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的“流浪大師”徹底火了,“流浪大師”原名沈巍,他向陌生路人講述《論語》等中國經典作品的時候,被網友錄製成視頻發佈後爆紅。

  百度指數顯示,“流浪大師”關鍵詞從3月19日至今的日均搜索次數爲7765次。新浪微博上,“流浪大師”話題的討論量爲1636,閱讀量爲483.6萬,“流浪大師爆紅七日後”話題的討論量爲5810,閱讀量爲2784萬,如果再算上“流浪大師理髮拍照”、“流浪大師同學聚會”、“網紅流浪大師不想紅”等話題的閱讀量,流浪大師所帶來的閱讀量超過5000萬,討論量超過1萬條。跟前段時間爆紅的成都小甜甜、杭州眉毛哥有的一拼。

  然而,有意思的是,隨着“流浪大師”的爆紅,卻迎來了另一番景象,不少網絡女主播千里迢迢奔去上海找到合影,甚至有要嫁給她,有要做她忠實粉絲,有要做他徒弟的,這在之前的幾位網絡紅人身上可沒有出現過。

  爲什麼這些網絡女主播都跑去上海跟“流浪大師”合影呢?她們有什麼目的呢?郭靜的互聯網圈認爲:

  第一,名人效應。無論你承不承認,“流浪大師”在短期內已經成爲網絡紅人,至於網絡熱點“72小時”效應,沒人去關心,而能否把這波流量留住,讓熱點延續下去,也不是網絡女主播關心的事情。

  對於網絡女主播來說,“流浪大師”最大的價值便是流量,利用“流浪大師”的名人效應,網絡女主播可以在映客、快手、花椒、YY等直播平臺上獲得大量關注度,而有了關注度也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就意味着可能會有更多收入。

  “流浪大師”叫沈巍或者叫其他的什麼名字,流浪大師的籍貫、學歷、本事等都不是女主播們關心的事情,只要他此刻是網絡名人,他就是女主播們需要的。

  第二,蹭熱點成本低。根據網上流傳的信息來看,不少主播都是坐火車去上海蹭“流浪大師”的熱點,首先,坐火專門過去看“流浪大師”就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和窺探欲,其次,則是成本低,以哈爾濱到上海的火車爲例,最便宜的硬座僅爲273.5元,時長爲23小時43分鐘,看似時間很長,但更能顯示出主播們此行的價值所在。

  即使再加上餐飲、住宿之類,全程費用也就1000元左右,這個成本就非常低了,要是跟一些外國名人合影之類的,收費可不便宜,而且,外國名人也不可能陪着網絡女主播進行直播,網友們對外國名人的辨識度也沒那麼高,可能花了錢帶不來流量,那種虧本的生意主播們顯然是不會幹的,成本低,網絡女主播們纔會去做。

  第三,接觸方便。網上“流浪大師”的地點早就被各種泄露,網絡女主播們要想找到“流浪大師”本人非常容易,這樣跑去合影,讓“流浪大師”也被動進入直播鏡頭就非常方便。女主播們要想蹭別的名人就沒那麼容易了,比如王俊凱、蔡徐坤、朱一龍等,女主播們想蹭也蹭不上,只有“流浪大師”最容易蹭。

  歸根結底,還是女主播們的流量思維在作祟。自媒體當中,有不少都是由媒體轉過去的,他們還會守着一些行業底線,而女主播們則是參差不齊。爲了最大程度擴大主播數量,各大直播平臺都儘可能地將主播入駐的門檻降低,只要填寫基本的個人資料以及相關信息認證即可,非常方便,成爲女主播也不需要學歷要求、設備要求、工作經驗要求、技能要求以及年齡限制等,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即可。

  過低的行業門檻,導致大量女主播唯流量論,只要有熱點,女主播們就一窩蜂地往上湊,即使這些流量不能直接轉化成收入,但有了吸引力,就能吸引更多粉絲,增加粉絲量也是她們關注的點。

  至於“流浪大師”本人,雖然其成爲網紅,但別想着這些女主播們真有什麼用,女主播們精得很,對於熱點向來就是蹭玩即走,一旦“流浪大師”的熱點消退,女主播們肯定也會如同潮水一般迅速褪去。

  蹭“流浪大師”熱點,是一個成本非常低且非常方便的獲取流量、關注度方式,女主播們在這方面的嗅覺還是比較靈敏的。而對於普通大衆來說,“流浪大師”更多的還是打發盈餘時間的東西,一種娛樂心態、窺私慾,當衆人都在看、談論、瞭解“流浪大師”的時候,他們不去了解,反而會顯得不入流。還有就是,用戶試圖從“流浪大師”身上找到一種“反轉”點,他們內心深處希望有這樣的劇情出現。

  “流浪大師”這種快餐式熱點,在網絡上並不罕見,然而,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吸引住,大部分人,都是娛樂行爲。而一些善於鑽空子的人,則緊跟人性,將熱點不斷發揚光大,至於這種形式的好壞,是否有價值,一切和他們都是無關的,只要有流量和關注度,就是成功的。大概,有人想紅想瘋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