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瞭解目標期刊要求及格式

首先登陸要投稿的雜誌網站,因為本人是核科學與技術專業,選的期刊為Annals of Nuclear Energy。查看寫作要求和格式,ANE對格式並無要求,PDF,word均可,我本人是按照world格式最終提交的。 ANE可能因為是核專業的原因,個人認為雜誌更喜歡偏試驗的文章,理論和試驗結合更好。本人寫的是關於試驗的,課題組另外一名同學做的數值模擬,CFD分析,投了以後編輯建議改投其它期刊,因為內容和本雜誌要求不符(注,該同學改投其它雜誌後已中)。

需要要提交的文件的話,網站一般都有說明,一般包括Cover letter,High lights,manuscript,具體看網站,不同雜誌要求不同。

2.添加作者

通訊作者一般寫老師,後期改起來似乎還挺麻煩。建議和導師商量好,哪幾個作者,搞清楚。課題組有位同學和某所的某個科研人員合作了一個項目,寫文章時添加了他為作者,文章投稿後聯繫時發現該工作人員已離職,人家說加不加無所謂,尷尬不尷尬?所以要提前商量好,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顧名思義就是負責雜誌社一切聯繫,和讀者溝通諮詢等相關內容,某些高校評獎或者評職稱時有要求不僅僅是二作或者一作,還必須是通訊作者,因此這個要提前弄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學生一屆一屆走了,老師一般還是在學校,這也是通訊作者一般寫老師的原因之一吧。

3.通訊地址填寫

省略號,自己看著填。

4.挑選編輯和推薦審稿人

編輯一般分東南亞地區,歐美地區等,選好自己的區那個就可以了。

推薦審稿人一般推薦本專業領域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一般寫得是三到五個,ANE最少三個,我就寫了三個,哈哈哈。有些同學可能想著導師有著某些關係,推薦導師比較熟悉的人,這個嘛我不清楚,我就隨便選了三個我知道的大牛,初生牛犢不怕虎吧,這個領域的人也少,好多人之間可能有競爭或者你懂得。我乾脆選三個大牛,他們眼光更長遠一些,可能更客觀公正。其實,這也只是我的內心活動,具體因人而異吧,有導師推薦的審稿人可能好點。但是,注意。推薦的審稿人很大程度上可能不是你的最終審稿人,這個要看編輯。

5.提交和核對稿件

文章內容的話自己寫好就行,每個專業也不同,主要是語法和斷句別太多問題,否則會給編輯留下不好的印象。最終提交後一般可以VIEW SUBMISSON,自己再看幾遍確認無誤後提交。提交後系統會生成一個PDF文件,包括了你提交的幾個文件。

6.文章狀態和時間

先是到編輯那邊with editor,然後under review,然後就是等待回復意見,小改,大改,接受,拒稿。看小木蟲說這個雜誌一般三個月就可以,本人實測慢的很,7月除投稿,第二年二月份給的第一次小改意見,改完後兩周給的第二次修改斷句和語法問題,二月底改完發過去,今天4月6號收到Accept通知,將近9個月,個人感覺好慢。

7.其他建議

對編輯和審稿人的cover letter 和reviewer 一定要好好寫,禮貌而客氣,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對待審稿人的意見一定要認認真真逐條回復,文章修改處最好標註出來,方便審稿人查看。

以上是本人的分享,祝大家都早日畢業,一切順利!喜歡的知乎童鞋可以關注下本人,會定期分享一些經驗,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教,謝謝。

時間節點附圖:

1.第一次投稿

2.第一次審稿意見

3.第二次審稿意見

4.最終意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