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 交换倒数小玉经验谈

 

《因为讨厌韩国》

한국이 싫어서  Because I hate Korea.

 

2015

张康明

繁体版

前言

当初选这本书来看,主要是在挑选期末作业的主题,有关韩国文学,通常消息很少比较冷门,但我通过《懂没神》这款精致的韩国综艺节目__详细请点

[分享]我有破坏自己的权利(书)概略式的以屏幕方式来了解韩国,也因此,挑了这本书来写作业啰!以下,不是摘要是报告的分享,献给各位

 

非全文摘要,已修改

 

            作者张康明(장강명),1975年生于首尔,并毕业于延世大学都市工学系。在2002年进入「东亚日报」工作,以记者的身份活跃至今,取材范围包含社会部、政治部、产业部,与警察、检察、国会等机关往来密切。曾获颁当月记者奖、宽勋舆论奖等。

 

他曾说:

 

尽管小说里都是透过小人物的经历在诉说社会环境的「没希望」,

和季娜选择以后所带来的改变,

也许这只代表了少部分愿意承担风险出走的韩国人,

可是也是种去理解逃离的方式。

 

 

内容概要(***可能剧透,小心阅读

 

         小说以顺叙主角季娜在韩国和澳洲的经历,并以穿差时空的方式,几乎以主角的视角去观看她所处的世界。小说主角季娜,身为一名韩国女性,毕业于弘益大学,毕业后却仍被社会主流淘汰,就业面试并不顺利,即使进入公司工作,也感受不到生活的热情和目标。

交往中的男友智明,家人不接受她。工作内容枯燥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甚至回到家以后,等著她的是在星巴克打工的姊姊,无所事事热爱游戏,准备考公务员的妹妹,和无力父母的背影。他们等待都市更新的补偿来改变家庭经济环境,但现实却等不到改变的机会。

        

一切的转折在季娜决定移民去澳洲,获得当地的公民权。她与多年男友分手,和家里人说不能支持更宽裕的经济。

 

她决定一个人离乡背井,去寻找「快乐」,一切都是因为要「快乐」。

 

           角色的定位在小说里描写的很清楚,在韩国,她的外貌、家世和学历不够好,而且英文能力也不好,但她要的快乐,只有在澳洲能够得到,在韩国根本办不到。 季娜要的快乐,从书中可以读到,她想要优雅地老去,想要在空闲的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可是,韩国社会里,是做不到的。只要她依旧待在家里(韩国房价高昂),让她觉得只有她是清醒的,如果可以的话,她要去追求快乐。尽管当她到了澳洲以后,处处都是困难。

 

因为对社会规则还不熟悉,英文能力也不好,会受到收养家庭的剥削,付出高昂费用,也必须面对韩国交换生小型社会间的问题等,由于大家住在一起。因此,当一开始她和朋友载仁在公园喝酒被人纠正的时候,甚至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澳洲的公园不允许饮酒。

 

她到了澳洲以后,中途有段时间,因为家人、移民规则等关系,她选择回到韩国重新思考她要的快乐。季娜和当上记者的男友智明再次交往同居,她不再需要担心经济问题,也可以享有所谓的「爱」,他们有美食,有约会,一步两步就准备踏入美好的境界。但是经过这些,季娜重新想像她要的生活。现况看似一切都好,但智明为了工作可以每天加班,甚至连周末都可能要上班。智明是愿意的,因为他喜爱这份工作。然而季娜无法接受。

 

两个月后他们还是结束关系,再一次,智明送季娜到机场,他们又一次离别。透过这次的相处过程,季娜想清楚了,她的快乐不会是建立在双方价值不同的基础上

所以她再次回到澳洲,这片象征比韩国更好的土地。

但澳洲,真的会更好吗?

 

 

小说里,他们的人生还在继续

所谓地狱和天堂也在人们心里延续,

当我读著他们背负的重量,仅是浅浅的感到悲凉,

有些时候,背负这些责任义务受到了大量社会惯习规则影响

离开,也许是种办法,但你也许是逃不开形塑过程中的根深柢固。

他们,一直看著,我们,不知为何的被看著,被持续影响著......。

但是逃开,意味著你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想要改变

这何尝不是一种方法呢?

 

 

「为什么离开韩国?我可以用一句话简单回答:『因为讨厌韩国。』要说得更精确则是—『因为没有办法继续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

 

在这里,我到底能去哪里?我哪里也逃不了……明年、后年来得继续忍受这种日子?「不如死了算了!」我哭著在心里独白。(张康明  93

 

「人就算没有一切,也可以幸福,但是害怕未来的话,就无法变幸福的,我不想过著恐惧般的生活。」

 

 

 

 

张康明   2015   因为讨厌韩国,台北:布克文化出版。#交换到数#不停倒数#明天要跟各位说再见了#我会把三天的份挤出来的#特别好奇了我的内心转折点在哪#这是第一篇#第二篇会由学术内容上场#第三篇请容我发挥我的想像力了#可能是一篇图片充斥的水文呢#明天三篇#真的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