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去道德因素,賈赦的條件還是蠻好,有錢有地位。他是榮國府的長房,世襲一等將軍之職。老婆是繼室,管不了他,賈赦在家裡是絕對的一把手。能嫁給他是許多女孩子的理想。

鴛鴦偏偏是一個例外,噹噹家主母邢夫人找到她,許她姨娘的身份,並說過個一年半載生個孩子就能和邢夫人比肩了,鴛鴦仍然不為所動。後來賈赦威脅鴛鴦這輩子別想逃出他的手心,鴛鴦還是不就範。她跑到賈母面前,聲淚俱下的發誓,伺候老太太一輩子,老太太歸天,她要麼出家當尼姑,要麼自盡,就是不嫁給賈赦。

如果鴛鴦是現代女孩,她是否願意嫁給賈赦呢?很多人是願意的。

前幾年有一項調查,《白毛女》里的喜兒是應該嫁給大春(一個沒錢的窮小子)還是應該嫁給黃世仁?許多女孩的答案是黃世仁。

很多女孩子即使沒名沒分當第三者也願意傍大款。何況嫁給賈赦有名分?

很多女孩子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上笑。可見許多女孩要的不是愛情,是金錢。

現代社會裡許多有才華的男孩子就因為沒有錢,沒有房,找不到女朋友。

賈赦如果生活在現代社會,只要他願意,就會有大批女孩子趨之若鶩的當他的小老婆。


在現代,會有人爭搶著嫁給一等將軍賈赦,但絕不會是鴛鴦。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鴛鴦在古代,作為賈府的奴才秧子,能夠斷然拒絕賈赦的威逼利誘,到了現代,她更會這樣做。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古今一也。有人選擇為了榮華富貴而出賣青春,出賣靈魂,也有人為了平等,自由,而選擇自尊自強,努力奮鬥。鴛鴦就屬於這一類人。她身為賈母身邊的大丫鬟,身份地位都高過其他奴才一等,就是王熙鳳,賈璉等主子對她也尊重有加。

可是她並不恃寵而驕,依然善良平和的對待每一個人,包括那個到賈府打秋風的劉姥姥。在她的心中,沒有什麼比自尊,自由更讓人值得追求了。因此,當賈赦要納她為妾時,她手持剪刀,發誓即使做姑子也不要做小妾。

不錯,現在有女孩兒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在自行車上笑,古代何嘗不是如此?在大觀園裡,大多數女孩子都渴望著做主子少爺的通房小妾,且不說寶玉身邊的襲人,晴雯等一干丫環,就算有點遠見的林小紅,一開始不也想著搔首弄姿地勾引寶玉嗎? 像尤二姐,原是良家女子,不也為了榮華富貴而做了賈璉的小老婆嗎?像鴛鴦這樣,能夠拒絕做人家小老婆的,那才是少數。

如果鴛鴦到了現代,她可以走出家門,具有更多的獨立自主權,完全可以憑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又怎麼會為了貪圖享樂,追求榮華富貴,而做不勞而獲的女孩子?她一定會選擇過腳踏實地,平實自由的生活。


小一覺得鴛鴦即使是活在現代社會,也仍舊會抗婚,因為她是鴛鴦!

先說說賈赦。

賈赦都一大把年紀了,可以做鴛鴦的爺爺了,不合適。賈赦這人老了點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國父孫中山也老,但留洋回來的宋慶齡先生依舊死心塌地地要嫁給他。所以,年齡不是主要問題,是人品。

賈赦屋子裡一大堆侍妾,生活不檢點,天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為了幾把扇子,把石獃子送進了牢獄;為了還孫紹祖的債,把親生女兒推向火坑。他就沒辦過什麼漂亮的事,除了討人嫌就是討人厭,不怪賈母會偏心,把榮國府交給老二賈政搭理,能夠襲了父親的爵位已經相當不錯了,可他並不知道珍惜,對老二很是嫉妒。

再談談鴛鴦。

鴛鴦是一個有眼光的美貌女子,賈赦這麼low,看不上的;

鴛鴦是一個有志向的女子,對於未來夫婿,她是有考量的,肯定會找年齡相當的、品貌良好的;

鴛鴦是一個有才華的女子,她的能力不差,賈母身邊的人錯不了,賈母只認鴛鴦,她是賈母的得力幹將,賈母面前的紅人,連王熙鳳都得敬她三分;

鴛鴦是一個聰慧的女子,看得清自己的境況和環境的情況,她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會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得到;

鴛鴦是一個直率火辣的女子,她不願意的事情,別人逼她不得;

鴛鴦是一個有骨氣的女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絕不會輕易屈服在賈赦的魔爪之下;

鴛鴦不是一個認命的女子,她信命,但絕不是聽天由命,遇到難事,一定找方法解決,絕不屈服於命運;

鴛鴦是一個優秀的女子,絕非一般庸脂俗粉可比,沒那麼膚淺,沒那麼短見,不會為了金錢出賣自己。

所以,二人即使穿越到現在,赦老爺依舊沒戲!


謝邀!人類歷史除了被朝代洗腦外,生存理念都一樣,沒有多大區別。

三四百年前的鴛鴦不肯嫁賈赦,不羨慕做小老婆的角色。是因為她心志高,手上掌管著賈母上萬兩的財富。在上流場所能施展她獨特的才藝,豈肯屈尊。如果換個人,是巴不能的好事。

現在的女性也要分層次。在生存理念的主導下,以前會因成份不好屈從。後來會因農村戶口而高攀。再後來還會因學歷因文化層次,因人而異。喜歡:"十八新娘八十郎,一樹梨花壓海棠"的人,古代有,現代也有,翁帆楊振霖就是現代版。

真正為生存有志氣的人,首先是選擇學業,而不是出賣青春。也有一部人認為,嫁人是人生第二次投胎,如果攀上一個將軍型的大官,少奮鬥幾十年,吃用一輩子不愁。所以民間有一種流行語"他老由他老,死掉再重找。寧找八十歲夾皮包的,不找二十歲扶犁梢的"。

因為事實證明,人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高級動物,老夫少妻的日子大多數並不幸福。所以在民間還有一種流行語,"會挑挑兒郎,不會挑挑田莊"。

所以說在婚姻匹配上,古今大致相同。都是圍繞愛情與價值觀兩個主題。


這就是「世風日下道德淪喪」。那時候鴛鴦不羨地位不羨錢財,不願意嫁給那個好色的棺材瓤子。儘管鴛鴦為賈母掌管著錢財,但是她沒有支配權,她也不會侵佔這些財產,她只是潔身自好,不為錢權賣身。

現在的一些女孩子「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後面笑」,思想觀念完全變了,變的無恥下流,為了錢權,出賣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這是一個非常可悲的現實狀況。


「鴛鴦命苦」,這個詞之於鴛鴦,再恰當不過了。鴛鴦拒絕了賈赦的求婚,可也沒有了出嫁的機會。老太君死後,她選擇了殉葬之路,去天國繼續侍奉主子。如果按當時封建社會的觀念,鴛鴦該不該做賈赦的小妾呢?該!封建社會,女人是沒有婚姻自由的,加上她哥嫂願意,迫於賈赦的勢力,若不嫁賈赦,還只剩兩條路,賈母死後或離開人世,或終生為尼不嫁。知根知底,邢夫人不妒,又有賈母護著,風風光光的當幾十年小女主子是不成問題的。或許能生下一男半女,在賈府就算是有根基之人了。若把賈赦之身份穿越到今天,按今天大部分女孩的婚姻價值觀,或明或暗,十個八個女人跟著是不成問題的!試看黑人滿街逛的廣州,有好多腦殘的女孩都成了黑人的獵物,悲呀!


雖然不同環境下有不同人,然而這也要看人的性情。有人性情剛烈,有人溫柔。有人固執,有人猶疑。有人性情善變,有人始終如一。在作者寫作紅樓夢的年代,有樂意嫁賈赦之人,也有反抗到底不嫁之人。即使在今天,這樣的女子始終有,有人樂意趨向賈赦這種人。不論他有妻無妻,甘願做第三者,為了一些利益。這樣人不少。而鴛鴦這樣的人也有許多,不趨名利財錢,賤踏自己的聲名,把自己的名譽與尊嚴看的十分重要,寧可清貧也不會墜志。


現在的女性也分三六九等,各不相同,有人嫁嫁人考慮地位和金錢,我認為更多的還是考慮是否合適,是不是愛他,個人認為喜歡最重要,在這樣的社會裡,只要努力哪有吃不上飯的,活的順心,自主,比當錢奴好的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