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鋒哥在門診收治了一位腹腔鏡APR術後患者,入院診斷爲“乙狀結腸端式造口脫垂”(下附簡要病歷)。各位同道有沒有遇到過此類的病例?如果有,您分析引起端式造口脫垂的原因是什麼?應該怎樣手術治療?怎樣預防造口脫垂的發生?請大家在文末寫留言,一起與全國同行交流心得和體會吧。

好消息:凡是符合入選留言條件者,將獲得鋒哥奉送的獎金!

中華結直腸肛門外科學 P333

文獻來源

乙狀結腸端式造口脫垂↑↑↑(孫鋒繪)

造口脫垂臨牀上總體比較少見,表現爲腸壁全層經造口突出,既可見於端式造口,也可見於袢式造口;既可見於結腸造口,也可見於迴腸造口。

有人將造口脫垂分爲固定性脫垂滑動性脫垂兩種,固定性脫垂最常見的原因是造口手術操作不當、造口在腹壁上突出過多。滑動性脫垂的特點是腸管脫出長度不定,易發生嵌頓,且出現缺血的危險較大。

1、

原因:

造口脫垂髮生的原因尚不是非常的清楚,肥胖病人出現造口併發症(包括造口脫垂、造口旁疝及造口回縮)的機會較高。各種引起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均有可能誘發造口脫垂的發生,如妊娠、慢性咳嗽、腹部摒氣用力等。

與手術技巧有關因素包括造口位置不當(如位於腹直肌外側)、腸管外置過多及腹腔內腸管(特別是結腸)冗長且未做切除等。另一與手術技術有關的誘發因素是腹壁造口的口徑過大。正常情況下,比較適當的造口直徑應恰容二指,大於此口徑時即易誘發脫垂的發生,伴發其他誘發因素時尤其如此。在對大腸梗阻病人進行結腸造口時應特別注意,在這種情況下,結腸已因梗阻明顯擴張,進行結腸外置時腹壁造口的口徑往往較大。轉流術後,腸壁水腫及擴張可迅速消退、腸管口徑恢復正常,腹壁造口即相對過大,極易誘發脫垂。

結腸繫膜與造口的腹膜層固定不好也被視爲造口脫垂的誘因之一。不過,這一理論目前仍是種推測,還存在許多爭論,並未被廣泛接受。另一種少見的情況,有人發現脊髓損傷病人(特別是位於T10或上水平損傷的病人)造口術後發生造口脫垂的概率較高,原因尚不清楚。

2、臨牀表現:

袢式結腸造口脫垂的發生率通常比結腸單腔爲高,而且一旦出現脫垂,脫出的部分往往爲造口的遠端腸袢而不是近端腸袢。造口脫垂

的發病過程緩慢,常沒有誘因可循,很少突然發生造口處的腸管逐漸翻轉脫出,脫垂腸管逐漸增長,易於受到局部外傷的損害,並可能形成潰瘍。

脫垂腸管嵌頓可併發腸梗阻及嵌頓腸管壞死,是造口脫垂最嚴重的併發症,可併發急性腹膜炎。一旦出現應立即診治。不過,這種併發症並不多見。

3、治療:

一旦出現造口脫垂,醫生必須根據病人的全面情況決定採用何種方法進行治療。對患有嚴重全身疾病,無法承受手術的病人,治療脫垂的手術所帶來的風險可能超過造口脫垂本身,除非出現嚴重嵌頓、壞死等嚴重情況,一般可行保守治療。相反,若病人診斷明確,非手術治療無效且全身情況良好,則應考慮手術。手術方法有兩種:造口旁局部修復法及腹腔內修復法,選擇何種手術方法取決於病人的具體情況以及造口脫垂種類。

局部修復是目前常見的手術方法。要點是首先分離造口皮膚黏膜交界處的粘連,遊離腸管並將其自皮膚造口內拖出,切去多餘的部分。逐層重新縫合腹膜、腹壁筋膜、皮下組織和皮膚,建立新的造口。

有的醫生在分離皮膚黏膜時,在皮緣側環周保留部分黏膜,防止切除過多造成皮膚使造口口徑過大。有的則贊成將皮膚黏膜交界處連同少許皮膚一同切除。採用何種方法需根據醫生各自的經驗及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修復過程中,可在腹直肌後鞘水平放置不吸收的人造補片。這種方法更適用於伴發造口旁疝的病人,單純脫垂時不必使用。對伴有巨大造口旁疝的脫垂或局部修復失敗的病人,可採用造口移位的方法進行治療。

袢式造口出現脫垂並伴不適症狀時,如果是預防性造口,在確定遠端需要保護的原因得到緩解,例如會陰部外傷、低位直腸切除吻合等已經癒合後,可以儘早進行造口還納,同時解決造口脫垂的問題。如果由於原發疾病沒有治癒,不能進行造口還納,可以通過局部手術切除多餘的腸管,關閉造口處遠側的腸腔,將袢式造口變爲末端結腸造口。

開腹造口移位手術適用於造口脫垂併發造口旁疝的病人,兩者應同時治療。手術方法與造口旁疝移位手術相同對於造口脫垂併發嵌頓的病人,在確認沒有腸管壞死的前提下,應當首先嚐試手法還納,一旦發現脫垂的腸管血供出現異常,應當急診手術,切除壞死的腸管,更換造口部位並建立新的造口。如果壞死改變僅限於腸管的外置部分,無腹膜炎表現,在局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經造口旁路徑重新建立血運良好的新造口。

4、預防:

對於袢式造口脫垂目前尚沒有比較確實的預防方法,端式造口脫垂的重點是避免腹腔內腸管保留的過長,過於遊離的話,必要時與側腹壁進行縫合固定;同時,須注意腹壁隧道大小適宜;避免腹內壓增高的因

患者簡要病歷:

2019/4/9

基本資料:李××,男,78歲。

主訴:乙狀結腸造口反覆脫垂2年餘。

現病史:患者因診斷“直腸肛管癌”,曾於2年多前(2016年11月)在當地醫院行了腹腔鏡下“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術後行了半年的系統化療。患者手術後開始自覺左下腹部乙狀結腸造口處有腸管脫出,開始時脫出不甚嚴重,之後訴腸管脫出的長度日漸延長,最常時可達近20cm,患者常需自行按壓腸管以回納,上述症狀在咳嗽或者大便乾結時加重。近半年來,患者訴大便排出困難,自覺造口處有明顯的糞便填塞感。

專科體檢:腹軟,無壓痛,未觸及包塊及觸痛。左下腹乙狀結腸造口鬆弛,囑患者做增加腹壓的動作,可見乙狀結腸全層經造瘻口脫出,長度最長可達15cm,脫出之腸管粘膜輕度充血水腫。按壓脫出的腸管,可將其復位。

主要診斷:1、乙狀結腸端式造口脫垂;2、腹腔鏡下“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術後;3、慢性便祕(出口梗阻型便祕)。

其餘病歷資料:略

1、爲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本期《有獎醫談》欄目,特設立針對本文的獎勵措施;

2、本文入選留言中的第1位、第5位、第10位、第15位、第20位、第25位(共6位)將獲得由鋒哥送出的紅包禮金,50人民幣/人(微信支付);

3、本文留言入選條件:留言必須圍繞“乙狀結腸端式造口脫垂”這一話題;您的留言,文字必須≥100個漢字(字數不足100字,將不會入選精選留言);對於腹腔鏡APR術後乙狀結腸端式造口脫垂的原因及具體治療方法或者相關經驗,您要有自己獨立的觀點,分析具有一定的專業深度;

4、本獎勵活動截止時間:2019年4月21日凌晨00點。獎勵時間截止後,即使您入選的留言滿足上述獎勵條件,也將無法得到獎勵,特此聲明;

5、獎勵的方法:添加鋒哥微信(微信號碼:sunfeng111276),在鋒哥確認留言者身份無誤後,由鋒哥微信給與上述留言者發放紅包;

6、該活動的解釋權,歸“孫鋒醫生”公衆號所有。

好啦,請大家在文末點擊寫“留言”↓↓↓吧,

有獎醫談:說出您的觀點!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