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情況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在咬文嚼字,其實這一字之差,不僅體現了嚴重程度的差異,同時,在處理上也會有明顯的差異。一般我們所說的「腰椎間盤突出」是檢查報告中(如腰椎磁共振)描述的結果,此時如果沒有合併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癥狀,那麼就不能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而只是影像學檢查發現了腰椎間盤突出。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有一項研究對98位沒有腰腿痛癥狀的人進行MRI檢查,結果發現在該人羣中有接近2/3的人有影像學上的「腰椎間盤退變」的表現,如椎間盤膨出、突出,許莫氏結節形成等。這種影像學上的退變表現並不一定會引起相應的臨牀癥狀。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平時生活習慣養成,避免長時間坐姿工作、腰部外傷等,防止椎間盤突出急性加重,進而壓迫神經出現相應的癥狀。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僅需要影像學檢查發現存在腰椎間盤突出,而且要表現出相對應的臨牀癥狀(如下肢麻木、酸脹、無力甚至大小便障礙等),這樣才能確定診斷。

明確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後,怎麼辦?

明確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後,你會選擇保守治療,還是微創手術、開放手術?

答案是肯定的,先選擇保守治療。近90%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經過正規的保守治療後癥狀可明顯緩解。保守治療主要適應於下面一些情況:① 年輕、初次發作或出現癥狀時間較短者;② 休息後癥狀可部分緩解者;③ 腰椎影像學檢查無明顯的腰椎管狹窄表現。

保守治療的方法

1、臥牀休息:當癥狀初次發作時,以臥牀休息為主。臥牀2-3 周後帶腰圍起牀活動,3 個月內不做彎腰動作。

2、持續牽引:採用骨盆牽引可使椎間隙略為增寬,減少椎間盤內壓,擴大椎管容量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

3、針灸、理療、推拿、按摩:可使痙攣的肌肉鬆弛,進一步減輕椎間盤壓力。但目前國內這方面從業人員甚多,水平參差不齊,故療效差異較大。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切忌暴力推拿按摩。

4、藥物治療:運用非甾體類抗炎葯、脫水葯、營養神經藥物等對症處理。

只有在接受保守治療後無效時,才考慮手術治療(下圖是腰椎間盤突出症階梯治療的大致流程)。

什麼情況下才考慮手術治療?

一般存在以下情況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①經正規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無效、癥狀反覆發作;②疼痛癥狀難以忍受;③出現馬尾綜合徵的表現(具體表現為會陰區麻木、疼痛、大小便無力甚至功能障礙等)。任何手術都存在相應的風險和併發症,我們在選擇手術治療之前都應充分了解和知曉,權衡利弊,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

手術治療方式

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方式大致分為開放和微創兩大類,手術效果的整體優良率在80%左右。限於目前的醫療水平和每位患者病情的不同,存在少部分患者手術效果不佳。開放和微創手術並無明顯的優劣之分,只是醫生掌握的「武器庫」裏不同的「武器裝備」而已,之前我也回答了「脊柱微創手術安全嗎?」這一問題,裡面講述了不同的脊柱微創治療方式和安全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手術方式的選擇必須基於具體病情、基於患者自身意願和對手術效果的預期以及醫生所掌握的治療技術。

從醫生的角度來講,不管選擇何種治療手段,只有選擇合適的適應徵、選擇自己擅長的手術方式才能保證取得好的效果;從患者的角度來講,每個人病情不一樣,適合的手術方式會有所區別,一般來說,年輕、退變比較輕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比較適合通過微創的術式處理,而退變嚴重,腰椎間盤突出合併椎管狹窄、滑脫或者側彎等,可能需要通過傳統開放的減壓融合手術才能解決問題。所以,患者需要對自己的病情有所瞭解,只有瞭解自己的情況才能選擇合適的醫生、選擇對的醫生。現在可以通過網路平臺、醫院專科聲譽、醫生個人聲譽等方面瞭解和知曉哪些醫生適合處理自己的疾病。一般來說,多方打聽、多家醫院、多名術者比較可能有利於做出正確的選擇。只有選擇了合適的醫生、水平高的醫生,選擇了其擅長的手術方式,才更有可能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術後療效。只有醫患雙方對病情、手術方式選擇的利弊、療效和安全性有充分的瞭解和權衡,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桑迪醫生集團專註於脊柱微創疼痛醫學,為疼痛醫生與醫院有效嫁接共享平臺。為基層醫院疼痛專科建設提供人才技術培訓、進修學習、專家定點指導、配套設備及售後服務、疼痛專科戰略聯盟。解決醫院一切後顧之憂。

電話:025-58749600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