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題目是指排除legacy、AA,、體育特招(照顧)、捐款大戶、政要子女等因素,剩下的平民子弟靠個人學業本領申報藤校的情況下,AO在選擇學生時也無法做到公平。

爲什麼呢?因爲“挑花了眼”的緣故,無它。不是說真的無它,而是說僅憑“挑花了眼”一條,就無法做到公平錄取。

越是錄取率低,越容易挑花了眼。就好比搞對象,你跟前就兩三個選擇,你很容易在矬子裏拔將軍。如果你條件優越,每個系的系花你都有選擇,幾十個美女,你立刻挑花了眼。

挑花了眼的定義就是:你選出來的這個最好的,換一個人,他選出來的跟你選出來的不是同一個人,哪怕選的標準提前定好並認可。

如果是矬子裏拔將軍,三個裏選一個,大家的看法基本上一致。如果某大學的錄取率是70%,把最糟糕的30%選下來,換不同的AO,那70%錄取的也差異不大。

如果錄取率只有5%,別說不同的AO選的不一樣,就是同一個AO,過幾天讓Ta重新選,如果Ta不記得誰誰是誰了,那兩次選出來的人很多是不重合的。如果換一撥AO,重合率會很低。

今年的名校錄取率(%)出來了,讓我們看看AO怎麼可能不挑花了眼。

哈佛--------4.5

哥倫比亞---5.1

普林斯頓---5.8

芝加哥大學-5.9

耶魯--------5.9

布朗--------6.6

MIT---------7

賓大---------7.4

達特茅斯----7.9

霍普金斯----9

康奈爾------10.6

由於斯坦福從今年開始不再公佈錄取率,根據前幾年跟哈佛一個級別來看,今年也應該在4.5%左右。這些名校的錄取率平均一下在百分之六到七之間。也就是說,除了MIT等少數沒Legacy外,這百分之六七的錄取率是包括錄取率極高的Legacy,還有AA照顧、體育特招、捐款大戶照顧、政要子女照顧等。

剩下的平民子弟錄取率比列出的數字還要低很多。就是說,不是10個人申請,9個人拿不到,而是100個人申請,超過95個拿不到錄取通知書。

問題在於:申請這些名校的學生都是認爲有資格被錄取才申請的。不僅僅要交申請費,還要交申請材料,包括寫不同的Essay(因爲不同的學校要求也不一樣),求人寫推薦信。

這就好比選美或選對象,在100個美女裏選出5個,被選中的運氣成分有多大,可想而知。換不同的AO,在這100個出類拔萃的人裏選出來的5個,結果能重合在一起的5人中有1個就很難。

讓我們看真實的例子:

一位申請了6所藤校,4所名氣也不錯的學校和州立保底學校,結果是:被霍普金斯和西北拒了,被5所藤校拒了,被哈佛和喬治城錄了。

一位被所有申請了的藤校拒了,包括康奈爾,被名校斯坦福麻理工錄了。

一位被普林斯頓和CMU錄了,被康奈爾賓大西北霍普金斯拒了。

再介紹一位,也是老美,我們很熟,常常在一起吃飯,所以,算是朋友。這兩口子都是斯坦福本科畢業,在哈佛醫學院結婚。生了仨孩子。這兩口子一直給斯坦福捐款。可老大沒被斯坦福錄取,Legacy沒用。老二不服,又申請了斯坦福,還是被拒了。父母還是感激斯坦福的教育培養,讓他們考上了哈佛醫學院,繼續捐款給斯坦福。老三上學不上心,吊兒郎當,父母就勸他別申請斯坦福了,白費勁。結果呢?斯坦福錄了!兩口子哭笑不得,因爲他們最清楚自己的孩子們了。

說起這兩口子,故事特別多。今天就介紹他們婚姻的故事和大兒子的故事。

在斯坦福讀本科時,這女的有同居兩年的男朋友,她丈夫當時在斯坦福也有同居了一年多的女朋友。這兩對都是準備結婚的。他們的父親爺爺都是醫生(世家),所以,都是合得來的朋友,算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可故事來了:四人都申請了哈佛醫學院和斯坦福醫學院。結果是:哈佛錄取了四人中的兩人,斯坦福錄取了另外兩人,可就是不配對啊。一開始,哈佛這兩人還是跟原來的對象聯繫,一放假就過去住在一起。可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空間和時間可以互換;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可以換感情,因爲時空扭曲了。久而久之,倆人就在一起了。可斯坦福醫學院那兩人沒成,各自找了自己的對象結婚了。哈佛醫學院這兩口子的大兒子後來去斯坦福醫學院當住院醫時,他父母沒跟他講當年的事。當媽媽的,也不想告訴兒子自己當年跟誰誰是要結婚的愛侶。這是隱私。可這個世界太小了。她大兒子就跟她的EX實習,當住院醫做手術。這是後來他媽媽才知道的。她說她EX應該早就清楚,大兒子長得跟他爸年輕時幾乎一模一樣,她EX一眼就會看出來,才收他當徒弟,只是EX無法告訴他本人這事,兒子矇在鼓裏。

所以,被藤校或名校錄取了的,別以爲那是理所當然,就是運氣使然。學習、EC樣樣出色反而被藤校名校拒了的,彆氣餒,那只不過是AO挑花了眼,運氣不好而已。未來的人生與去了哪所大學沒什麼關係。這個世界沒有定式。更不值得生氣忿忿不平。

就拿我這朋友老美來說,一直給母校捐款,哪怕倆孩子都被母校拒絕,照樣捐款,心情絲毫沒受影響。最後老三被錄了呢。原因?就是AO不是同一個人了,就對上眼了。老大也沒因爲當年斯坦福沒錄他而拒絕申請去斯坦福醫學中心當住院醫,後來在中西部一家大醫院當了外科醫生。

當然,在申請時,概率也不能忽略。比如,麻理工錄取率7%,因爲沒有Legacy,相比之下對平民的孩子來說錄取率就比照顧Legacy的藤校高。不僅僅是理工科,麻理工的經濟系也是頂級的。

表上沒給出的一些名校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比如加理工、Williams、Swarthmore、Amherst等頂級Lac文理學院。

最後再重複一遍我過去的建議:孩子學什麼專業,當父母的別太過分強迫孩子。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再說了,社會是在高速變化的。我的意思不是否定“學電腦對大多數人是最佳選擇”,而是說一個民族,後代都擠在一條路上是有其風險的。心理陽光的人,幹什麼都有樂趣。人生不是金錢一項能決定是否幸福。

社會變化很大。美國歷史上的大學排名一直在變。比如一百年前是這樣的:

Overall Ranking (1910):

1. Harvard

2. UChicago

3. Columbia

4. Yale

5. Cornell

6. Johns Hopkins

7. Wisconsin

8. U. S. Geological Survey

9. Dept. of Agriculture

10. MIT

11. Michigan

12. Cal (Berkeley)

13. Carnegie Institute

14. Princeton

15. Stanford

16. Smithsonian

17. Illinois

18. Pennsylvania

19. Bureau of Standards

20. Missouri

在1925年top 20:

Overall Ranking (1925):

1) UChicago

2) Harvard

3) Columbia

4) Yale

5) Wisconsin

6) Princeton

7) Johns Hopkins

8) Michigan

9) Cal (Berkeley)

10) Cornell

11) Illinois

12) Pennsylvania

13) Minnesota

14) Stanford

15) Ohio State

16) Iowa

17) Bryn Mawr

18) Caltech

19) MIT

20) Northwestern

在1930年後,斯坦福一步步追上了伯克利,麻理工追上了霍普金斯,普林斯頓追上了威斯康辛。在上世紀的前半個世紀裏,美國三強:芝大哈佛哥大,輪番當第一第二第三。1950年後,教育部停止評比。因爲評比對學生申請大學影響極大,等於人爲造成人才聚集在教育部評比給出的頂級大學。我讀大學時的系主任告訴我他當年到美國留學被麻理工和明尼蘇達大學錄取,他選擇了排名在前的明大。

城市也一樣,當年的底特律就是今天的硅谷。未來的硅谷會不會成爲今天的底特律?無人知曉那一天是什麼時候。當年胡適留學選的是康奈爾後來又去了哥大。在那個年代,如果有人說未來普林斯頓排名會在哥大芝大之前、斯坦福加理工排名會在伯克利之前、麻理工會跟芝大齊名,那他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他被認爲是文盲,要麼他被認爲是精神病患者胡言亂語。

而今天,加理工、麻理工常常被評爲全球排名第一第二的綜合性大學。

專業也一樣,我們無法預測20年後哪個專業會飛黃騰達,哪個專業會成爲昨日黃花。是的,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歷史是歷史,未來是未來,都不代表今天。

然而,既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那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愛好的專業更好。在這個地球上,強者有強者的難處,弱者有弱者的優點。二十年後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有一流大腦的奇才帥哥張首晟看不到了,而給人修腳的渾圓的鳳姐反而能看到。

孩子沒被藤校錄取,你就忿忿不平、痛苦不堪?我窗外的鳥,什麼學歷都沒有,每天高興地唱,尾巴不停地搖,想在哪棵樹上搭窩就在哪棵樹上搭窩,想跟誰嘿咻就跟誰嘿咻,不需要結婚證。相比之下,人類太傻了,受到無數的人爲的約束與桎梏,過着沒有自由的日子還渾然不知甚至自找煩惱。因爲看不穿,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看穿了,才能每天高高興興地活着。

讀過潤濤閻所有文章的應該記得有一篇科普,就是介紹人的代謝的。就算代謝最慢的骨頭,10年也換完了。就是說,你現在身體裏的每一個原子與10年前都不同了。今天的你跟10年前的你在物質原子組成上基本上不是一個人了,10年沒見面的舊友見面都認不出來了,你還在意10年前的那個你(跟現在的你不是一個人)讀的是什麼大學?人的皮膚代謝只有28天。你的配偶跟28天前比就是新娘新郎,因爲雙方的性接觸本質上是皮膚接觸。都新郎新娘了,你還拿幾十年前名校畢業的說事?回憶一些校園故事倒是很好的。

希望孩子沒進理想學校的家長,看到這文章後有所幫助,這與黨派、立場無關。這不是安慰,是科學知識。本來科學知識是爲了讓人類更幸福的,可事實並非都如此。這是科學的悲哀,因爲科學知識沒能戰勝人的慾望與虛榮。

你自己想想,你如果是AO,你能不挑花眼?再說了,你如果看重名校掙錢平均水平高,那只是平均。2018年哈佛畢業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34%在年薪5萬以下,11%在3萬以下,跟麥當勞打工的文盲收入一個水平。11%可不是小數字,你看到這數字,你還在乎哪個學校畢業的嗎?AA照顧、體育照顧,是暫時的,畢業找第一份工作是要看GPA的。就當藤校招生時多招了11%好了,跟你的前途沒關係,工作上也不是競爭關係。這麼想,就沒那麼多痛苦了。

作者:潤濤閻,原載:文學城,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和原載媒體所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