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14日,備受矚目的2019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CHINC)在重慶如期召開。銀江股份作爲參展商,重點展示了企業在智慧健康領域的智慧醫院、醫療物聯網、區域醫療、互聯網+醫療健康等解決方案,吸引了各方關注。

“醫院信息化建設1.0、2.0、3.0時代,分別對應的是傳統項目型、平臺型和數據運營型。此時此刻,我們正全力往第三階段戰略轉型。”銀江健康集團董事長秦浪告訴動脈網。

從1992年成立至今,作爲中國第一批創業板上市企業(股票代碼300020)的銀江股份,已經歷20多年的打磨。銀江智慧健康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銀江健康)作爲銀江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擔負着銀江醫療健康建設的重任。如今,銀江健康已和衛寧健康、東軟醫療、創業慧康等企業牢牢佔據着國內醫療信息化第一梯隊的位置。

從G端(政府端)、B端(醫療機構端)再到C端(患者端),銀江健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態體系。以城市級的醫療整體解決方案和數據運營,成爲銀江健康最近幾年的主攻方向。

秦浪 銀江股份副總裁/銀江健康集團董事長

從項目型、平臺型轉向數據運營型

爲了達成轉型,銀江健康實行了對內和對外的資源整合。

對內,銀江健康將業務劃分爲了:智慧醫院、醫療物聯網、區域醫療、互聯網+醫療健康四大板塊。

其中智慧醫院整合了旗下信息化(HIS、LIS、EMR、PACS)、醫學影像雲等業務;醫療物聯網整合了智慧健康腕錶、嬰兒安全系統、輸液監控、資產管理等業務;區域醫療整合了旗下全民健康平臺、公衛應急系統、疾病預防控制、合理用藥、醫聯(共)體平臺等業務;互聯網+醫療健康整合了旗下就醫支付、移動醫療、遠程醫療、智慧養老等業務。

對外,銀江健康從項目型、平臺型逐漸往數據運營型模式發展。

第一階段項目型:創立至今,銀江健康已和1000多家醫院開展了項目合作,其中包括326家三甲醫院。

第二階段平臺型:以瀋陽市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爲例,這是一個覆蓋瀋陽市13個區(縣)、800萬常住人口的互聯互通健康信息服務體系,這也是全國首個副省級省會城市超大型區域健康平臺。

第三階段數據運營型。平臺建立後,會產生大量的數據,爲了讓這些數據更好地爲政府、醫療機構和老百姓提供服務,銀江健康提出了“健康大腦”的概念。銀江健康旗下的智慧醫院、醫療物聯網、區域醫療、互聯網+醫療健康四大板塊業務模塊,其實都是健康大腦的神經支點、神經元。

據秦浪介紹,“健康大腦”是在城市級醫療健康數據平臺基礎上,面向政府、醫療機構、老百姓及各種商業機構提供基於健康數據的增值服務平臺。

“其實我們可以通俗地將其理解爲每個人的健康ID,這個ID就是每個人的健康畫像,就像支付寶的芝麻分一樣,在獲得居民授權的情況下,通過我們的技術手段和核心算法幫助百姓更清楚知道自己的健康情況。”秦浪說。

根據銀江健康的說法,他們可以通過大數據,預測使用者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疾病風險,以及目前需要的醫療健康服務。例如,當用戶決定要運動的時候,健康大腦會根據他的既往病史、睡眠情況、最近的體檢結果以及當地的溫溼度等情況,給出居民一個合理的運動方案,同時把這樣的方案提供給他的家庭醫生以及家人。當使用者順利完成運動之後,系統將自動覈算出他的“健康芝麻分”。

據悉,健康大腦的核心元素是爲單位或者以區縣爲單位:一是醫療資源的平臺建設;二是醫藥平臺的資源建設;三是醫保平臺的資源建設。三醫聯動,形成在該區域裏的龐大數據資源池。

數據資源池能通過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把數據進行賦能後重新迴歸。從採集數據到數據反哺,銀江健康通過數據爲政府、醫療機構和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務。

健康大腦取之於民,便之於民。患者利用這些數據,可以掌握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健康情況,從而及時幹預、治療和預防。此外,健康大腦不僅能更好地爲管理者提供該區域的醫療資源再分配,同時也能給醫療機構的醫生、管理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數據。從而引導老百姓少生病,在就診過程當中減少重複醫療費用的支出。

秦浪表示:“這十幾年,我們不斷在摸索和創新,最終銀江健康確立了從傳統的項目建設、平臺建設,到現在基於數據的運營服務,這是我們總結試錯後,得出的最佳資源整合模式。”

從買賣雙方到醫院合夥人

爲何要轉型?

秦浪認爲:“未來的趨勢是,醫院與一家專業信息化公司進行深度綁定,除了參與平臺搭建,還參與運營、數據集成等工作。由傳統的甲乙雙方,轉變爲合夥人關係。醫院願意尋找這樣的長期合夥人,伴隨着醫院一起成長,形成命運共同體。”

現如今,國內的主流的醫院信息化企業,技術上並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各家之間的理念和差異,更多體現在醫院部署系統的後續服務上。

而銀江健康的優勢更多是在服務上,不是爲做項目而做項目。因此,秦浪希望企業能打破傳統的買賣關係,變成一種合夥人關係,由企業和醫院共同承擔平臺建設和運維,共同參與數字化運營。

這是一種角色的轉變,企業由傳統的項目承建方(乙方)轉變爲甲方。所以銀江健康開始嘗試與一些醫院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來運營醫院數據。由於醫院缺乏專業的團隊做信息化,因此企業和醫院可以共同研發、建設不同的場景化應用,不斷地通過數據大數據幫助患者更高效地預防、治療以及康復。

既然是合夥人,那麼必然會共擔風險。

對此,秦浪表示:“銀江健康未來3到5年內的計劃是,從短期項目轉型做深入、長期的發展,幫助醫院做未來的長期規劃。因此,企業的短期效益可能不會太多,但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面對長期投資的波動性,我們擁有足夠的風險把控能力。”

強強聯手,共同推動數據賦能

在銀江健康的合作伙伴中,不乏阿里雲、楚天雲和華爲這樣的科技巨頭。它們都是銀江健康在第三階段數據運營過程中重要的合作伙伴。

秦浪認爲:“銀江健康需要與這些企業共同推動數據賦能,將數據價值化。我們看中阿里的核心算法,華爲5G在物聯網醫療模塊的能力,以及楚天雲在數據抓取、項目建設和運營能力。”

正所謂強強聯合,科技巨頭們看中銀江健康在平臺、數據、服務等某一個點上的能力,從而共同在產品上不斷標準化、民衆化以及大衆服務化,最終爲銀江健康3.0戰略做探索和鋪墊。

目前,銀江健康的主戰場瞄準的是國內數量最爲龐大的200多個地級市和1300多個縣,如東三省、貴州、重慶、雲南、安徽以及廣西等地。銀江健康以這些地區爲基礎,持續推動健康大腦的發展。

在未來,銀江健康將是一家提供醫療服務的公司,旗下所有的子公司,都是在每一個細分領域裏提供不同的服務場景。既服務C端,也服務B端。一方面,銀江健康加強現有的產品體系的研發和投入。另一方面,通過應用場景做數據運營。這兩大體系,形成了銀江健康的雙驅動力。

在採訪的最後,秦浪告訴動脈網:“醫療信息化第二波浪潮已經來了,企業過去的大不代表以後的大,現在的新才決定未來的命運。後面3到5年內,中國醫療業一定會出現一個像阿里一樣的大健康、大數據服務企業,讓醫療資源在老百姓身邊無處不在。”

銀江健康集團董事長秦浪(左一)與動脈網合影

*文中圖片由受訪企業提供。

文 | 郝雪陽

微信 | hxy942416176

網站、公衆號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爲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點擊“閱讀全文”,笑對寒冬!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