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講清到底是自然順產還是側切恢復得快,這主要看產媽媽自身的身體素質,但主要的是產後的護理,只有做好護理,才能快速恢復。護理主要注意好這幾點。

1、個人衛生護理

首先當然是個人衛生的護理。

傳統的產褥期護理方法中,對產婦的個人衛生健康不太重視,比如說因為害怕受風受涼留下病根而不能洗澡不能洗頭;害怕對牙齒造成損傷,而不讓刷牙等等。

其實,恢復得好的產婦,生完寶寶一周不到就能洗澡洗頭了,但要注意不能盆浴,以免引起感染。可以準備好一個產科清潔器,只需在裡面裝上溫水,便後用來沖洗,不要用消毒劑或清潔劑,可以很好的清除私處污物,避免感染!

刷牙也是可以的!因為坐月子期間,進食的次數多,吃的東西營養也比較豐富,如果長時間不刷牙的話,很容易導致細菌在口腔內繁殖,從而引發口腔疾病。產後建議每天刷牙1-2次,吃過東西之後多漱漱口,刷牙的時候用軟毛牙刷配合溫水。

2、側切傷口護理

很多媽媽因為順產過程中側切,會有不同程度的傷口,術後前幾天,由於麻醉藥效過去,媽媽們可能會感覺傷口疼痛感明顯,一般4-5天傷口即可癒合。術後產婦應該採用側卧位,這樣可以避免發生血腫,也可防止子宮內流出的惡露導致傷口感染。

但是側卧對很多剛剛生完寶寶的媽媽來說都是一件比較吃力的事情,建議提前準備好側卧枕,方便產後恢復。

有很多種工具有此作用,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各種側卧工具的優劣勢:

如上圖可以知道產科枕是可以幫助孕媽們舒適的達到側卧位的。不僅僅在90°的卧姿,還能夠調整身體的角度從30°到90°,這樣更加舒適。

部分媽媽傷口比較大,恢復相對會慢一些,這個時候可以準備一個支撐墊,幫助媽媽們坐時架空傷口,懸空私處,幫助恢復。

劃重點:產後恢復期多躺,平躺時在腰窩下面墊放一條小毛巾,幫助脊椎恢復原位。注意腰部保暖,疼痛時熱敷。避免久坐和負重。恆溫游泳是對脊柱最好的運動。

3、產後恢復很重要

產後身體的恢復最熟悉的就是子宮恢復,要變回原來的大小直到完全復原,大概需要6周的時間,所以建議這個時間到醫院去進行一次複查。

  另外,還有一些身體方面的恢復,比如身材的恢復、皮膚的恢復等等,這些都需要慢慢來,但也一刻都不能鬆懈哦,吃得多、動得少,就別怪身材恢復不了。

  此外,部分新手媽媽還會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建議哺乳的時候能找個支撐點,讓腰背盡量放鬆,可以試試哺乳枕,抱嬰兒時最好彎曲膝蓋,平時也應該減少彎腰提重物的情況,這些都盡量讓家裡人幫忙吧。

產後個人護理,這幾方面尤其要重視!

4、乳房健康護理

有的媽媽可能在產後不久就出現了乳頭皸裂的情況,那麼建議一定要穿棉質並且寬鬆的內衣,這樣能防止皮損的加劇。必要的時候,可以塗抹一些乳頭皸裂修復霜,有利於乳房的恢復。

5、補充維生素、膠原蛋白、彈性蛋白

肌膚的硬度和韌度主要是由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決定的,而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又是由氨基酸組成的,所以日常飲食要注意多吃膠原蛋白、彈性蛋白高的食物,膠原蛋白使皮膚底層細胞變得更豐滿,減少細紋。彈力蛋白使人的皮膚變得光滑有彈性。而維生素又能滋潤肌膚,維生素E還能預防肌膚衰老,很多愛美女性有服用維生素E的習慣,考慮到哺乳期媽媽的乳汁質量對寶寶有影響,建議還是食物補充最好。

  新手媽媽還應該注意,盡量抓緊時間多休息哦,放寬心,讓孩子他爸參與到育兒中來,減少過度勞累,這樣能讓身體恢復得更快一些。


側切不知道縫了幾針。 我好像沒啥感覺。。

側切時候叫助產士在我用力的時候側切,沒啥感覺,縫針的時候感覺疼就讓助產士多打一針麻醉,我縫裡面沒覺得疼,縫外面就疼,我說再補一針麻醉,不然我痛的會亂動,助產士也很好心的給我再補了一針。 回病房了就上廁所啦,馬桶。 我怕尿不出來,先慢慢坐下去,坐後面一點喲,然後捂緊肚子,腿叉開,臀部抬高,肚子要捂一下,然後慢慢用點力尿出來… 為啥抬高臀部呢…因為這樣不會讓尿液流傷口去啊。。。

沒啥感覺可能是因為麻醉沒退的原因,能走能跳活力充沛。等過了五個小時左右了,傷口就有點痛啦。。。不過拆線前一天最難受,被扯著,坐立難安…


熊貓媽是順產、側切分娩的,產後就可以立即下床上廁所,沒昏倒;我隔壁床位的媽媽就辛苦點,生產時間比較久,從晚上9點左右就進產房,過了晚上半夜2點還沒生出來,後來,她被壓斷一條血管,同時孩子被羊水嗆到;大概在清晨5點多才順利推回病房。

生產時不管是順還是剖,對媽媽都是一個很大考驗,你說哪個恢復得快?沒有絕對的答案。

下面的文字是我將自己經歷寫上來,你可以借鑒下。

高齡產婦自然分娩後如何護理:飲食清淡、平卧右側、儘早走動

導語:

熊貓媽是自然分娩男寶一枚。產後立即去洗手洗臉、上廁所,回來喝水刷手機,不知道是藥物的作用還是因為生了孩子,人還是很興奮,根本沒心思睡覺,就光在旁邊開心,也沒護士來教我給孩子餵奶(高齡的初產婦真傷不起)

高齡產婦自然分娩與剖腹產後的護理:1、不舒服或者疼痛厲害,可以休息一下,但避免久坐和久躺,因為傷口會充血和水腫!2、因為要抱孩子,我是直接用熱水來洗手和洗臉的!媽媽和寶寶抱孩子也要注意衛生;3、如是剖腹產,採取右側平卧位5-6個小時後,翻翻身和活動四肢,一般24小時後就可以下床!4、產後去上大小便,請盡量選擇馬桶(自備一次性馬桶圈);熊貓媽在醫院用的是蹲式廁所,雖然痛苦無比,但是我覺得比起痛經來說,真的不算什麼。記得蹲下去的時候,先收緊會陰部和臀部,在扶著牆,緩慢放鬆;

5、為了避免便秘,請不要在產後一周喝任何太補的湯!因為會容易便秘!產後都是傷口,再來一次次便秘,簡直要我們的命啊!

6、自然分娩後可以立即就吃東西補充體能,剖腹產需要在5-6個小時後之後;7、自然分娩後,也盡量採取右側卧位;8、產後會情緒化很大,除了堅持服用維生素b和鈣片,也可以找醫生開溫補的藥材煲湯來服用,同時注意多休息,早點戒掉孩子的夜奶;

高齡產婦分娩後要特別注意的2個護理:

1、產後寶寶喝奶的量其實很少,但幾乎是一個小時要吸允一次!記住媽媽要趁機好好休息!就算不睡覺也要閉眼眼神!2、產後1-1.5個小時內會出很多血,記得觀察顏色、形狀、血量,要報告給護士記錄的;3、不要怕疼,給護士用力按壓肚子的時候,要給自己鼓勵!4、不要那麼快就用束腹帶!出院在家再穿上去吧!

高齡產婦分娩後食物療法:

1、流質的湯和粥;

2、牛奶、土豆、豆漿、南瓜不要吃;3、撒點點食鹽在溫開水來喝,補充因生孩子丟失的水分;(這就是為什麼會在自備的待產包裡面放一小瓶鹽!)

暫時分享到這裡,基本都是熊貓媽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寶媽們!

特別申明:本文為熊貓媽育兒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熊貓媽哦;如未經授權轉載,將會奮力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插圖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熊貓媽刪除。—end—作者:熊貓媽,80後寶媽,每日努力碼有關科學育兒、親子閱讀、美食烹飪 ,孕育經驗文章、母嬰漫畫圖文。

孕婦平時注意糾正胎位順產最易,不需動手術,不需特出護理。但要注意產房保暖,更要注意分娩衛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