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資本寒流澆滅了聯合辦公行業如火如荼的規模擴張之勢,曾經一路狂奔的企業開始“剎車變道”。

“今年我們的經營現金流爲正”,4月21日,氪空間新任CEO王雪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給出了這樣的盈利願景。

盈利也是氪空間近期關閉項目的原因。王雪泉表示,“我們今年確實是對少數店進行了調整,主要是在一些區域商圈,佈局密度過高,我們預判其盈利能力可能不是特別理想”。記者發現,氪空間官方展示的社區數量已從2月份的逾50個減少至當前的43個。

WeWork近來也被曝光暫緩了擴張計劃。路透社消息,據知情人士稱,2019年以來WeWork在香港至少撤出了5場關於新空間拓展的談判,凸顯了當前資金狀況制約聯合辦公擴張的現狀。WeWork2019年初也遭遇了160億美元投資被“膝斬”至20億美元的狀況。即便SOHO3Q也未能完成在2018年底實現5萬工位的目標。

不過,融資環境不理想,“把業務做好,經營現金流爲正,不融資也沒問題。”在被問到如何應對當前行業面臨的融資難題時,氪空間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成城表示。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認爲,融資方面的壓力增加,是因爲投資方其實也難以忍受投資週期過長等問題。實際上對於此類企業來說,後續的盈利方面必須要有保障,否則各類資本方的投資信心是不足的。

億翰智庫研究經理徐鵬指出,嚴峻的融資環境可以讓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更快速地凸顯出來,有利於整個行業更快地成熟。

規模收縮

擴張放緩



時任氪空間總裁的鐘澍,在2018年多次強調,氪空間要通過擴張實現規模效應。

據披露,2018年上半年,氪空間拿下超過70%的上海聯合辦公市場新增面積,以及40%的北京聯合辦公市場新增面積。在2018年第四季度,氪空間則共有12個新社區正式開業,工位總數接近1萬個,超過2017年全年新增的工位數量。

可惜的是,不久之後,氪空間取消年會、裁員、關店的消息便接踵而至。

近日,《南華早報》消息稱,氪空間棄租了位於香港灣仔的華懋軒尼詩道1號One Hennessy大樓的物業。王雪泉向記者表示,氪空間與華懋集團簽署了意向書,“但最後沒有對租賃合同達成一致”,“沒有發生正式的租賃的法律關係”。

雖然氪空間對外未確認過相關數據,不過,記者發現在氪空間官網上展示的社區數量已從2月份的逾50個,減少至當前的43個。此前宣傳的北京王府井銀泰、北京望京中國錦的兩處社區,目前在氪空間官網上並無顯示,其中,望京中國錦社區在大衆點評上顯示爲“關閉”。

除了氪空間,身爲聯合辦公行業鼻祖的WeWork近日也被曝光暫緩了擴張計劃。當地時間4月18日,路透社報道,2019年以來WeWork在香港至少撤出了5場關於新空間拓展的談判。

嚴躍進指出,類似關店的現象,說明聯合辦公企業對於戰略擴張的信心過大,但是資金方面的承受能力太弱。實際上,如果此類項目的消化能力不強,或者說中小企業承租能力弱,那麼往往會面臨很多壓力。類似壓力也說明一點,此類企業接下來需要通過降速來降低成本。

在2018年,優客工場通過約6次併購,實現規模快速擴張。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優客工場新增運營管理面積18 萬平方米,管理總面積達到73萬平方米。不過,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毛大慶近日撰文稱,“到眼前的節點,我也已開始考慮放慢一點。”

在米域創始人、CEO馮印陶看來,早期的規模擴張對聯合辦公行業來說,並不會帶來如純粹的互聯網公司那樣大的優勢,且由於聯合辦公的投資相對較重,不管是打造產品模板,還是打造團隊,或者是打造品牌,都需要時間去成長和磨合,在團隊品牌和產品都沒有特別穩定的情況下,特別快速地擴張,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融資縮水

謀利“自救”



開店還是關店,背後是戰略的轉變。

2018年8月,劉成城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氪空間正在專注於擴張,不將賺錢視爲第一要務。時間過去大半年,在談及關閉項目時,王雪泉直言,“我們首先是追求利潤,這是生意的本質……認爲我們片面追求規模是一個誤讀”,“我們今年確實是對少數店進行了調整,主要是在一些區域商圈,佈局密度過高,我們預判其盈利能力可能不是特別理想”,由此做出調整。

王雪泉強調,當前是注重穩定的發展規模,“我們確保都要實現盈利,做成一個賺錢的生意。”而“經營現金流爲正”正是氪空間在2019年的盈利願景。

經營戰略的變化,背後則是資本的轉向。徐鵬指出,從規模向盈利轉變是這類風口上的行業必經之路,而融資環境趨緊加速了這個階段的到來,“可以說是自救,也可以說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

2018年下半年,融資問題便已有所體現。雖然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聯合辦公企業中,包括優客工場、氪空間、納什空間、米域、夢想加、辦伴科技等在內的頭部7家企業融資總額約爲66億元,但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以上7家企業的融資多是在2018年8月前完成的,僅優客工場在2018年11月中旬完成了D輪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據氪空間官網顯示,其最近一筆融資發生在2018年1月,共計6億元的Pre-B輪融資。另外,天眼查上披露的2018年6月及2019年3月的兩筆融資,記者向氪空間方面求證後得知,並不屬實。不過,據劉成城透露,氪空間近期確實是在推進新一輪融資,而關於投資人、具體金額等信息,“近期會針對此事召開新聞發佈會”。

融資收緊的情況同樣發生在WeWork身上,據其2019年1月初披露的融資信息顯示,軟銀資本最初計劃的160億美元投資,最終縮水爲20億美元。在WeWork香港拓展計劃中,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WeWork退出空間拓展的談判,這背後凸顯了融資狀況對聯合辦公擴張的制約。

不過,也有的企業選擇了繞道而行。繼2018年6月的B+輪融資後,2019年2月,納什空間獲批了聯合辦公領域首單ABS“渤海匯金-納什空間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批額度爲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納什空間需向資產支持證券持有人還本付息。

嚴躍進指出,融資方面壓力的增加是因爲投資方其實也難以忍受投資週期過長等問題。實際上對於此類企業來說,後續的盈利方面必須要有保障,否則各類資本方的投資信心是不足的。

徐鵬分析,對於這類風口上的行業,其發展過程中,資本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企業的所有行爲都是爲了滿足資本的愛好。但是資本是要回報的,一旦風口期過,這個行業不再受資本青睞,自力更生纔是王道。

“價格戰”後

加速洗牌



自力更生並非易事。長久以來,聯合辦公都被認爲是“二房東”,其盈利模式也主要是收取租金。事實上,記者在此前的走訪中發現,包括優客工場、方糖小鎮、氪空間在內的多個聯合辦公品牌,其大多數收費項目仍是空間租用產生。

在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聯合辦公行業在2018年陷入了價格戰。2018年下半年,聯合辦公在一線城市的產品價格腰斬。這一影響持續至今。同策研究院2月份發佈的一份關於上海聯合辦公品牌的報告顯示,大多數TOP10品牌待租工位均價在1000~2000元/個·月,與11~20名的多數品牌運營商價格幾乎在同一區間,大品牌並沒有體現高溢價率。可見,同質化嚴重,靠規模化擴張的品牌效應並沒有體現。

於是,低價出租疊加高價拿樓,不少聯合辦公企業的利潤空間再被壓縮,“戰略性虧損”難以承受。戴德樑行北中國區寫字樓-企業服務部主管、高級董事嚴區海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我們接觸到一些案例,傳統客戶承租租金是300元/平方米·月,但聯合辦公企業承租租金會達到350元/平方米·月。”

事實上,某頭部聯合辦公企業的高管也向記者透露,此前其曾與氪空間競爭某甲級寫字樓的物業,但由於氪空間出價遠超出其認爲合理的價格,最終放棄競爭。

即便是WeWork,虧損也在加劇。據WeWork公佈的2018年財務狀況顯示,在營收同比增長106%的情況下,其虧損規模也從2017年的9.33億美元擴大至2018年的19億美元。

於是,諸多聯合辦公頭部企業開始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並且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輕資產方向。

王雪泉稱,氪空間將以新經濟代表性企業的用戶需求爲核心,展開各種全生態的辦公運營服務的業務,輕資產業務“在今年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優客工場在4月中旬的週年慶上也表示,2019年其規模增長將不再依賴於自營項目的場地擴張,將更多依靠管理輸出項目及企業定製服務。米域近來也在“二房東”階段過後,進行設計、管理輸出,幫業主完成改造,進行管理。

在探索轉型的同時,在馮印陶看來,未來兩年行業將持續洗牌。除了部分中型運營商逐漸出局外,排名靠前的20餘家企業中,“一些非務實的品牌可能也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因爲故事總會有講完的時候,到最後還是會落到產品、品牌、運營能力上”,能否賺錢、現金流是否健康、產品能否不停迭代等,“可能有一些現在看起來在前十幾名的品牌也會因爲這些因素出現一些問題”。

有人在被清出的同時,也還有新勢力加入。2019年初,華潤置地推出了辦公品牌“潤聯行”,融入了共享辦公元素。事實上,房企如中海地產、龍湖地產等也在聯合辦公行業有所佈局。

徐鵬認爲,開發商資金優勢明顯,同時自持物業的成本已被銷售物業的利潤填平,因此對自持物業的經營利潤追求不是很強,其在價格等經營層面上也具有優勢。另外,開發商的加入必然會影響未來行業的格局,除了開發商自身的優勢外,聯合辦公產品的差異性目前來看並不強,行業的護城河不是很深。真正想做好聯合辦公的開發商更容易成爲這個行業的龍頭。


來源:中國經營報


精彩回顧
關注“中房網”微信(zhongfangwang)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1-4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
《土地市場回暖明顯,但佈局這幾個城市要小心》
《一季度百城房價平均上漲13%,23城“過熱”》
《新一輪樓市調控在路上?
《聚焦|宅地70年產權到期後怎麼辦?
《警惕房價上漲風險,政治局會議再提房住不炒 》
《住宅用地消化週期三年以上將停止供地》
《3月房地產開發投資與銷售回暖明顯》
《全面回暖?70城新房價格同比全上漲!
《2019年三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上市房企2019銷售目標大曝光》
《2019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研究報告》
《2019中國房地產500強發佈》
《500強首選供應商服務商品牌榜單》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