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清明節那天

  日報君推送的

  三百"廈門牧羊人"南下澳洲打拼的故事嗎?

  猛戳下方回顧

  這批向海而生的先行者故事

  經廈門日報(xiamenribao)獨家揭祕後

  受到廣泛關注

  央視四套《華人世界》欄目對此做出連續報道

  170年前

  這300個“廈門牧羊人”經歷了什麼?

  他們又是如何生活與工作的?

  隨着故事的傳播

  一段塵封已久的澳洲華工歷史被一點點揭開

  在遙遠的澳洲,一羣華人也在積極挖掘“廈門牧羊人”的故事。“我們將在昆士蘭州的聖喬治市設立獎學金,讓更多人知道華工的血淚史,以及華人對澳洲多元文化的貢獻。”聖喬治華人紀念委員會主席孫健表示。

  這段神奇的故事能夠漂洋過海來到廈門,還需要感謝熱心市民曾先生。3月31日晚,他從澳大利亞澳華商會會長楊大衛的朋友圈得知“廈門牧羊人”紀念碑的故事,興奮得不能入睡。次日,他就將線索告訴本報。

  “太震驚了!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曾先生期待,今後有更多廈門甚至閩南地區故事被挖掘。

  來自哪裏?

  “任”姓墓主可能來自廈門周邊

  當年漂洋過海的“廈門牧羊人”來自哪裏?

  鮮有人知曉

  僅存的一塊石頭墓碑的墓主任財福是何人?

  也無從考證

  記者在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沒能找到當時廈門任姓分佈的記載。“任姓,據2000年時統計,在廈門有850人,多是新中國成立後遷入。”研究會負責人介紹。

  本報報道後,多位熱心專家、市民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

  有市民提出,“任”以閩南話口音判斷可能是“林”的音譯,而林姓在當時的同安潯尾村(墓碑上“東邑金美村”的音譯)一帶,比較常見,“很可能是現在的集美人士。”

  廈門文史專家龔潔則推測,這位“任”姓墓主可能來自廈門周邊。“當時契約華工主要來自閩南,特別是廈門島周邊,如詔安、龍溪、海澄、平和、漳浦、長泰等。”

  1870年前後,歐洲移民從文化獵奇角度,拍下的一張華工在澳擺拍照。(圖片來自澳洲書籍資料)

  如何前往?

  乘寧波號出海 顛簸88天到悉尼

  1848年-1853年,300個“廈門牧羊人”漂洋過海到澳洲。“這在澳大利亞是史無前例的。”廈門市文博研究員何丙仲告訴記者,根據《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作者張秋生的考辨,1848年是首批契約華工進入澳洲的時間。

  《1848-1888年的中國移民機構》一書中寫道:

  “通過駐廈門的中國勞工代理商英國人德滴之手,120名中國勞工乘寧波號於1848年7月7號從廈門出發,於同年10月2日抵達悉尼港。”

  寧波號噸位爲234噸,於1848年11月16日又載56名中國勞工到達今昆士蘭州的莫爾頓灣。1859年以前,有着富饒牧場的昆士蘭州還未建立殖民區,屬於新南威爾士州的一部分。

  據1848年10月3日《悉尼先驅晨報》記載:

  這艘寧波號帆船1848年6月6日從香港出發至廈門,從廈門出發後,只在阿森松島一地停靠。

  “寧波號在海上顛簸了88天,接近三個月纔到達悉尼。”

  何丙仲介紹,契約華工像牲畜一樣被釘入不透風的船底內,船主爲節省費用,中途極少停靠港口。“途中華工只能靠極有限的糧水爲生。”

  油畫,《華工船》,畫家:程叢林

  生活狀況如何?

  異常勞累 生活苦不堪言

  據《契約華工史》(吳鳳斌著)一書介紹,當時,一個牧場要招10至20名工人。1851年,契約華工買來的價格僅是8元(當時澳洲當地的貨幣),轉手就能賣100多元——這些契約華工能在一年內生產高過拐運費用以及生產投資費用三倍以上價格的農業生產品。

  然而,早期進入牧場的華工都訂有明文契約——按照新南威爾士契約規定,華工從到達之日起“擔任牧羊、農田及一般僕役和勞工之勞動,以五年爲期”,服從管理人員的命令,每月給付工銀若干,每月按定量配給“麪粉8磅或大米10磅(1磅約495克,接近1斤),任其選擇,肉食9磅,茶葉二盎司”。

  《契約華工史》書中寫道:1851年,一名叫亞海的契約華工爲辛浦遜場主僱傭工人時,每週所得食物與此規定相同。“另,工資每月3元,同意將最初4個月的工資12元作爲清還僱主先行墊付的6元債務。”這是因爲後期的華工大多是賒單制。“在債務未清之前,要聽從債權人的控制和驅使,不能自由行動。”

  1850年上海華工出樣合同和七月華工出國前所拍照片。(來自書籍資料)

  “他們的生活苦不堪言。”何丙仲介紹,根據記載,牧場華工被當作流放犯一樣使用。

  “待遇惡劣,工資微薄,與僱主糾紛屢起。十個牧羊人要看管幾千頭羊。牧人和畜牧工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在無休止地移動,住在滿地蠅屎、跳蚤成羣的單間茅棚。”

  據C·W·蔡著

  《中國人在澳大利亞的移殖和定居》記載:

  這批來自廈門的契約華工,有的年紀較大,有的尚年少,大都在勞累中死亡,有的逃到礦區,到19世紀末,“來自廈門的契約工人早已絕跡”。

  據史料記載,後來的華工除了淘金,有的還在澳洲養羊站當幫工、侍僕等,有的從事種水果蔬菜或捕魚的農副業,亦有一些從事傢俱製造、洗衣、當小販等,還有一些被殖民政府僱傭去修建公路、鐵路等。

  契約華工“脫身憑扎”。(來自書籍資料)

  你知道嗎?

  廈門曾是苦力貿易中心

  早在1783年,歐洲人詹姆斯·馬特拉就提出從中國輸入苦力開發澳大利亞的主張。何丙仲介紹,19世紀30年代,隨着工業革命的進程,英國本土紡織業發展迅速,世界市場上羊毛價格上漲,澳洲殖民地的罪犯勞動力已不適應養羊業的發展。

  1834年4月19日《悉尼先驅晨報》撰文提出:“有必要着手把中國華南地區的居民有組織地輸送到新南威爾士。”1837年,該報刊登了販賣中國苦力的廣告。但鴉片戰爭前,中國的大門並未完全打開,澳洲只能從英國殖民地新加坡零星、間接地招進華工。

  到了1842年,中國被迫開放了5個通商口岸,華工才得以成批輸入澳洲。

  外國商人選中海港優良的廈門(與日本、東南亞貿易繁榮,且清政府的管控相對薄弱)作爲從事非法苦力貿易的中心,相繼設立了6家外國苦力代理機構,其中上文提到英國商人德滴開設的德記洋行最有權勢。

  來源:福建省檔案局

  “鴉片戰爭後,閩南社會經濟進一步衰落,失業者增多。”何丙仲說,廈門的非法苦力貿易在1847年-1853年達到高峯。華工大批輸入澳大利亞由此發端。1849年起,在當地政府允許下,運載華工的船隻一艘接一艘地從廈門到達新南威爾士。

  標星+置頂廈門日報

  一秒找到日報君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蘭京

  編輯:施璐瑋 值班主任:蔡萍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