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姓朱,五十五岁,在县委办熬走过八任县委书记,在机关深谙为政之道,擅于谋划,人称「赛诸葛」。被我们市委宣传部长以正科级待遇身份钦点入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老秘」办的第一场漂亮事是摆平年末评奖大事。大家知道,评奖名额少,又事关奖金和晋升,为了能过关斩将出人头地,人人请吃送礼拉选票打招呼,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俩一同进来的同事为此还动了手打得头破血流,弄得部长焦头烂额。

部长向「老秘」问计,老秘说,这很简单,一个字「轮」。于是,科室个人先进评选按年龄并参照先来后到顺序排列,每年都有人被评上并依次晋级;集体荣誉则按让科室负责人抓阄定序,每个被评上的奖金一千元全部用来请客。从此皆大欢喜,大家纷纷为「老秘」足智多谋解决多年评奖「老大难」问题点赞。

第二场事让我们敬服的是「一箭双雕」。年底,省委宣传部要求年度总结打破套路出新意,我们两个新手抓耳挠腮面面相觑,不知从何处下手。恰好办公室贾主任说U盘也用完了,因接待费过高,往办公经费里加,会造成办公经费超标。加油费还好说,打个电话随便让哪个单位救个急。但买个U盘的小事不值得张口,可按财务规定又不能「挂帐」赊销,同志们办公又急需。

贾主任无计可施,脑门上急出一头汗。我们把求助目光一齐射向「老秘」。只见他眉头一皱,说好办,一块办!他让我抓紧拟个各县(市、区)提前上报创新工作总结「《紧急通知》」,并于结尾处特别备注:「在上报纸质版同时,请以U盘形式上报」。我们从中筛选好的总结模版,上报省委宣传部,居然受到「又快又好」的表彰;贾主任一下收到几十个U盘,一年也用不完。如此一石二鸟,令人拍案称绝。

第三场事是「上访游」。我们下边一个科有个退休老同志喜欢较真,因为晋级年龄问题,总跑省里上访。因为省里大家工作出差常去,每次按排「截访」任务都找借口互相推诿不愿意去,最后贾主任实在派不下去,要去找部长。被「老秘」挡住说,这屁大点事也值得找部长?换个思路天地宽!他点我名说「这是个大好事,你去!」,我心里很生气,因初来乍到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只好忿忿不平地买当天的动车票往省城进发发。

快到省城时突然接到贾主任电话,说上访老干部赴京上访,要我下车后立即改签去北京,顺便可以带老干部在首都逛逛,费用「悠著点,别超标」就行。我正好还没去过北京,于是上访变旅游,心里狂喜,感激之余佩服「老秘」比孔明还厉害。

回来后请「老秘」吃饭道谢,百思不得其解,酒后问「老秘」何以神机妙算预卜后事。他放下酒杯,脸通红,哈哈一笑说,你上车后我找到那位老干部电话,打给他说「老同志了,瞧您那点出息吧,您就只会跑省城吗?」。

后来发展到每次截访大家抢著去,有次部长高度重视,居然破天荒地主动亲自去「截访」,结果带夫人去三亚旅游一周。

不过,「您就知道竹杆子进巷子,不会拐个弯曲线救国吗?」的电话是我学著「老秘」的方法打的。

(本文转自:官场小说选刊(ID:gcxsxk),作者:张中杰)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