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大肚彌勒開口笑;

下聯:玉面觀音拂柳來。


大肚彌勒開口笑,

討齋濟公把扇搖。


小肚雞腸悶灌哭


識心圓明入三昧。

「識心圓明」『識』你可以對應為所緣緣,對應為六種意識心。『心』吶,心對應為能緣。「圓明」『心』就是『識』,『識』就是『心』,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這叫圓明。「三昧」就是三摩地啊。這裡是在講彌勒菩薩在因地所修的唯識法門。請看經文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來介紹自己因地修行的法門。彌勒菩薩是未來佛,他是我們這個賢劫的第五尊佛,將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到人間第一次成佛!釋迦牟尼佛在他的前面,釋迦牟尼佛已經是老古佛了,光在娑婆世界示現 就是第八千次,在其他的佛土示現更是不計其數了。而彌勒佛呢早就出家了,到現在為止他還是個候補佛啊,我們還要耐心的等待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菩薩就是阿逸多菩薩,翻譯過來就是慈無能勝,遇到一切事情都不會計較,能夠容天下難容之事。彌勒菩薩還發過大願啊!在地球人平均壽命到了十歲的時候,他將下生人間救度眾生。這位彌勒菩薩他比釋迦牟尼佛要早二千零八億年發菩提心啊!釋迦牟尼佛都已經成佛無量百千萬億劫了。可他到現在呢還是等覺菩薩。我們等他成佛還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為什麼提前不了呢?是什麼原因呢?彌勒菩薩在經文的自述中就講到了「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啊,『游』是指化緣的意思。『族姓』呢是指大戶人家,彌勒菩薩當時啊專門喜歡去攀緣那些富貴的人家,誰都知道富貴人家出手大方啊,所以文殊菩薩叫他求名菩薩。但有一點 彌勒菩薩人緣特別好!他雖然求名求利,但他所得一些東西呢一定是與眾共享的。

這時彌勒菩薩站了起來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回憶自己過去經歷了微塵劫,碰到了一位佛,這位佛,叫日月燈明佛。我在那個時候出的家,但是那時呢,心裡啊求名聞利養啊,而且喜歡攀緣大戶人家。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所以那時佛根據他的情況,教了他一個特定的法門,就是教他學唯識,也叫「唯心識定」就是指唯識;他就是修唯識的法門。這裡的『唯』你可以觀照為選擇,已經排除了其他一切與彌勒菩薩不相關的這些法門,而選擇心法,就是讓他在心法上做文章 這叫定,這叫唯心識定。唯心識定就是唯識三性觀。第一個是「遍計所執性」;第二個呢是「依他起性」;第三個是「圓成實性」;這三個如果按一二三排列呢,視為逆門。如果三二一排列呢,視為順門。一般講順門呢容易開智慧!如果講逆門則容易幫助我們找到修證的下手之處。我們先從順門(三二一)來講:「圓成實性」對應觀照為~就是講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依他起性」是指真心本來面目不變隨緣現出了萬法;依誰起啊?依圓成實性起的。後面這個「遍計所執性」則是圍繞著依他起性所生起的種種分別種種妄想。打一個比方來說明吧!比方說我們這裡有一捆麻,這一捆麻呢就看成『圓成實性』,比作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把這捆麻製作了一下變成了繩子,這個繩子就觀照為依他起性;也叫帶妄顯真。從此眾生呢只看到這個繩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麻,一個本心,本心就是麻。但是帶妄顯真以後呢,我們的心就往外出流啊,不再內觀了;所以呢只看到繩看不到麻。你看現在變成了張居士、李和尚、牛馬豬羊、風雲雨霧、天花板,以這些各種各樣的相來比作繩子啊,我們現在都變成了繩了。這個繩子就對應為依他起性。

那麼遍計所執性呢?遍計所執性,就是我們把繩子當成蛇了。比方說光線非常昏暗,我們踩了一根繩子嚇死了,以為是一條蛇,其實吶它就是繩子。把繩子當成了蛇,以此來比喻妄上加妄!因為妄上加妄呀,我們就在這個繩子與蛇之間糾纏吶!而忘記本來面目是麻,離開了繩去打妄想,這個妄想可以觀照為蛇,本來就沒有蛇的!這個麻可以觀照為我們的真心,繩吶可以對應為我們的第八識,第八識是帶妄顯真,那麼把繩子誤以為是一條蛇,這條蛇可以比喻成前六識。是這樣一種關係,這是從順門來講。 如果從逆門來講呢,能夠幫助我們找到修證的下手之處。如果逆過來講,那就先看「遍計所執性」。 遍計所執性觀照為第六識,『第六識』就是我們的分別妄想!分別妄想是怎麼來的?是我們的心向外攀緣,心停留在塵境上。如果我們現在停下攀緣的心,向內觀!這時吶結就會解開!心離開了外六塵,離開了內六根,當下就可以證道圓成實性;就是這樣簡單。彌勒菩薩通過唯識三性觀,去深入地觀照,最後終於悟明白了這個道理!知道了一切的萬法是唯心所現。既然都是自己,還掙什麼名利啊,自己同自己掙什麼呀?是不是啊!

所以說你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把本來都沒有障礙的法界,自己設成障礙,自己就會白白的被無礙嚇成有障礙。就像這個『蛇』一樣,本來沒有蛇,是你自己不明白這個道理,白白的被蛇嚇了一跳。是不是自己在嚇唬自己啊?為什麼會嚇到自己啊?就是因為不明理呀!

「入三摩地」他修習了唯心識定以後啊,通過平常的觀照,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觀照為唯識三摩地。

【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這是講他修行的過程,經歷了無量劫啊,以這種境界他終於悟道事恆沙佛。什麼叫事恆沙佛啊?就是證道了一切萬法是自己!叫事恆沙佛。而不是因為學了唯識以後,他明白了應該為佛做事啊,要給佛打打洗臉水、打打洗腳水、按摩按摩,不是!那不叫事恆沙佛。真正的恆沙佛是誰?恆沙佛就是一切的萬法。一切的萬法又是誰啊?一切的萬法就是我。你認識到一切的萬法就是我!這就是事恆沙佛。說白了就是自己見自己,自己認識自己,自己供養自己!都是在心上用功夫。 「求世名心歇滅無有」他已經知道了萬法是自己,那麼求名求利就沒有意思了,自然而然就「歇滅無有」,他是沒有辦法不歇,沒有辦法不滅。就一個本體都是自己!還求什麼名,求什麼利啊?所以說明心見性的人,他是沒有辦法不成佛的,他自然而然就成佛了。當然到了圓教菩薩的境界,身上還是有習氣的,不能說有習氣就不能證到圓滿究竟佛,這樣說是不對的。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這是他自己的陳述,大家來看一下吧!他一直要修,一直修到瞭然燈佛出世,這個時間漫不漫長啊?一般的人是修不了的!你嚇也嚇死了。一般根性的人,誰能有這種耐心來修行啊?彌勒菩薩修的唯識法門,要明白唯識是典型的別教境界。不能與圓教境界相提並論的!在這段經文里,把這段經文是按照一心三藏的道理來解釋的。但你要明白彌勒菩薩的唯識法門是別教境界的!講到了唯識,在這裡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去修唯識。為什麼呢?唯識這個法門非常非常複雜,修唯識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很大的定力,很大的智慧,還有很大的細心,時間非常漫長,你才能成就,這個法門非常難!一般的修行人看唯識,看到五分之一啊,三分之一啊,就半途而廢了。那唯識講的是啊,讓你越看越亂,眼花繚亂,耗費腦細胞不說,主要是時間太長,越看頭越疼 腦袋發脹,根本就學不下去,裡面講的非常複雜,繞來繞去,反反覆復讓你觀照,反反覆復地推敲論證,搞得你啊腦袋要爆炸。一般的修行人千萬不要去碰這個法門。彌勒菩薩為什麼能在這個法門裡成就啊?他是由他個人特定的因緣在啊!無量的百千萬億人中,就那麼一個人,可能在這樣的法門裡可以成就。你不要去學噢!這個只適合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萬萬分之一,萬萬萬分之一這樣的有這麼一個人可以去修這樣的法門。而且99.999%的人你不要去學這樣的法門,即使百千萬億人中有這麼一個人可以修唯識法門。大家再來看一下修行的時間,彌勒菩薩是從日月燈明佛出世的時候開始修這個法門的,這是他自己陳述的,不知要經過多少劫,對吧!你看他的原話: 「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對吧?然後再往下看,一直修到瞭然燈佛出世。這是多少劫啊?這是無量劫啊!倆尊佛中間至少也有幾千萬尊佛出世,時間就是這樣的漫長,這是別教的修行。我們在前面介紹別教境界的時候,我已經反覆提示大家了,我是怎麼講的?我講通教要證起來都是非常困難,別教境界要在通教境界的基礎上去修行,是難上加難!此話不假啊?從這段經文大家來對照一下吧!是不是難上加難啊?太難了,時間太長耗費腦細胞不說,你還不一定能成就。大家一定要瞪起眼睛來看一下這個經文,時間是多麼長,你不要錯誤的認識了自己的根性,也去盲目的修這樣的法門,大家聽懂了嗎?別教境界想要到圓教境界至少三大阿僧祇劫,一個阿僧祇劫就是無量劫啊。

我們再來往下看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凈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凈」可以觀照為四聖法界。「穢」呢,觀照為六凡法界。「凈 穢」在一起就是代表十法界。 「凈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說明他的見道已經圓滿!最起碼是圓頓大教初住位以上的境界了。他明白了萬法都是我們一念變現的。大家要明白一心三藏的法理是圓教境界!並不是隨隨便便來一個修行人他都能全盤接受的,最低是別教初地位以上的菩薩才能勉勉強強接受的。別教初地位的菩薩相當於圓教初住位的菩薩,大家記一下!所以說能夠認可如來藏一心三藏法理了,他至少是圓教初住位的菩薩,你介紹《楞嚴經》讓人來學,即使他誹謗他都能成就。為什麼這麼講啊?因為他後面第七識是非常渴望聞法的,第七識的智慧是前六識的無量倍,反對的是他的前六種意識心啊,也就是說他前面這個假人是反對的;後面第七識這個真人他是極力贊成的!你介紹他來聽《楞嚴經》的時候,這就是兩個人同時在聽啊!後面的真人早就已經聽懂了,他早就已經成佛了。但要明白!第七識就是再有智慧,你前面的第六識這個假人不過來聽的話,那麼第七識他也沒有辦法呀,是不是啊?所以大家要善巧方便用智慧來引導更多的人來聽楞嚴經。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

這時彌勒菩薩繼續說:「我了如是唯心識故」『唯心識』觀照為報身功德。大家看一下,他在現有的境界所講出來的話,講:「識性流出無量如來」。我曾經多次提醒過大家了,凡是講 生出來的,造出來的,流出來的,這都是有次第的,都是別教境界。所以你看他無意之中所講出來的話還是帶有次第的,這是典型的別教境界。他這裡講「流出」是典型的別教次第。如果講的是變現那是圓教境界。為什麼不能講流、不能講生、不能講造呢?如果講流的話,那就變成有二了。比方說杯子里流出來水,有能流的杯和所流的水,有能 有所 就變成了對待法。而圓教境界是能所不二,能與所是一個本體。講造呢,也同樣道理啊!有能造東西的人,與所造的東西,還是有能有所。講生呢,也同樣,比方說媽媽生出了一個兒子,得先有媽媽吧!沒有媽媽哪來兒子呀?這就是有先有後!有能生的媽媽和所生的兒子,有能有所,這就變成了對待法,變成了別教境界了。圓教不講生,不講造,不講流,緣教講變現。就像孫悟空變出小猴子,小猴子當下就是孫悟空,你還到哪裡去找孫悟空啊?小猴子當下就是啊!孫悟空與小猴子是一個本體是平等的,沒有誰先誰後是同步的。這就是圓教境界!

【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佛給他授記啊,「次補」就是次於釋迦牟尼佛以後成佛,補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成佛。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佛今天您來問我因地修行的法門,「諦觀」就是真實觀照。不是凡夫那種浮躁心的那種觀啊。「十方唯識」『十方』表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空間,萬法萬相包括在內。他明白一切的萬法由意識心所變,心一動就是意識心啊,這個意識心可通凡也可通聖。通凡就是妄想心,就會變現六道輪迴,這些污染的世界。通聖吶就是轉識成智,變現為四聖法界。『智』與『識』都是一個心啊,就看我們怎麼樣用心。「識心圓明」『識』你可以對應為所緣緣,對應為六種意識心。『心』吶,心對應為能緣。「圓明」『心』就是『識』,『識』就是『心』,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這叫圓明。你隨了凈緣就顯現出四聖法界;隨了染緣吶就現出六凡法界;現空現有,現凈現穢,叫識心圓明;就看你的心怎麼樣用!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等我們這一期生命結束的時候,進入中陰身,這個肉團身這個無明殼當下解體,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粗心濁心銷亡;這個時候當家做主的是我們的神識,方便說為是我們的真人,他根據我們現在明白的這個道理,噢,我現在是中陰身期啊,我是自由生命吶,我能自己把握自己啊!這個時候他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請問到時候你還願意再去投鬼胎、畜生胎嗎?你當生已經把握了自己的生命!在中陰身期間是凡是聖,他都是自由生命時期,各種各樣的神通自然現前。

所以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把握將來在中陰身期間的神通,讓它不要去惹禍,要明白這個道理,利用我們的神通功德往生佛土。往往在中陰身期間,就一念之別啊!如果你在世的時候與那些修鬼鬼神神,修小法的那些人結法緣,你在中陰身期間,只要他們搶先一步,哦,李和尚來了,來了,你就過去了,明白嗎?迅雷不及掩耳,你就已落入旁門左道。

如果我們在今生修行,都是修大法的人在一起。那麼旁門左道的這些人即使來了,你自然而然就知道,我不能跟你走,是不是啊?他來了你還勸勸他,走吧,跟我到極樂世界去吧!不要在這裡做鬼做神了。你心裡很自在很坦然。

「入圓成實」是講證得了法身功德。這是講他已經證得了候補佛。 「遠離依他及遍計執」這是指彌勒菩薩現在已經證得等覺位,乃至妙覺位,候補佛。他這個境界不是講現在的境界,是指當初修唯識而得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因為這個境界來講呢,才相當於通教禪宗菩薩見空性的那種境界。他「遠離依他及遍計執」是不是在執著一個偏空涅槃啊,這是他當初的境界,而不是他在陳述時候的境界,大家明白嗎?而是他當時所證到的那個境界。然後再去證得「識心圓明」!識心圓明的境界,就是他自述時的境界。這裡「遠離依他及遍計執」是指他早在幾億年前就已經證得了別教境界的果位。證得以後啊,他不需要佛再來勸導,當下就知道從空出有,因為他是通過觀照見空性啊,「得無生忍,斯為第一」是指那時候的「得無生忍」應該說為通教別教的那種破相見性的無生法忍。好,這是彌勒菩薩因地修行的法門。

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諸位吉祥 如意 自在!

阿彌陀佛!


南海觀音指迷津;大肚彌勒開口笑;


小庵心寬勤修練。


上聯:大肚彌勒開口笑,

下聯:小腳尼姑閉目念。


小腳媳婦上花轎。


上聯,大肚彌勒開口笑。

下聯,小廟和尚念經忙。

上聯,大肚彌勒開口笑。

下聯,小腳女人嫁新郎。


上聯:大肚彌勒開口笑,

下聯:觀音賜福億萬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