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負,教他容忍還是反擊


佳佳是個文靜聽話的孩子,可在幼兒園裡經常挨同伴的欺負,媽媽既心疼又惱火,常對佳佳說:「再有人欺負你,你就打他!」可是,佳佳總是搖頭說:「老師說,好孩子不可以打人。」媽媽也犯難了:「按理說教孩子打人是不對,但面對未來的競爭社會,孩子的這種軟弱個性將何以取勝?」這個問題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家長:馬先生 30歲職業:自由撰稿人寶寶年齡4歲教孩子「打回去」是一種自我保護和正當防衛的方式,在競爭社會,教孩子學會反擊是非常必要的。 當然,我們不能教孩子去欺負別人,但若別人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就應該反擊。孩子將來面對的是一個競爭社會,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寬容退讓,容易造成他形成軟弱怯懦的個性,無法做到自強自立。所以,讓孩子具有反擊精神,學會自我保護是非常必要的。家長:駱女士 35歲職業:公務員寶寶年齡6歲要從孩子身上找到問題的癥結,教給他正確的交往策略。如果孩子經常受欺負,起碼可以說明一點:他的交往方式有問題,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應該首先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到問題的癥結,幫他調整與同伴交往的策略,比如禮貌、協商、主動關心等,決不能強行要求他「打回去」。因為孩子本身對交往就有畏縮心理,萬一動了手也「打不回去」,他的心理壓力就更大,交往也就更不自如了。家長:馬女士 32歲職業:銀行會計寶寶年齡3歲應該從愛的角度出發,正面教育,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寬容對人。一般來說,孩子平時所受的欺負,無非就是被小朋友推了一把,如果沒有嚴重的傷害,家長完全沒必要大驚小怪,更不應該用「打回去」的方式進行反面強化。我們可以抓住這樣的事例對孩子進行適時的引導教育,讓他體會到這種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是大家都不喜歡的,小朋友應該團結友愛,和氣相處。我的觀點是,要從培養孩子的愛心出發,儘可能地去淡化人與人之間的「敵意」,教孩子寬容待人。家長:王先生 40歲職業:私營企業管理者寶寶年齡6歲現代社會的競爭是知識能力的抗衡,暴力並不能使孩子取得成功。我常教育孩子,對於小朋友間一般性的欺負行為,都應採取大事化小、息事寧人的態度。能夠把大事化小就是一種處事能力嘛,完全不必用暴力去抗衡,應該把心思花在學習和能力的提高上。學習成績好了,能力強了,別人自然也就不會看輕或輕易地欺負你了。至於對那些確實不講理的孩子,少跟他玩就是了。家長:陳女士30歲職業:行政人員寶寶年齡4歲孩子間的糾紛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才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漸積累生活經驗。孩子間的打鬧爭鬥是平常事,是他們交往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孩子就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過程中學會與人相處的,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父母應該有坦然的心態,順其自然,相信孩子通過摸索實踐,最終會找到交往的「度」,達到心理上的平衡。家長:李女士28歲職業:教師寶寶年齡3歲孩子不懂事,應該通過家長或老師來解決,以便幫助他們明辨是非。確實有些孩子攻擊性特彆強,喜歡欺負別人,我認為這個責任主要在於家長的教育。因為孩子畢竟年齡小,要靠家長來言傳身教,正確引導。我認為,如果孩子受了欺負,首先應該找對方的家長,讓他去嚴格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師對孩子間的交往也應有一定的指導、教育責任。對孩子的糾紛,如果家長不便直接介入,可以通過老師找欺負別人的孩子或其家長談話,協商教育。編者的話:上面幾位家長有代表性的看法,相信讀者也會有自己的分析和選擇。不錯,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受到欺負時能夠積極反抗和自衛,以免養成懦弱的個性。但是,大多數家長同時又理智地認識到,「打回去」的教育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孩子間的打鬥基本上都是暫時性、代表性的,並不存在原則上的敵意,他們今天吵明天好,在這一過程中互相磨合,逐漸學會交往。如果輕易地教孩子以動手方式來解決問題,就容易使孩子的爭鬥升級,形成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激烈局面,最終造成更大的傷害。更何況,成人社會中,暴力行為最終也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具體建議:1、在衝突中,如果孩子受到的欺負並沒有達到「皮肉受苦」的程度,只是「大鵬拿走積木不給我」,「亮亮不讓我上滑梯」之類,你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和這些小朋友交涉,鼓勵他「到大朋那兒把積木要回來」,去告訴亮亮「滑梯是大家玩的」。這樣做,能夠培養起孩子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讓孩子懂得如何維護自己應有的權利。2、如果孩子受欺負到了挨打的地步,你可以先向孩子問一些「是不是很疼」之類表示安慰的話,讓他覺得自己並不是孤立的。然後跟他說:「以後再有人這樣欺負你,不要哭鼻子,告訴大人(幼兒園老師)大人會批評他的。」這種做法,可以使孩子意識到受人欺負時有時需要主動還擊,但還擊不一定非得「以牙還牙」,對於這種「不公道」的行為,應該讓主持「公道」的人去管。讓孩子接受這些觀念,不僅可以提高他的自立能力,對他學會將來如何在一個有規範,有秩序的社會中為人處事,也是很有幫助的。3、3歲前的孩子打架,原因一般很簡單,多數是由於搶奪別人的東西或被人搶所致。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不明道理,又處於一個「自我中心期」,往往分不清什麼東西是別人的,而都把它當成自己的。這時,家長僅僅說一句「不準搶別人的東西」是不夠的。最適宜的方法是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或其它活動引開他的注意力。如可以說:「快過來,媽媽給你講你最喜歡聽的故事。」另外,3歲的孩子打起架來,往往不知輕重,所以為防止孩子受到這方面的傷害,加強照顧和看管很重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