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號:zhidxcom)文 | 伊娃

3月15日,由智東西主辦,AWE和極果聯合主辦的AI芯片創新峯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峯會報名參會的觀衆覆蓋了近4500家企業,到會觀衆極爲專業,其中總監以上級別佔比超過62%,現場實際到會人數超過1800位。

大會現場,20位人工智能及AI芯片業界翹楚共聚一堂,系統的探討了AI芯片在架構創新、生態構建、場景落地等方面的技術前景和產業趨勢。

海爾優家副總經理陳國夥

峯會上,海爾優家副總經理陳國夥帶來主題爲“IoT+AI,賦能智慧家庭”的主題演講。海爾將智慧家庭分爲四個階段,第一是單品智能,第二是互聯互通,第三是交互智能,第四是主動智能。他認爲通過智能音箱對家電進行控制,這個階段只是改善用戶和智慧家庭的交互方式,而非最終目的,最終目的一定是要給用戶提供主動服務,通過AI的加持能夠從被動的響應到主動智能。

爲此,“4+7+N”的解決方案,即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浴室、智慧臥室四個空間,全屋用水、用氣、洗護、安防等7類解決方案,落地用戶生活的各個場景。

作爲海爾智慧家庭背後的U+平臺,陳國夥提出三個維度的智能,首先要保證是連接的智能,讓用戶進行簡單快捷的連接;其次是交互,讓用戶方便地進行和設備之間的交互;同時基於大數據的智能,使設備具有自學習、自適應、自決策技能,主動爲用戶提供服務。

海爾每年有幾千萬的芯片出貨量,針對白電設備信號不好、用戶體驗不足等問題,海爾定製了一款芯片——“雲芯”,通過雲芯加上用戶OS操作系統可以在網絡體驗方面、連接速度有大幅度提升,功耗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智慧家庭的入口到底是什麼?陳國夥認爲,智慧家庭是場景化的入口而非統一的入口,應該讓離用戶最近的設備跟用戶進行交互,比如說在廚房就是冰箱,在客廳可能是電視,APP承擔的是場景管理的連接入口,這樣的分佈式入口解決統一的管理。

附海爾優家副總經理陳國夥演講實錄

陳國夥:大家好!我是海爾優家的陳國夥,前面很多專家講的很好。我更多想談談從用戶、智慧家庭的角度怎麼看待AI。海爾是一個以前做電器的企業,努力把電器做到全世界第一。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電器的下一步到底是什麼?我們給出的答案是“網器”,網器的下一步,聯網不是目的,智慧家庭中主動提供服務纔是目的。物聯網時代所有東西一定要給用戶帶來價值才能體現生產力,所以我們把IoT+AI?定義爲賦能智慧家庭的戰略,IoT是基礎。

回顧一下萬物互聯的時代,在十年前我開始從事物聯網工作的時候,給物聯網做了個定義,感知、互聯互通、智能處理。這十年來大部分都在做感知、互聯互通,但在智能處理方面有點不足,因爲AI的出現才進入了萬物智聯的時代。萬物智聯最主要的不止是智能連接,關鍵的是連接之後的智能處理。從之前的爲了連接的連接到連接之後的主動服務。

再看智慧家庭經歷了什麼樣的階段,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單品智能,在2013年前後行業通過APP控制家庭、但智能硬件的體驗備受詬病。第二,互聯互通,現在大家談的比較多。第三,交互智能,這兩年智能音箱的出現大家好像找到了智慧家庭的入口,想通過音箱對家電進行控制,但這個階段還只是改善用戶和智慧家庭交互的方式,而非最終目的。第四,主動智能,最終一定是要給用戶提供主動的服務,這纔是智慧家庭該達到的目的,通過AI的加持能夠從被動的響應到主動智能,不然只是控制的方式的改變,從APP到語音是遠遠不夠的。

海爾怎麼做呢?海爾認爲做智慧家庭不能簡單地像以前一樣,家電有個三大件,套餐式每家每戶買三大件,現在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你不能幫用戶做選擇了,所以我們提出了把選擇權交給用戶,這就是“4+7+N”的解決方案,把場景交給用戶,同時真正智慧家庭要走進千家萬戶不止是產品解決方案,還有售前售後的服務解決方案,這是海爾聚焦做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這和行業裏很多做法不一樣,有些是從智能單品開始做起,很多人問我這兩種方式度有什麼不同,我說海爾走的是和別人不一樣的重資產的道路,像汽車裏做完一個倒車雷達、360影像,有汽車的智能體驗,但沒有辦法做智能汽車,海爾家電進入用戶家裏,基本上一待就是6到8年甚至10年,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希望從重資產方式改變智慧家庭的體驗。

作爲背後的U+平臺怎麼來賦能智慧家庭?我們提了三大點,故意把AI進行了拆分,現在大家談AI就泛泛地談做影音、圖像、數據,但做智慧家庭首先要保證是連接的智能,讓用戶進行簡單快捷的連接;其次是交互,讓用戶方便地進行和設備之間的交互;同時基於大數據的智能,使設備具有自學習、自適應、自決策技能,主動爲用戶提供服務。交互和數據之間是緊密的關係,可以起到相互放大的作用,這當中有兩個焦點——“連接和安全”,但是連接不是目的,目標是智能的主動服務。

前面大家談到了芯片,其實我們對芯片的需求很簡單很直接,要解決現有的問題,海爾現在每年有幾千萬的芯片出貨量,我們發現做白電在芯片方面、用戶體驗方面存在不足,比如說網絡,我們的白電往往放在陰暗潮溼、信號不好的地方,其次安全也是主要問題。這裏面我們定製了一款芯片——“雲芯”,通過雲芯加上用戶OS操作系統可以在網絡體驗方面、連接速度有大幅度提升,功耗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現在行業裏都在提全屋智能,全屋智能的前提是把連接做好,但大家看這麼多連接,用戶家裏如果有超過8個連接設備的話,普通用戶會感到焦慮、不安,因爲沒法控制。我們針對連接底層做了比較簡單的方式,讓用戶簡單地進行管理設備,從自發展到自組網。其次行業裏提到場景的聯動,如果這麼多設備中間出現衝突了有可能導致陷入死循環,之前智能音箱出現半夜對話的問題,針對此我們開發了衝突檢測平臺,實時檢測有沒有出現衝突,會不會出現安全漏洞。

另外有了連接總希望爲家電帶來增值的東西,傳統家電服務模式是,用戶拿起電話撥打客服,但在關鍵的話務高峯體驗不太好。家電本身的一些可能出現的異常在本機做了判斷,進一步把信息傳到雲端去,雲端的AI進行處理,如果發現出現故障會通知到服務人員,讓服務人員來跟用戶確認家裏的設備是否需要維護。一方面改善了用戶的體驗,另一方面提高了服務的效率。

很多專家一直問我智慧家庭的入口到底是什麼,從之前的路由器到現在的音箱、APP,我們認爲在智慧家庭是場景化的入口而非統一的入口,應該讓離用戶最近的設備跟用戶進行交互。所以未來會是分佈式的網絡。比如說在廚房就是冰箱,在客廳可能是電視,APP承擔的是場景管理的連接入口,這樣的分佈式入口要解決的是統一的管理,這是我們對入口的判斷。

圍繞這些入口行業也在做,海爾一直強調什麼呢?行業能做的交給行業來做,我們做行業沒做的,做不好的,需要我們自己做的事情。圍繞智慧家庭的場景我們做了幾方面的重點優化:分佈式語音,是不是用戶一交互全部都響應了?在這一塊兒我們重點做了優化,只有離用戶在最近的設備會進行響應,當然節點也是採用自組網絡方式,任何節點加入退出都可以快速進行。還有圖像,圖像大家關心比較多的是人臉、車牌,我們關心的是果蔬,放在冰箱的水果蔬菜怎麼識別出來,怎麼讓冰箱更好地識別果蔬,有團隊在做,當然有難點,目前能做到的是50%以下的遮擋識別率最高達92%,希望能提升到98%。這樣的話冰箱真正從儲存工具變成了食材健康的管理平臺,當然還有針對家電的理解,包括家庭的知識庫。

有一句話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海爾30多年來跟客戶的交互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數據和知識庫,我們把它輸入到整個平臺裏希望形成智慧大腦,智能主動地服務用戶。剛纔提到了用戶,如果家裏出現8個連接20個場景的時候,很多人是無能爲力的,雖然以後是萬物互聯的世界,但按照列表式的管理根本管不過來。

針對於此,我們提出智慧家庭的操作系統,就是說PC到移動物聯網時代需要操作系統化,智慧家庭需要一個爲它量身訂作的操作系統,區別移動互聯網,應該把家庭作爲整體來管理,而非讓用戶一眼看到50個設備,當然前提必須是安全的,這是我們爲智慧家庭定義的操作系統。

在整個設備端呈現出來三種形態,我們認爲很多物聯網設備都會是碎片化,有帶屏的,不帶屏的,還有低功耗需要處理的。這裏面很多關鍵點是底層是互通的,後臺是共享的,目前主要應用在海爾的海量設備裏進行落地,海爾一年有數千萬臺的設備,希望通過我們的打磨把系統建的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希望智慧家庭給用戶提供的是智能的主動服務。十年前提物聯網只會提到智能處理,數據智能強調的目標不是爲了數據分析和展示,最主要是爲了預測和決策。當然,我們也做了很多分析和展示,但是目標鎖定的是能不能爲用戶進行決策。當然,誰都想獲得更多數據,數據獲取原則上第一個原則是夠用就好,很多重複數據不是越多越好。以前的熱水器可能只是接了電就可以了,但實際上有了雲平臺後可以對整個設備的數據進行採集,進行存儲洞察以及對數據的易用性畫像,同時進行建模、預測,這樣就能在用戶不知不覺的情況下了解用戶、理解用戶,主動地幫用戶設計他想要的溫度,而非用戶每一次控制它去響應。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把這些技術用到了冰箱、空氣、水淨等,背後都是同一套平臺。核心點就是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順便插一個昨天陪客戶在逛AWE展會的時候,客戶跟我說家裏的洗衣機用了十幾年了,永遠就用一個按鍵,因爲他不知道怎麼選擇只會做控制,但現在不需要了,現在在海爾的高端平臺裏已經把主動服務用到洗衣機裏,根據材質給用戶做推薦。

海爾U+平臺以IoT+AI?賦能智慧家庭,即通過連接智能(IoT)、交互智能(AI)、數據智能(AI)三大能力,實現智慧家庭的主動服務。所有的技術迴歸到生產力一定要體現用戶價值,對海爾而言我們研究了這麼多技術,IoT、AI,有一點是希望海爾的智慧家庭能夠給用戶帶來一站式的服務,定製更美好的生活。技術平臺只是一部分,用戶看到的產品解決方案也只是一部分,這要落地的話涉及到售前售後。

舉個例子,去年底中國移動的寬帶已經成爲中國第一了,但是在十二年前中國移動集團領導和我說他們在賣手機卡、賣寬帶的情況下碰到了極大的阻力。兩個思路完全不一樣,電話卡賣出去了用戶直接裝就行了,但是寬帶不一樣需要上門安裝、售後服務。一樣的智慧家庭要走進千家萬戶,不是簡單的把產品做出來,放在展廳裏讓用戶買來自己弄,我們認爲智慧家庭需要前端用戶的售前體驗、整套設計、售後整體安裝、整體服務一條龍全部打通,纔有可能把智慧家庭真正推廣到用戶的家庭裏,讓用戶真正用的舒心、用的放心,不會擔心這麼多設備沒法進行管理。

由此,前面講的AI只是聚焦在平臺、產品,我們也在探索AI怎麼服務於售前售後,包括怎麼樣能夠在用戶買完以後通過AI的技術更方便地進行體驗,而不會有恐懼、擔心、顧慮。以上是我想給大家彙報的海爾智慧家庭對IoT、AI的思考,我們一切以用戶體驗爲中心來思考對技術的選擇、方案的選擇。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