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0649.JPG

那一天离开合欢山,行驶在一条公路上
听说这条公路的全名为东西横贯公路或中部横贯公路,简称为中横
是台湾第一条串连东部与西部的公路系统
并与南横公路,北横公路并列为台湾三大横贯公路
中横的历史始于日治时代1914年
历经于1956~1959 最大的修筑工程,此工程动用了一万多位退伍的荣民
昔日的中横公路为东部地区军事与交通的要道,今日的中横公路是台湾观光与国际闻名的景点


以往我们前往宜兰花莲都习惯往台湾头方向而走
那一天我们这一家脚踩在中横公路上
不分年纪都是生平的第一次经验


这条公路最高就是合欢山了
经过了合欢山后,前往太鲁阁峡谷
从这开始.高度渐进式的开始慢慢的缓降


DSC00656.JPG  
DSC00650.JPG


从合欢山到太鲁阁峡谷至少还有三~四个小时的路程
一路上的美景伴随著一路上的up~down.
务必养足精神.再美的美景看久了终究会疲乏
除了路边小歇吸取大自然芬多精的短暂享受外
看著车上GPS的移动指标竟让我感到莫名的新奇和兴奋
瞧!我们正在贯穿台湾ㄟ


DSC00671.JPG


  

碧绿神木-

碧绿神木立于中横公路128公里处
树龄在三千三百年左右,高约四十公尺,直径三.五公尺根部宽约十一公尺,属于香杉类.
见证了太鲁阁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DSC00667.JPG  

DSC00665.JPG


来到了这儿
山头长的不一样了
没错,我们已经接近太鲁阁峡谷了
只是....再来的景点几乎都是走马看花
坦白说"停下"是为了活动筋骨
从家里出发>南投>合欢山>太鲁阁峡谷
这是一段让人感到格外疲累的路程
时间上完全不输宜兰到台东的那段距离
在我们脸上完全找不到一丝丝闲情逸致 Orz



DSC00673.JPG  



溪畔隧道-


DSC00692.JPG

DSC00695.JPG


DSC00693.JPG


DSC00696.JPG


天祥隧道-


DSC00677.JPG




慈母桥-



DSC00684.JPG



青蛙石-

青蛙石矗立在慈母桥南侧下方
巨石底部是白色大理岩
上层则是灰绿色的绿色片岩上

DSC00679.JPG


纪念母亲的兰亭-

青蛙石上方的兰亭为先总统经国先生纪念其母亲而立,
而该通往兰亭的楼梯摧毁于民国79年黛特台风来袭.



DSC00686.JPG

DSC00674.JPG  

DSC00682.JPG
  
DSC00687.JPG


  DSC00688.JPG

DSC00689.JPG

  

  

仙霞隧道-



DSC00701.JPG





长春祠-

是我们在太鲁阁停留最长时间的景点
长春祠就是为了纪念殉职的开路工程人员所设,在祠堂中供奉有212位员工。
在1970年曾遭山崩损毁后,
于1973年整修重建完成。
1987年又遭落石损毁,整个原先的祠堂连基座都崩损。

因此1988年在原址的左侧又兴建一座新的长春祠。



DSC00697.JPG  

DSC00699.JPG  

DSC00700.JPG  

 
DSC00702.JPG  

DSC00707.JPG  


DSC00709.JPG  

DSC00710.JPG  

DSC00711.JPG  



DSC00713.JPG  



DSC00714.JPG  



DSC00717.JPG



 DSC00725.JPG  


DSC00708.JPG


Lest We forget

当年以有限的财力物力及工程技术,克服险峻崎岖的地形.
开出横越中央山脉的中横公路,其艰难及危险程度令人难以想像
筑路人抱著使命必达的信念,终于完成这项壮举
施工期间共二百多人为路捐躯,翻车,墬谷,溺水.爆破飞石.坍方落石都是殉职的原因,
其中落石击中及墬崖造成的伤亡最多
经统计因工程意外及天灾而殉难的有二百多人,受伤者七百多人,平均下来每公里牺牲1人余。

DSC00705.JPG



距离我第一次来到太鲁阁峡谷时间相隔二十年
事实上我对太鲁阁完全没有记忆
粗浅的印象停留在壮观,陡,危险,大石头,会被砸死.你会掉下去.
会没有记忆是因为我小时候很讨厌山.....也畏惧.
而我现在所做的大部份事尽是我小时候最无感.甚至讨厌的.








初见合欢山 
花莲- 云山水像一幅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