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之旅進入第四天,明天就要回家了,真快!

2011年到富山時,行程主要是以黑部立山為主,所以富山市只住了一晚而已。這次特別提醒自己,才短短五天行程,所以不要跑太遠,把富山市周邊玩得深入一點。

所以今天行程的重點還是擺在富山灣沿岸的魚津市以及滑川市,下午則回到富山市做市區觀光。

在車上拍下這張照片,「魚津魚業協同組合」的建築,後方應該是一個魚港。會拍下這張照片是因為天空好藍,今天又是一個大晴天,這次出遊原以為一定會碰上下雨天,沒想到天氣一天比一天好。魚津是典型日本鄉下的風景,道路兩旁是低矮的平房,路上很少看到車子行駛。

01a3708b5591e5712e62790cd56325c7f0cb4101a5.jpg

0111912c0548d4f51e761261c1db1ab113a0b4375a.jpg  

魚津市位於富山縣北東部,第一站我們先來到距離富山駅約40分鐘車程的「魚津埋没林博物館」。

魚津市以沿海的海市蜃樓以及埋没林而著名,在認識魚津之前,從沒聽過「埋没林」;所謂的「埋沒林」是指在地裡埋藏的樹林,包括日本在內,世界各地由於火山灰或火山碎屑,以及河流的氾濫導致土沙堆積,地殼移動,海面上升等原因而被發現埋沒於地底下的樹林。

魚津市的埋沒林是2000年前由於一條叫片貝川的河流氾濫,流出來的土沙將曾今此處的原生杉樹林給淹沒,最後由於海面的上升而從海底被發現的。被埋沒的森林一直以來都被密封於地下,所以過去的自然環境完好無損的保留下來,是研究推測當時森林狀況的重要線索。BY Japan Hoppers

IMG_1194.JPG

魚津埋没林的發現,源始於魚津港的工程進行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片在2,000年前被埋藏和淹沒的樹林,而當中很多樹木仍然保存得完好無缺,大部分是日本杉。

於是有關單位便在原址設立了「埋没林博物館」,讓這一片2000年前的原始樹林得以重現在世人眼前。魚津的埋没林並在1955年被指定為天然特別紀念物。

先購票進入,下一站我們還要去「魚津水族館」,所以我跟售票小姐說我要四張博物館+水族館的套票(1030円/張),結果小姐很好心的告訴我,禮拜六、日及國定例假日,中、小學生參觀埋没林博物館免費,因為今天剛好是禮拜天,所以她建議我們買兩張套票就好,國中生的部份到魚津水族館再單買門票就好,沒想到意外省了一筆。

IMG_1195.JPG

IMG_1274.JPG

在入口大廳的地方就有展示一個已經乾燥處理的埋没林樹木。

IMG_1197.JPG

埋没林博物館的館內分佈圖

mitorizu  

 

工作人員有給我們一個QR CODE,只要用手機掃進去,就會進入免費的語音導覽,有中文、英文、日文三種語言,非常好用。

IMG_1216.JPG  

買完票後進入,一開始是一條長長的聯絡通道。

IMG_1196.JPG

約兩萬年前日本周邊的樣子,那個時候台灣也還是大陸的一部份。

IMG_1200.JPG

當我們穿過聯絡通道,來到一樓的主題館,都還來不及停下來看展覽,主題館的工作人員就馬上很熱心地趨前邀請我們到樓上的放映廳觀賞影片,她說影片即將開始播放,建議我們先去看影片。

IMG_1206.JPG  

今天雖然是假日,但遊客很少,整間放映廳就由我們包場了。

IMG_1201.JPG

魚津市雖然是富山的鄉下,可是這裡的設備卻絲毫不寒酸,30吋的高畫質螢幕,最重要的是影片雖然是日語旁白,但拍得淺顯易懂,讓人很容易明白什麼是埋没林?什麼情況下會看到蜃氣樓?蜃氣樓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看完影片之後,我們有了初步的概念,對於我們接下來參觀博物館有很大的幫助。

IMG_1202.JPG

IMG_1203.JPG

接下來我們就到最真實的「水中展示館」瞧瞧。

在水中展示館裡,有巨大的水槽,將埋没林完整地保存在水裡,館內特別調成比較暗的燈光以及低溫的環境,避免藻類生長。

IMG_1207.JPG

這些樹幹根部,都是在當年挖掘到時原本的位址,蓋了這座博物館之後,完全原封不動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水池裡仍有天然地下水會湧出,所以仔細看會看到有小泡泡從地底下冒出來。

IMG_1208.JPG

綠色的昏暗燈光,盤根錯結的樹根,很多人都覺得水中展示館有種陰森的氣氛。

IMG_1209.JPG

水槽裡也有埋没林的海市蜃樓?

IMG_1211.JPG

IMG_1210.JPG

想像一下,這些樹木都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

IMG_1212.JPG

IMG_1213.JPG

從上面俯瞰整個水槽,盤根錯結,它們當初被挖掘出來是就在這裡喔,沒有移動過。

IMG_1214.JPG

這些巨大的樹根,最長的兩端距離約有10公尺,樹幹直徑約2公尺,推定樹齡至少500年以上。

IMG_1215.JPG  

01423111a1ba299cb82bed4eede26e01bf2ebd4fff.jpg

 當年出土時的情況。

IMG_1217.JPG

事實上博物館的周邊仍有尚未出土的埋没林,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一部份而已。

 

接下來我們移動到乾燥展示館

顧名思義乾燥展示館裡的埋没林樹木都是風乾後保存的。

IMG_1219.JPG

展示的樹幹前方都有牌子介紹樹木估計的年齡以及高度,這裡的展示品是可以觸摸的。

IMG_1220.JPG

可以摸一摸2000年前的樹幹。

IMG_1221.JPG

IMG_1223.JPG

IMG_1225.JPG

ドーム館(圓頂大廳),這裡也是埋没林的挖掘現場。

IMG_1227.JPG

IMG_1228.JPG

IMG_1229.JPG

IMG_1230.JPG

IMG_1231.JPG

可以看到牆壁上有一條藍色的線,那是現今海平面的高度,可見2000年前的地面低於目前的海平面。

IMG_1232.JPG

圖中的綠色範圍C是推定埋没林的範圍,我們現在在博物館所見的只是一小部份而已(範圍A)。

IMG_1233.JPG

IMG_1234.JPG

IMG_1235.JPG

IMG_1237.JPG  

最後我們回到1樓主題館,這裡有一些常設展,並且分成「埋没林區」、「蜃氣樓區」、「水循環區」、以及「地質公園區」,主題館展區都是免費參觀的,不需要在入口購買門票。

IMG_1238.JPG

蜃氣樓區設有一些簡易的實驗設施,供遊客體驗蜃氣樓是如何發生的?

IMG_1240.JPG

IMG_1239.JPG

蜃氣樓是春天時期立山的雪水流入富山灣,在天氣晴朗時,因海面上溫度與海水不同而造成的空氣折射現象。

IMG_1242.JPG

IMG_1241.JPG

 

IMG_1243.JPG

這裡有一些光影的小實驗,可以觀察蜃氣樓的折射現象。

IMG_1244.JPG

IMG_1245.JPG

每年的三到六月,是觀察蜃氣樓的尖峰季節,但是想看到蜃氣樓仍必須配合天氣。這裡有一張圖紀錄了2018年3月到6月觀察蜃氣樓的狀況,從A到E代表最容易看到,到很難觀察到。

可以看到今年三到六月四個月以來,狀況最好的A僅出現在6月30日這一天,B也只有一天,其餘日子大部份是C、D、E,更大部份的日子是空白的,也就是完全沒出現。

IMG_1246.JPG

日本全國各地可以觀察到蜃氣樓的分佈圖

IMG_1247.JPG

至於埋没森區這邊,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現場有放置了幾個木頭的立方體,上頭分別標示不同的樹木品種,以及放在天平上藍色托盤的埋没林樹幹的立方體,目的是要讓遊客去比較看看各種不同木頭的重量,其實不需要放到天平上,用手拿就可以知道埋没林的重量是最輕的,感覺起來連其他木頭的一半重量都不到。

IMG_1266.JPG

IMG_1267.JPG

IMG_1268.JPG  

展示館一隅,有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所有的遊具都是木製的。

IMG_1204.JPG  

最後,我們來到三樓的展望台。

IMG_1250.JPG

天氣很好,紫外線很強。

IMG_1251.JPG

富山灣

IMG_1252.JPG

IMG_1253.JPG

IMG_1254.JPG

可以看到立山連峰

IMG_1256.JPG

01814ce52bfbf75a4e435bcbe4518e9ba0db63557f.jpg

IMG_1259.JPG

據說天氣好時甚至可以看到能登半島。

01957444f2e546cca15781e19bc3c3cdddc810214a.jpg

最後,我們看到這個看板,上面有我們昨天去過的「杉沢の沢スギ」的照片,意思是埋没林在2000年前是存在於湧水豐富的環境,跟現今我們所見到的杉沢の沢スギ的環境是很雷同的。

IMG_1265.JPG

這就是我們今天買的魚津埋没林博物館+魚津水族館套票,接下來我們要去逛水族館囉。

IMG_1275.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