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9

談完了資金與政策,這篇文章我們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石墨烯接下來該怎麼做?我們先從互聯網的現象說起,從民眾對互聯網經濟的熱衷、支持,到政府寄予厚望、加以扶持,眼前卻不斷地遭受到質疑、批評,這不過匆匆不到十年的時間,問題究竟在哪裡?在這篇文章我試著從不同的面向來探討實體經濟對中國成為真正製造強國的重要性。2008 年,是中國經濟的分水嶺,也是中國互聯網經濟和傳統實體經濟的分水嶺。由於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基建地產的依賴,導致 2008 年金融危機衝擊下,國內繼續以基建、地產拉動經濟。資金大舉投入到本已過剩的行業,金融與地產基建繼續捆綁,短期不但抑制了經濟下滑,還帶來了蓬勃景象。回頭看看高收入國家的發展歷程,消費類服務業的快速擴張一般是出現在「去工業化」之後,也就是製造業占就業份額出現峰值過後,隨著製造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出現產業鏈中勞動力密集部分的跨境外包和自動化替代,本國原有的製造業勞動力才會過渡到零售、餐飲等低附加值的消費類行業中,從而解決科技創新所導致的冗餘勞動力問題。但這類的製造業就業份額佔比達到峰值並不意味著製造業停止發展,相反的是,達到峰值往往意味著本國製造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對勞動力需求開始減少。對後發國家而言,這個峰值的出現意味著製造業追趕階段的結束,要麼選擇走向自我創新,邁向全球行業引領的高附加值區域。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台灣,正是在製造業和高科技領域的堅持,才在製造業峰值期實現了汽車、船舶、半導體、醫藥等高附加值行業的全球領先。在製造業創新引領的過程中,冗餘勞動力轉向低附加值行業不可避免,這是導致高收入國家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

與東亞發達經濟體不同,中國是在經濟結構未能及時調整、長期失衡,遭遇國際金融衝擊、外需放緩,同時又經歷了內部地產經濟高度負債,以及在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行業普遍尚未實現全球創新引領的前提下,經由資本大規模補貼的互聯網平台驅動,實現了大量勞動力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的。這種轉移,直接來講是應對 2008 年危機的產物,而不是製造業發展到頂峰的結果。它為解決危機中棘手的就業問題提供了幫助,如果沒有這部分規模化服務業的承接,那麼在全球外需放緩的情況下,這部分冗餘勞動力的就業會出現問題。但另一方面,這種互聯網平台的承接,解決了中國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了嗎?這樣的互聯網經濟能夠稱為高附加值的新經濟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當最終突破了創新領域的高附加值部分,才真正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高收入行列,所有先進國家都是循著這種模式前進的。但國內所欠缺的,或者說近十年來都在經歷的,正是跳過高附加值的關鍵階段而一步到位,更突顯出這種快速發展下的結構薄弱。因此,當中國的互聯網經濟被讚譽成「彎道超車」的同時,正是國內製造業尚未達到頂峰就被轉向服務業的道路上,那些曾經的局限性,曾經導致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因素,卻沒有人肯去正視它,很顯然地,互聯網經濟很難解決這些問題。在其它很多領域可以發現,受限於製造業基礎的薄弱,信息技術對生產率和利潤率提升的貢獻甚微,在高附加值產業類型本身就稀缺的前提下,信息技術連與高附加值產業結合的前提都不存在,談何以信息化促進創新?我們並不是去否認今天國內互聯網經濟的現實價值,但是它或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偉大和強大而已。這些以金融資本堆積出的所謂「創新企業」,最終將在金融短周期收尾時露出自己的真面目。等這批互聯網浪潮退去,國內還有多少實體企業可以生存下去?嚴格地說,是互聯網吸走了原先該投入給他們的資金與資源,如果我們再不重視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再不重視製造業升級的重要性,再將希望寄託於「互聯網」,那麼我們離老齡化下的中等收入陷阱,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回頭來看看國內的投入研發的氛圍也是令人擔憂的問題!首先,科研轉化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痛點,我曾經看過報導提到:與國家巨大的科研投入相比,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 20%,實現產業化的不足 5%,而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保持在 50-60%。是老師不懂得市場機制,還是企業不懂得運用學術上的資源,我發現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問題出在兩者從思維到行動上都出現很大的鴻溝,不是從市場端引導老師啟動相對應的開發項目,抑或是缺乏實務導向型的橋樑作為產學合作的樞紐及溝通平台,這二點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既然我們知道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也看到中小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尤其是,當前中國實體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給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帶來了較大挑戰,中高端供給能力跟不上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制約了消費潛力的釋放,中小企業又極度地缺乏資源時該怎麼辦?我認為地方政府要勇於出面以當地優勢產業來引導集群化,整合「產學研用政金」平台,做好產業轉型升級的頂層設計!

石墨烯產業化也是面臨著科研轉化難的問題,既然如此,為何還是蕭規曹隨,竟把大量資源給了學術,卻只有很少企業能夠分到一杯羹。今天我們不去談石墨烯的技術面,但現存有二個現象卻是令人擔憂的。第一,我與各地政府接洽合作成立石墨烯研究院時,被規定必須進行三方合作,也就是必須把學校的角色在一開始就放進來。在科研轉化的立場來說這本來無可厚非,但不同的是我已經取得科研成果後,選擇孵化讓課題組進行承接,初始階段導入學校只是為了滿足政策需要而已。何況要找大學合作的程序相當繁瑣,所以必須另外尋求其它替代方案,最後可能會胎死腹中。第二,國內石墨烯業主的主要成份有二種,一種是學術背景出來創業,多半是科研轉化困難;另一種是傳統產業轉型,這些多半是微型企業,卻不像學術型企業可以拿到較多資源,但實際上好的石墨烯產品多半是實業型企業做出來的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老師創業失敗還有後路回去教書,中小企業失敗了只能選擇負債跑路,只能破釜沉舟完成理想。既然,從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可以表明,一個國家要強大,就必須注重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提高。所以,我們期盼國內相關部門該多多著眼在整合企業與學術上的資源上,以「市場導向」為先,通過提供資源給這個合作平台來啟動項目,而不是以「科研導向」為先,這樣就可以減少產業化失敗的風險,也可以不用多繞遠路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