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证照,你考了没?2010 年,随著 MOU 正式生效,两岸金融业市场准入谈判陆续完成,两岸金融业正式朝「共同市场」迈开步伐。对于台湾约二十多万金融业从业人员而言,大中华就业市场的新时代,也因此同步来临。天下杂志最新出版《挥旗两岸金融大新局》以银行业为主轴,辅以证券业变化,归纳出过去十七年的两岸金融关键事件,更进一步剖析未来的两岸金融大新局,邀请你提前掌握先机!

最快在二○一○年底,大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分行,即将出现在台北市信义区。而台湾七家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土地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彰化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在大陆的办事处,也将正式升格为分行或成立子行。在保险业方面,大陆已开放(符合条件的)外资合资经营,国泰、新光、台寿等台湾保险业者已进军大陆多年。在证券业方面,预计在 ECFA 后续谈判中,将确定台湾业者的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宝来、群益等七家证券业者布局十年以上的办事处,也将可望「修成正果」。

对于台湾约二十多万金融业从业人员而言,大中华就业市场的新时代,也因此同步来临。未来不论随台湾金融机构西进大陆,甚至在大陆金融业者招揽下,直接赴陆工作,都可能对职涯带来全新的机会和挑战。

中信金控副董事长暨中国事业部执行长罗联福观察,资历约三到五年,同时能够适应整个大中华区域市场的金融业员工,将会是最重要的一群,也是不论中外、台资金融业者都争抢的人。

「能够适应大中华区域市场」包含许多主客观要素,各家业者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唯一的共通点,就是要有符合当地市场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怎么定义?「国际证照」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大陆国际金融证照成台湾金融显学

不论在台湾或大陆,要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相关工作,如今证照资格已是基本条件。但两岸目前仍未相互承认对方所核发国际金融证照资格,因此对于台湾金融人才而言,考取大陆国际金融相关证照,成为增加未来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你考过了没?」也在近一两年,成为证券、银行、保险业的流行问候语。

根据代办机构柏祥咨询估计,往年台湾报考大陆国际金融业相关证照,总人数均不足千人。二○○七年首度破两千,去年报名人数更超过五千人。相当于每三十个金融业员工中,就有一人报考大陆的金融相关国际证照。赴大陆考金融证照的台湾金融业员工,不只报名人数呈倍数增长,结构也从重点培训的高阶主管,向下扩散到基层主管和一线员工。

以去年底放榜的中国「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为例,单单宝来曼氏期货一家,从副总到一线营业员,就有超过五十名员工报考,更创下二十人同时上榜的纪录。

台湾金融业员工,为何甘愿牺牲休假、背简体中文教材,甚至自掏腰包赴大陆考证照?「一张证照,进可攻、退可守,」永丰金证券忠孝分公司业务副科长林伟麒,一语道出动机,更不讳言金融人的天性就是跟著机会和金流走。二○○七年大陆股市大涨,他就看到对岸证券业市场的潜力。当时两岸金融往来仍封闭,林伟麒已经考取大陆证券从业员资格。他做好心理准备,先争取国内业者外派大陆的职缺,但如果看不到台湾业者赴大陆营业的机会,就去大陆券商应征。

而本土金融业者,随著 MOU、ECFA 陆续签订生效,纷纷为西进摩拳擦掌,对员工考大陆金融证照的态度,也产生大转变。从过去的消极应对、提防对岸挖角,转为积极鼓励,成为国内人才赴大陆考证照的推手。

业者甚至比员工还心急。富邦证券二○○九年六月起,就开设专攻大陆「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黄埔一期」特训班。外聘讲师、免费提供教材之外,若考上,还会补贴部分机票、食宿费用。金融资历超过十五年的富邦期货资深专案经理简春旺,就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除了已有期货从业资格外,还同时考取大陆的证券交易和基金投资从业资格。「未来中国证券市场一定会开放,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简春旺说,「相关证照已是到大陆执业的必备门票,愈早拿到愈好。」

宝来曼氏期货副董事长周筱玲分析,本土金融业开始积极抢攻登陆人才的「证照门票」,「证照取得数」如今成为本土金融业西进竞争的新战场。以证券业为例,除富邦证券外,永丰金控证券、凯基证券、统一证券,也针对基层主管和员工,提供大陆金融证照考试的课程和教材,甚至还有奖励。

证照种类多,报考须谨慎

证照在手,成为台湾金融人才赴陆工作的「门票」。然而,大陆金融业证照从规范到类型,仍呈现纷杂不一的情况。一方面,发照机构彼此重叠。以近几年热门的「理财专员」为例,大陆同时有银监会下辖的产业协会(类似台湾的银行公会)、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关证照。二方面,手握欧、美等地通用的「国际证照」,在大陆并不见得适用。目前几张主流国际证照,大陆都有官方另行认定的证照资格。例如「国际专案管理师」(PMP)有「项目管理师」,金融业的「认证理财规划顾问」(CFP)对应则有「理财规划师」。

「有国际证照仍不代表能合法执行业务,」辅导大陆考照单位、永诚咨询顾问公司总经理张述廉解释,「大陆等于以『工作证』的要求来绑证照考试。」

由于大陆金融证照规范不一,种类又相对繁多,补教业和代办机构因此各出奇招。有的号称找来命题委员,考生出团到大陆,先上两天「重点复习」,保证上榜。有的则标榜能直接用「推荐甄试」方式,不用考试,就能取得证照。但花钱取得证照后,却可能面临在求职时与职务不适用,甚至无效等问题。简春旺建议金融同业,一定要依照自己的专业和预计到大陆从事的工作,慎选报考。

中华国际专业人才网(www.certification.tw)总经理李雯萱指出,大陆金融相关的「有效证照」主要分为两大类:专业程度较高的「执业资格」,和业务员层次的「职业资格」。前者是由银监、保监、证监三会下辖的产业协会发行,专业程度较高,是全国性执照。考试取得资格、并通过审核或受聘于当地一段时间,就能在大陆的银行、保险公司或券商从事特定专业业务(见 236、238、240 页表)。后者则是由大陆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前身为劳动部)发行,属于从事金融基层相关工作的资格。

李雯萱表示,与金融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主要有「理财规划师」、「信用管理师」和「金融事务师」三种,对应的工作分别是理专、后台风控和一般柜员等工作。除了银行理专,理财规划师也可以在投顾公司工作。

不过要注意的是,有的补习班代办的职业资格是地区性的,只适用于特定省或市。台湾人要注意报考「部」、「京」等级的,才能通用全中国。职业资格也区分为五级,各金融机构对应征人员的证照要求不同,报考证照最好先询问有实际大陆工作经验的同事,或找专业机构咨询。

台湾考证照只有限度开放

相较于台湾金融人才赴陆成热潮,目前台湾对大陆来台的金融业员工,开放程度仍十分有限,仅以投资台湾金融业的董监事或来台设立办事处、分行的金融业中高阶经理人为主。

依据《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目前能够来台工作的大陆金融人才,分为两类。一为来台投资台湾金融业(目前两岸金融三法规定陆银参股台湾金融业上限为五%),担任董监事的大陆金融业代表;第二类则为来台设立办事处或分行的金融业者,可以指派一名高阶专业经理人担任分支机构主管,和最高七名专业人员来台。

不过,随著 ECFA 谈判,两岸金融业市场准入开放幅度将日渐扩大,来台的大陆金融专业人士可望增加。对于大陆来台的金融业人才而言,同样需要比照外资银行在台员工,考取台湾的金融相关证照,才能执业。

在台湾从事金融业工作,虽然除出具研究报告的证券分析师、或承接寿险保单的寿险业员工外,法规上并未限制金融从业人员须通过证照考试。然而专业证照时代来临,目前台湾各主要金融业者,多会规定新进员工需具备部分基础证照。未来大陆人才来台从事金融业务工作,陆银业者亦可能比照办理…

中国大陆国际证照在手,国际通用!

中国政府为加速与国际接轨,已与多个国家签定了证书互认协议,包括英联邦国家、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1百多个邦交国。持证者若要到上述国家移民就业,可作为办理 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已广泛被外国认可!

此证照可终身使用,行遍天下,并利于学员技术移民创业或就业。

更多国际证照讯息,请参考

在职进修达人 http://joseph.odesign.tw/

永诚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http://www.yc-tp.com/

两岸进修网 http://ilearning.tw/

永诚教育网 http://www.ez-study.com.tw/

中华国际专业证照网 http://www.certification.tw/

资料来源:Cheer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