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品故事網/ 作者: 隨寓而安

世間百態(63)

改革開放初期,不少人為了聯繫工作、業務方便,開始使用名片,印上單位、職務、個人姓名等,一時弄得名片滿天飛。可是,隨後不久,人們發現名片裡面也有兌水的——其中含有不少虛假信息,所以,名片便有了一個謔名——明騙。

放下名片的笑話兒不提,卻說有一天阿智被超市明騙了一次。

以前,阿智常去一個L超市,並認為這家超市的商品、服務、價格都挺好。誰知,後來阿智發現L超市與附近的另兩家超市相比,優勢越來越少了。所以,自從夏末、秋初他去過一次L超市,此後就再也不去了。

一轉眼,快到年底了,阿智突然想起以前在L超市還有不少消費積分,如果不去消分換購,年底積分就清零了,於是他又去了L超市一趟。

他這一趟不白來,恰好超市在搞促銷活動,海報上列了不少折價商品,如:豆腐1.38元/斤、大米1.89元/斤、蘋果1.98元/斤、豬前膀肉6.99元/斤、百利包牛奶1.00元/袋等等,每一項的價格都令阿智心動,所以他不由自主地加入了採購大軍的行列。

不過,阿智在超市裡轉了大半圈兒,才感到被「明騙」了:豆腐盤兒里連個豆腐星兒都沒有;前膀肉的盤子里僅有一塊肉,還是囊膪;百利包牛奶根本就沒貨;大米櫃里還剩一把米。顯然是商家捨不得多供應打折商品,僧多粥少,那點兒杯水車薪的量還不夠顧客塞牙縫兒的!

倒是蘋果還有貨,阿智一看只有十來個人排著隊,「就買點兒便宜蘋果吧,這一趟也不算白來!」他這樣想著,就排開了隊,等著售貨員給裝袋兒——超市規定:每人限購一塑料袋兒。

等阿智排到跟前兒,得到了售貨員「恩賜」的一袋兒蘋果之後,去稱重處過了秤。不過,他看著標籤上寫著「大蔥、5.96元/公斤、合計**元」,覺得不對勁兒,就詢問了稱重員一句,對方答曰:「款台打折。」

到了收款台,阿智特意問了收銀員一聲:「這個蘋果打折後多少錢?」誰知收銀員回答:「就是這個錢數。」

阿智再一次被「明騙」了!

他本想訓斥收銀員兩句,可是一想,不是她的錯兒,她的工作就是按價簽收款。

有一句話叫做「店大欺客」, 真沒想到L超市為了忽悠顧客,竟然用上了此等拙劣的、掛羊頭賣狗肉的伎倆。當然,阿智沒有要那袋兒蘋果,做為弱勢群體之一分子,這是他唯一可以做為反抗的手段。而且,他決定以後再也不踏進這家超市了。

商家對不起顧客,顧客就不再進他的門,就是對其最嚴厲的懲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