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鈣血癥的概述

高鈣血癥(hypercalcemia)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之一,輕者無症狀,僅在常規篩查中發現血鈣水平升高,重者可危及生命。成人血清鈣高於2.75 mmol/L即爲高鈣血癥。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PTHT)和惡性腫瘤是高鈣血癥最常見的原因,佔所有病例的90%以上。

高鈣血癥的臨牀症狀和體徵通常與病因無關,主要取決於高鈣血癥的水平和急、慢性程度。輕度高鈣血癥(血清鈣2.75~3 mmol/L或11~12 mg/dl),臨牀可能無症狀或訴非特異症狀,如便祕、乏力和抑鬱等;長期中度高鈣血癥(3~3.5 mmol/L或12~14 mg/dl)的患者可能耐受良好,但急劇升高至該濃度可能出現明顯症狀,包括煩渴、脫水、厭食、噁心、肌無力及意識改變;而重度高鈣血癥患者(血鈣>3.5 mmol/L或>14 mg/dl)的這些症狀常常加重,需要積極治療。

高鈣血癥的併發症

1.胃腸道症狀

高血鈣可引起厭食、噁心、嘔吐、腹脹、便祕等。便祕可能與平滑肌張力降低和/或自主神經功能異常有關。鈣可刺激胃泌素和胃酸分泌,故高鈣血癥者易發生消化性潰瘍。鈣異位沉積於胰腺管及鈣激活胰腺內的胰蛋白酶原,刺激胰酶大量分泌,故可引發急性胰腺炎。

2.神經肌肉系統

輕者倦怠、情緒低落、乏力、淡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重者有頭痛、嗜睡、幻覺、肌無力、腱反射減弱、語言障礙、聽力、視力和定向力障礙或喪失、木僵、行爲異常等精神神經症狀。高鈣危象時可出現譫妄、驚厥、昏迷。神經精神症狀的發生主要是高鈣對腦細胞的毒性,可幹擾腦細胞電生理活動。

3.骨骼系統症狀

骨骼受累的主要表現爲早期廣泛的骨關節疼痛,伴明顯壓痛,絕大多數有骨密度降低。長期高鈣血癥易發生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如胸廓塌陷變窄、四肢彎曲及椎體壓縮變形等。過高的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會引起纖維囊性骨炎,遠端指骨骨膜下吸收等。

4.心血管系統

急性高鈣血癥可直接縮短心肌動作電位,引起各種心律失常。心電圖可見Q-T間期縮短、ST-T改變。長期高鈣血癥,導致鈣沉積於心臟瓣膜、冠狀動脈及心肌纖維,以及血壓升高和心肌病,增加心血管事件。

5.泌尿系統症狀

患者常有煩渴、多飲和多尿,但長期血透患者,由於尿量很少,因此多尿症狀常不明顯。由於攝入不足、嚴重嘔吐等因素可致脫水。此外,長期高鈣血癥可導致腎鈣鹽沉着而發生泌尿繫結石、腎鈣化,從而加速腎功能的惡化。

診療思路

高鈣血癥的診斷需多次重複測定血鈣,以排除實驗室誤差及血漿蛋白升高對鈣測定值的影響。

高鈣血癥一經確立, 應進行病因診斷。仔細詢問病史, 包括臨牀表現和用藥史等。由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PHPT)是高鈣血癥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需在血鈣測定同時測定全段PTH。若血PTH升高或正常,應考慮原發性或三發性PHPT;如果PTH測定值低,則需仔細篩查惡性腫瘤,如無腫瘤依據,則應考慮是否是結節病、內分泌疾病等其它少見原因。

處理方法及經驗

高鈣血癥的治療原則是控制原發病,立即停止使用導致高鈣血癥的藥物,制動患者儘可能增加負重鍛鍊等。

對高鈣血癥的治療取決於血鈣水平和臨牀症狀。通常對輕度高血鈣、無臨牀症狀的患者應及時查明原因,一般不需立即治療;對有症狀、體徵的中度高血鈣患者,需立即進行治療。

在血鈣>3.5 mmol/L時,無論臨牀症狀輕與重,均需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糾正高鈣血癥。主要措施如下。

1.擴容、促進尿鈣排泄

以200-300 mL/h速度靜脈輸注生理鹽水補液擴容,可使血鈣降低0.25~0.75mmol/L。補充生理鹽水一是糾正脫水,二是通過增加腎小球鈣的濾過率及降低腎臟近、遠曲小管對鈉和鈣的重吸收,使尿鈣排泄增多。但老年患者及心功能不全及血透的患者使用時要特別慎重。如果血透患者還有尿液,可予以靜脈注射呋塞米,促進尿鈣排泄。由於噻嗪類利尿藥可減少腎臟鈣的排泄,加重高血鈣,因此絕對禁忌。

2.抑制骨吸收

靜脈使用雙膦酸鹽是治療高鈣血癥最有效的方法。高鈣血癥一經明確,必須儘早開始使用,因爲雙膦酸鹽起效需2~4 d,達到最大效果需4~7 d,約60%~70%患者血鈣能降至正常水平,效果可持續1~4周。推薦使用唑來膦酸4 mg,靜脈輸注15分鐘。

降鈣素可加強抑制破骨細胞骨吸收,同時能減少腎小管鈣的重吸收,增加尿鈣排泄。使用降鈣素2~6h內血鈣可平均下降0.5mmol/L。由於單用降鈣素效果不如雙膦酸鹽顯著,因此配合雙膦酸鹽治療,能夠迅速和大幅度地降低血鈣水平,且效果持久。常用鮭魚降鈣素2~8U/kg,皮下或肌肉注射,每6~12小時重複注射。降鈣素的使用非常安全,少數患者僅有暫時性的輕度噁心、腹痛、肌痛及面色潮紅。

3.糖皮質激素

通常用於治療血液系統腫瘤,如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導致的高血鈣,也用於維生素D和A中毒或肉芽腫病導致的血鈣升高。

4.血液透析

使用低鈣或無鈣透析液進行血液透析,可迅速降低血鈣水平。

治療高鈣血癥最根本的方法是去除病因。高鈣危象糾正後,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並防止高鈣血癥危象的再發。甲旁亢的患者定位診斷後,行手術治療。腫瘤相關性高鈣應根據腫瘤的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放療、化療等。內分泌疾病等相關的高鈣,在行相應治療後可自行緩解。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