蘇聯停止了對蒙援助,外蒙庫倫政府很快就陷於社會混亂,財政困難的境地。

而此時外蒙內部也不平靜,由八世活佛哲布尊丹巴代表的喇嘛派掌管了蒙古的軍政大權,而傳統的實力派蒙古王公則被架空,這引起了蒙古王公的不滿,他們希望能得到北洋政府的支持,以便能重新掌權。1919年,俄國紅軍和白軍在貝加爾湖附近的恰克圖激戰,嚴重威脅到了外蒙古的安全。於是,蒙古王公趁機向當時北洋政府駐外蒙的都護史陳毅(非十大元帥之陳毅)求援,闡明蒙古的困境,陳毅敏銳的察到了蒙古的意圖,立即抓住時機與蒙古當局商談,陳述厲害,最後蒙古當局終於同意中央政府出兵蒙古。而原本根據《中俄蒙協約》,中國是不能再外蒙駐軍的,現在,得到了蒙古方面的同意,那出兵就是名正言順了。

二徐樹錚出兵外蒙

可是說,此時局面一片大好,如果能妥善處理,或許能就此解決蒙古問題,最差也只是讓外蒙保持自治地位。1919年6月,陳毅和蒙古當局就懇請北洋政府「速派重兵進入外蒙」。北京方面接到消息後,馬上任命徐樹錚為西北籌邊史,主管蒙古事物。而此時徐樹錚在幹嘛呢,在國會上搞賄選,與孫中山的護法軍大打出手,接到任命後,他拖到9月份才向蒙古派了褚其祥所轄第三混成旅(駐宣化)的第七團,其餘的部隊都留在內地準備和各路軍閥幹仗。部隊派出去後,他自己又拖了一個多月,將近十一月份纔到達外蒙庫倫。整件事情和徐樹錚收復蒙古沒什麼關係,北洋政府是應蒙古方面的邀請纔派兵的,並不是去平叛的。要說英雄,那也應該是駐蒙都護史陳毅,正是他不斷和蒙古方面斡旋,才促成了北洋政府出兵事宜。

三徐樹錚囂張跋扈,越俎代庖,在蒙古倒行逆施,使外蒙離心離德

徐樹錚此人,歷來囂張跋扈,出發後,北京國務院還一再叮囑他:籌邊史所部軍隊對蒙方並無直接責任,矇事仍由都護史完全負責。但是,徐樹錚到達蒙古後,完全不管國務院的指令,將都護史陳毅架空,獨自一人處理矇事。早在9月份,陳毅已經同外蒙當局擬定了《外蒙取消自治後中央待遇及外蒙善後條例》,中蒙雙方基本對此條例達成共識了。可是,徐樹錚在他到達第二天後就全盤否定了這個條例,親自擬定了八條條例,提出了外蒙撤治後很多苛刻的條件,不顧外蒙歷史和現實因素,粗暴的要求外蒙立即行省化,和內地省份一樣待遇平等。蒙古方面當然不會同意簽字,徐樹錚直接在11月14日夜晚直赴外蒙「總理「巴德瑪多爾濟住處,逼其簽字,並警告巴德瑪多爾濟說:「寬限一日,夜晚須解決,否則拿解者不止一佛(指外蒙「皇帝「哲布尊丹巴活佛),執事雖老,亦當隨行!「 巴德瑪多爾濟嚇得戰戰兢兢,第二天就召集了王公和喇嘛,簽好了字後,馬上呈交給了徐樹錚,之後徐樹錚又轉呈北京,至此外蒙古全境重新被置於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

到這,似乎徐樹錚是收復蒙古的民族英雄。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蒙古當時只不過是在徐樹錚的威逼下遞交了撤治呈文,這麼一鬧後,連本來有心向中央政府靠攏的蒙古王公都開始反對中央,因為徐樹錚的野蠻條件極大的侵犯了他們的利益。這樣,蒙古王公和喇嘛兩排又聯合起來對抗中央政府了。一年後,在蘇聯的支持下,宣佈獨立,脫離中國中央政府管轄。

如果徐樹錚真要用鐵腕手段直接收回外蒙,那也行,不過你要具備相應的軍事力量。事實上,蒙古向北京遞交呈文、取消自治後不久,蒙古王公就同俄國白軍勾結,向北洋駐軍發難。這時候的俄白軍才800多人,加上蒙古軍隊才一萬餘人。而北洋政府軍閥們個個擁兵十數萬,但是都忙著打內戰,就是沒有一個人派點軍隊過來,徐樹錚也將矇事忘到了腦後。1921年,中國在蒙古的駐軍在蒙軍的大舉進攻下撤離,從此中國軍隊在也沒有踏上外蒙。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首先亮出我的答案,我不認為徐樹錚是收復外蒙的「民族英雄」,倒覺得是他把外蒙推向了當時沙俄的懷抱,最終導致了外蒙古的獨立。

我們先了解一下外蒙獨立的原因。

現在的外蒙是個獨立的國家,但在清朝時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外蒙在清朝期間屬於邊陲地區,清政府對它的統治鞭長莫及,加上這個地區貧窮落後,清政府尊重當地的風俗,外蒙基本由活佛實行統治,清政府只是派駐官員參與管理。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它和俄國接壤,俄國一直想把它從中國分化出去,這樣以來,中俄之間就有了緩衝地帶。所以俄國一直搞分裂,鼓動外蒙獨立。

時間到了清宣統三年(1911年)12月29日,外蒙的統治者,第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宣佈外蒙「獨立」,驅趕清政府官員。國號蒙古博克多汗國,自稱博克多格根大汗,這一年他42歲。

外蒙為何突然宣佈獨立呢?原來俄國一直用金錢和美女腐蝕拉攏哲布尊丹活佛,最終使他棄大清而投入了沙俄的懷抱。

此時正是大清存亡之秋,清政府自顧不暇,沒有心思去管外蒙獨立之事。事隔一年後。即1912年2月12日,清朝滅亡,民國成立。

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首先發表聲明不承認外蒙獨立。袁世凱執政期間,外蒙始終搖擺在獨立和歸附之間。

北洋軍閥之間的爭鬥,給了外蒙獨立的可乘之機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了,副總統黎元洪接替總統之位,皖系軍閥頭子段祺瑞出任國務院總理,當時徐樹錚是段祺瑞的謀士(祕書),徐樹錚是個有頭腦的武夫,人稱小諸葛。

然而,黎總統和段總理尿不到一個壺裡,兩人政見不同,孫中山發動北伐戰爭,黎元洪堅持「南北和平」解決衝突,而段祺瑞則堅持「武統南北」。

徐樹錚是段祺瑞的鐵杆粉絲,他根本不把黎總統放在眼裡,由於黎元洪身後是直系軍閥的支持,比如馮國璋、曹錕等人,段祺瑞是皖系軍閥的頭目,這就形成了直皖之間的矛盾,從此兩派開始了明爭暗鬥。

徐樹錚全權解決外蒙問題

1919年4月,民國總理段祺瑞及陸軍總長靳雲鵬任命安福系軍閥徐樹錚將軍為「西北籌邊使」。主要負責處理「外蒙獨立」問題。為何這時派徐樹錚去處理外蒙問題呢?

原來這是直皖兩派明爭暗鬥所決定的。當時黎元洪派駐外蒙代表陳毅(此陳毅非我國十大元帥陳毅,此乃北洋政府名將)已經和外蒙方面初步達成了協議,外蒙答應有條件撤銷獨立聲明,回歸北洋政府。

段祺瑞命令徐樹錚火速率軍前往外蒙,目的是奪陳毅之功為己有,達到重振皖系的政治聲望,說白了就是搶功勞。

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庫倫,他否定了陳毅答應外蒙的任何條件,強硬逼迫外蒙「內閣總理大臣」巴德瑪·多爾濟無條件撤銷獨立聲明,並警告他說:「寬限一日,夜晚須解決,否則拿解者不止一佛(指外蒙皇帝哲布尊丹巴活佛),執事雖老,亦當隨行。

意思是說,「老傢伙不聽話,把你也逮走」。巴德瑪.多爾濟嚇得戰戰兢兢,第二天就和大臣商議簽好了文書交給了徐樹錚——無條件撤銷獨立聲明。

說實話,徐樹錚的強硬確實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也留下了隱患。當時外蒙貴族階層看到民國軍閥如此不講道理,這哪是平等對待我們啊?太野蠻了!這以後歸附後還不被欺負死?

諸葛亮曾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將最高境界。徐樹錚憑一己蠻力,雖解決了外蒙一時問題,但不會永久解決問題。壓力多大,反彈就多大。

我覺得,假如按照陳毅答應外蒙的條件進行,本著和平解決的方案,也就沒有後來外蒙再次獨立的事情,畢竟誰也想過安穩日子,尤其是統治者和高層階級。

徐樹錚用軍閥手法強按牛頭喝水,結果招致了「牛」的反抗。

徐樹錚在外蒙期間,用軍閥手段推行新政,不顧其傳統習俗,招致了外蒙上層集團對北洋政府更加不滿。外蒙加緊了和俄國的聯繫,試圖通過俄國的武力干涉再次達到獨立的目的。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徐樹錚率軍返回內地,外蒙在俄國支持下,再次宣佈獨立。隨後軍閥混戰開始,各地軍閥擁兵自重,人人自保,眼看著外蒙獨立而無人武力干涉。

1924年(民國十三年)5月20日,博克達汗死後(有人說蘇聯殺死他),蒙古人民革命黨宣佈活佛不再轉世,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

1946年1月5日,中國國民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從中華民國獨立出去。

文/秉燭讀春秋


徐樹錚當然是收復外蒙的英雄。

時任外蒙都護使後來淪為漢奸的陳籙軟弱無能,在大好形勢下仍處置失當,遲遲不能恢復中央在外蒙行使主權。徐樹錚到達庫倫後快刀斬亂麻,迅速穩定局面,使外蒙重歸中央,並趁勢收復唐奴烏梁海,功莫大焉,民族英雄當之無愧!

後來指責徐樹錚操之過急苛待蒙古王公貴族的那些人,是無視原來外蒙已經脫離中國的事實,無視後來蘇俄利用蒙古人民革命黨和蒙古王公貴族喇嘛的分離之心侵略中國的客觀事實,說得好像原來蒙古王公貴族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並沒有分裂之心似的。

何況1920年徐樹錚已在直皖戰爭中敗北下野流亡日本,有何能力處置外矇事務?此時陳籙又在哪裡幹什麼呢?更何況1925年他被馮玉祥殺害了呢!吹毛求疵把責任推給已死的徐樹錚,就可以推卸當權者處置外蒙分裂無能的責任。是的,死人是不會辯解的。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只要為祖國統一做出努力的人,無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無意都無愧於民族英雄稱號的,晚清的左宗棠劉永福劉銘傳劉錦棠吳大澄趙爾豐徐樹錚,民國的張作霖楊增新甚至於盛世才都算的民族英雄


絕對英雄。

原因多樣,但處亂世。

宜快刀斬亂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