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7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約為44.9億噸標準煤,其中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0.4%,從全球範圍來看,我國煤炭消費量約佔全球的一半,而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了石油和天然氣取代煤炭的過程,目前部分國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約為17%左右。

多年來,國內供熱熱源主要以燃煤為主,在生產熱力的過程中由於利用方式較粗放、技術水平限制等原因,污染物排放量大,近年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目前北方地區供熱平均綜合能耗約22千克標煤/平方米,根據規劃,到2021 年供熱系統平均綜合能耗降低至15千克標煤/平方米以下,降幅超過31%,要完成上述目標,急需一次供熱結構和機制的清潔化調整。

清潔能源供熱的熱源可以包括天然氣、地熱、生物質、光伏、工業餘熱、甚至超低排放的清潔化燃煤、核能等清潔能源。我們將供熱系列中分別詳解各種能源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本次聚焦「低調」的「實力派」——地熱能。

資本足__儲量豐富

地熱供暖是利用地熱資源

,使用換熱系統提取地熱資源中的熱量,向用戶供能的方式。

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全國地熱資源年可開採量摺合標煤26億噸,約佔全球資源的7.9%左右。

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調查評價結果,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採資源量摺合7億噸標準煤;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摺合1.25萬億噸標準煤,年可開採資源量摺合19億噸標準煤;埋深在3000-10000米的乾熱巖資源量摺合856萬億噸標準煤。

表1.我國地熱資源分佈

圖1.我國地熱能源年可開採量摺合標煤(單位:億噸)

此外乾熱巖能源開發潛力巨大,我國乾熱巖資源總量初步評估摺合標煤達856萬億噸,可利用規模亦達17萬億噸標煤。

目前地熱能利用水平在逐步提升,供熱節能效果好、不排放廢棄物、運行成本較低。在地熱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的開發集中或分散供熱。

實力派__供熱效益好

我國地熱能利用具有儲量大、分佈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等特點,是一種現實可行且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

穩定可靠。與太陽能和風能相比,地熱能是一種連續穩定的能源,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穩定存在。目前,淺層和水熱型地熱能供暖、製冷技術已基本成熟並在全國得到應用。淺層地熱能應用主要使用熱泵技術,2004年後年增長率超過30%,應用範圍擴展至全國,其中80%集中在華北和東北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河南、山東等地區。2016年全國淺層地熱能應用建築4.78億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已成為一種比較實用的建築供暖製冷供能系統。

表2.我國地熱能供能現狀(截止2015年)

地熱能源利用效率較高,據測算,地源熱泵依靠1kW的驅動能(電力)能帶出2.5kW的淺層地熱能。地熱發電平均利用效率達73%,約為太陽光伏發電的4倍左右,風力發電的2倍左右,在所有能源中綜合利用效率為最高。

清潔環保。地熱與燃煤等傳統供熱項目相比,幾乎沒有污染物排放,有效減少空氣污染。地熱能利用規模的擴大也能夠顯著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和化石燃料開採過程中的生態破壞,對自然環境條件改善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顯著效果。

據悉,到今年2月為止,中石化已經在16個省進行了地熱運行操作,為4000萬平方米的住宅和工廠供暖,預計減少了約3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按照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總量目標計算,相當於替代化石能源7000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1.7億噸,節能減排等社會效益顯著。

三座山__階段性開發瓶頸

我國地熱能開發正處於初級階段,由於歷史原因,政策保障、市場培育、管理機制、開發能力建設等都曾存在停滯和進程緩慢的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熱能利用的大規模發展。目前存在的主要瓶頸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政策支持。近年來,關於地熱能利用的支持政策不管是政策措施還是資金支持都沒有與快速發展的勢頭相匹配。地熱能開發的成本和技術要求較高,且收益週期較長,需要開發企業具有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運營經驗,目前國內企業投資建設地熱能項目還是以國有集團為主,需要政策引導、培育、拉動市場。

管理機制。在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實踐中,政策引導和有效監管不可或缺。地熱資源屬於礦產資源,而地下水資源又受水務相關制度約束,目前尚無明確的權責劃分,造成了水務管理部門和礦產資源管理部門關於地熱管理的職能交叉,同時各地管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都為地熱開發帶來不確定性風險。

技術水平。由於起步較晚、研究基礎滯後等原因,目前我國地熱資源勘查開發依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一些核心技術如資源勘探、地質勘探設備、高溫地熱井鑽井以及發電技術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在相對比較成熟的地源熱泵領域也還存在一些技術和經濟上的壁壘。技術水平的落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開發成本的增加。

潛力股__發展前景可期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增地熱能供暖、製冷麪積將達到11億平方米,其中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麪積7億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到2020年,地熱供暖、製冷麪積有望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530MW。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萬噸標準煤。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將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表3.我國地熱能「十三五」開發目標

「十三五」期間,國內還將開展乾熱巖開發試驗,並開始建設乾熱巖示範項目,實現乾熱巖資源潛力評價與鑽探靶區優選、乾熱巖開發鑽井工程關鍵技術以及乾熱巖儲層高效取熱等關鍵技術的突破。

預計「十三五」期間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等產業可以實現投資約1400億元,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合計約為2600億元。

同時,有關部門已確定將在「十三五」時期形成較為完善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體系和政策體系,掌握地熱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比較完備的地熱能開發利用設備製造、工程建設的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政策支持將為地熱能利用打造堅持的基礎並提供強有力的後盾。

在能源發展向綠色低碳、清潔高效趨勢發展的趨勢下,地熱能利用將迎來多重機遇,前景可期。此外,在有關政策的扶持下,基於國內優質的能源資源,我國的地熱利用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成為地熱能利用大國並領跑世界。

您是否同意文中的觀點?

您覺得我國地熱能利用的前景如何?

歡迎點擊文末留言與我們分享!

海爾產業金融綠色金融將陸續推出清潔能源、水務處理、鋰電儲能、固廢處理、園林環衛等領域的原創解讀文章,敬請持續關注「綠色觀察」欄目!

話題反饋或更多合作內容請洽:[email protected]

海爾產業金融綠色金融

致力於成為綠色金融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下設多個業務鏈條,以傳統融資租賃的直接租賃、售後回租和聯合租賃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以全新的投資模式,為客戶提供併購重組、產業升級的投資資金支持;以管理諮詢業務和培訓,支持客戶實現多元化發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