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孩子總是經常不自主的搖頭、聳肩、不聽話、嗷叫、甚至打人,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很多家長認爲這是孩子調皮的表現或是在外面學來的壞習慣,抱着僥倖的心理,認爲孩子懂事後自然會改。同時我們也發現部分家長會及時幫助孩子糾正,但有些孩子不但沒改,反而變本加厲。

當發現孩子有眨眼、清嗓、甩頭、伴有發聲等等的抽動表現症狀時,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警惕患上“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又稱抽動症或抽動穢語綜合徵,是起病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一種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

1.抽動障礙的表現

1.兒童抽動障礙,是以面部﹑軀幹部、四肢肌肉不自主抽動伴喉部異響爲特徵的綜合症。主要表現爲搖頭、擠眉眨眼、咧嘴、點頭、扭頸、聳肩、嗅鼻、清嗓子等,發生時常有突然、快速、刻板、反覆交替出現的特點,若能及時治療,康復效果最佳。

2.家長要注意,大部分患兒先出現運動性抽動,接着會出現發聲性抽動;也有部分病例以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同時起病。所以您發現孩子有總是搖頭的症狀時,也要觀察孩子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抽動症狀,如:眨眼、努嘴、吸鼻子、聳肩等等。

2.抽動障礙的危害

1.孩子在課堂上總是控制不住搖頭,聳肩,擠眉眨眼,老師會認爲孩子在作怪,擾亂課堂,給老師留下很差的印象,孩子在班上就容易被貼上“調皮、不遵守紀律、差生 ”的標籤。

2.其次孩子患有抽動障礙沒有進行有效治療,會逐漸發展爲多發性抽動症,治療費用高,孩子還要忍受很大的痛苦。打亂正常的生活的同時,孩子也遭受着身體和精神等各方面的折磨。

3.部分患有抽動障礙的孩子會伴有多動症的表現,會遭到周圍同學的嘲笑,加之成績不理想,家長和老師施加壓力,孩子就容易自暴自棄,甚至是一蹶不振。

後語

兒童抽動障礙發病原因複雜,一旦發現孩子有抽動症狀,應及時進行有效科學的檢查,精準病因,才能高效治療。忽視兒童抽動症導致延誤治療,將會增大治療難度,讓孩子承受很大痛苦。

下一期,我們將爲大家普及兒童抽動障礙相關的中醫知識。

專家介紹

葉綺娜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兒科專業。師從廣東省名中醫李宜瑞教授、中國傑出青年醫學人才陳曉剛教授。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對小兒肥胖症及性早熟治療亦有一定心得體會。從事兒科臨牀工作近6年,積累了豐富的小兒調養臨牀經驗,善長開展體質辨識、生長髮育評估、食療藥膳等中醫治未病技能。參與多項課題研究並發表核心論文。

來源:公衆號 廣州婦兒中心中醫兒科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