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火山灰摧毀印尼村莊 數十村民被燙死2010年10月28日01:05新京報

噴發前夕的印尼默拉皮火山。

一處民房內被覆蓋上厚厚的火山灰。

27日,火山灰摧毀了一間房屋,一頭牛被燙死。

27日,火山噴發遇難者家屬在避難所內失聲痛哭。

●默拉皮火山噴發 ●死者:至少30人

火山灰燙死留守村民

27日,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繼續噴發,自從26日該火山開始噴發以來,高達600攝氏度的火山灰將附近村中的很多人活活燙死。截至27日晚,遇難者已經上升到30人。

.Video-Main-Article-QQ {position:relative;background:none;}.Video-Main-Article-QQ a:hover.pic,Video-Main-Article-QQ a:hover.vtime{ text-decoration:none;}.Video-Main-Article-QQ .pic img{width:160px;height:120px;margin-bottom:6px;border:#c6c6c6 1px solid;}.Video-Main-Article-QQ .vbutton{cursor:pointer;display:block;position:absolute;left:15px;top:90px;width:25px;height:25px;background:url("http://mat1.gtimg.com/worldcup/video/qiudui/video.png") no-repeat ;_background-image:none;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mat1.gtimg.com/worldcup/video/qiudui/video.png",sizingMethod="scale");}.Video-Main-Article-QQ .vtime{display:block;position:absolute;left:41px;top:102px;width:120px;height:22px;padding-right:3px;color:#fff;line-height:22px;text-align:right;font-family:tahoma;font-size:14px;background:url("http://mat1.gtimg.com/worldcup/2010/bdhui_pic_bg.png") no-repeat ;_background-image:none;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mat1.gtimg.com/worldcup/2010/bdhui_pic_bg.png",sizingMethod="scale");}.videoplayer_Aritcle_QQ {position:relative;float:left;width:300px;margin:10px 14px 6px 0;padding:8px 8px 4px 8px;border:#d1e2f4 1px solid;background:#f3f8fe;}.videoplayer_Aritcle_QQ a{color:#0d3a8d;text-decoration:none;}.videoplayer_Aritcle_QQ a:hover{color:#0d3a8d;text-decoration:underline;}.videoplayer_Aritcle_QQ .video_link{margin:8px 0 4px 0;font-size:14px;text-align:center;}

視頻:印尼火山噴發至少30人死多為火山灰燙死

村莊「被埋」

26日黃昏,默拉皮火山噴發,在短短半小時之內,有過三次猛烈的噴射,火山口上形成了濃重的熱雲和熱浪。印尼政府此前已經撤退了大約1.4萬名住在附近的村民,不過依然有很多村民守著他們的家產不願離開。據最新統計數據,火山噴發已經造成至少30人死亡,大部分是沒有及時撤離的村民,很多人被燙傷致死,也有不少人吸入火山灰窒息而死。還有數十人或被岩漿燙傷,或吸入火山灰呼吸困難而到醫院救治。日惹市一家醫院發言人對媒體說,死傷者多數受到火山灰灼燒。當地居民蘇曲斯諾說,一些遇難者遺體在屋裡被找到,其他的就在大街上。鄰近火山的基納里約村幾乎全被炙熱的火山灰摧毀,厚厚的火山灰幾乎「埋了」整個村子。印尼媒體報道稱,火山噴發時,火山灰溫度高達600攝氏度,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撲向基納里約村。

聖山奪命

曾經多次經歷火山噴發的83歲守山老人馬里德加恩也在遇難者中。在當地人眼裡,默拉皮火山被稱為聖山。救援人員說,他們在清理現場時,發現了老人的屍體,他仍保持祈禱的姿勢———雙膝跪地,臉貼在地上。

馬里德加恩年輕時接受當地一名「國王」的請求守護火山。數十年來,他經常舉行儀式,拋撒大米或者鮮花,表達對火山神的尊敬。此次救援人員要求他也撤離,但老人無動於衷,還勸阻其他村民也留下來。

27日,印尼火山和地質災害減災中心主任蘇羅諾介紹,火山當天的噴發比26日減弱。「沒有出現熱雲,也沒有聽到轟隆隆的聲音。」不過他也警告,目前還不能說噴發已經結束。「大量能量可能正被壓抑回去,但也有可能爆發,沒人知道接下來會怎樣。」(張樂)

危害

火山灰所及生命絕跡

在距離火山大約10公里的避難所,已經湧入了數千村民。印尼政府給他們提供食物和飲用水。

不過仍有不少村民趁著火山活動減弱跑回家中,查看自己的財物是否受到損失。印尼政府警告,要求他們儘快回到臨時安置點。

當地官員普諾莫稱:「我們已經盡一切努力來阻止他們。」普諾莫稱,他告訴想回家的村民,「火山噴發所及之地已完全沒有生命跡象,沒有樹木、沒有農田,房子也被燒焦,所有的東西都被覆蓋了厚厚的火山灰。」據悉,印尼政府計劃為災民們受損農作物提供補償。(張樂)

●明打威群島海嘯 ●死者:至少300人

海浪將房屋撕成碎片

27日,印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群島7.5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雖已平息,但隨著搜救工作的展開,遇難者人數持續上升。截至27日晚海嘯已經造成300人死亡,數百人失蹤,不少村莊都成了一片汪洋。

救援困難

27日,由於海途遙遠和天氣惡劣,在海嘯過去了近兩天之後,載著救援人員和物資的運輸機和直升機才首次抵達災區。

對災區的首次航拍發現,受災島嶼很多地方都淹沒在水裡,房屋被海浪撕成碎片。第一批救災隊伍帶來了16噸帳篷、藥品、食物和衣物。四架搜救直升機也抵達災區。「我們總算等到了天氣有些轉好。」地方官員巴賈說,「希望搜救工作還來得及,我們可以從空中搜尋失蹤者,並調查破壞的程度」。目前,仍有不少受災的島嶼沒有救援人員抵達。

西蘇門答臘省官員哈門斯亞呼籲,各界應對因海嘯襲擊而無家可歸的難民提供支持,「他們已經失去了房子,現在急需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已經有很多帳篷被運到了災區,不過我們所需要的更多。」

氣象條件依然惡劣給搜救工作帶來了不小影響。「海浪很大,能見度不高,救援人員只能乘坐直升機察看海面。」哈門斯亞說,「我們希望儘快找到失蹤者,他們有些人可能逃到了山林,但大部分應該是被巨浪捲走。」

浪比人快

不少倖存者在逃過一劫之後,對媒體回憶了海嘯到來時的可怕景象。

32歲的博林特是明打威群島一個小村的村民,他說,海嘯席捲了整個村子。

自己只能緊緊抓住一塊飄在海上的木頭才生存了下來,妻子和3個孩子都不幸遇難。「地震發生10分鐘後,我聽到了一陣雷鳴般的聲響,我們剛出門,就看到巨浪朝我們撲來。所有人都不顧一切地往高處跑。但巨浪速度更快。」

印尼官員27日說,巨浪最遠打到南巴蓋島600米深處,在北巴蓋島,一個度假村和大約200多棟民房被沖毀。(張樂)

救援

海軍艦船將馳援災區

據新華社電西蘇門答臘省救災中心總監愛德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海面風大浪急給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

該省26日派出了第一艘運送救災物資和救援隊的大型艦船,27日又先後派出了3艘。這4艘船共攜帶約50噸物資。由於小型艦艇還難以出海,印尼正調集由海軍艦船和直升機趕赴災區。愛德華還警告說,該區域地層能量並沒有完全釋放,地震甚至海嘯很有可能還會在近期發生。印尼總統蘇西洛已於當天下午從越南趕到了西蘇門答臘,他預計28日趕赴災區。

相關專題: 印尼遭地震海嘯衝擊

印尼地震海嘯:

·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 2010.10.26

·印尼蘇門答臘島地震引發海嘯 3人死160人失蹤 2010.10.26

·印尼遭地震海嘯衝擊 已有40人死逾380人失蹤 2010.10.26

·印尼地震引發海嘯造成108人喪生 數百人失蹤 2010.10.26

·印尼地震造成至少154人死亡 數百人下落不明 2010.10.27

·印尼地震海嘯火山噴發致183人死亡 400人失蹤 2010.10.27

·印尼連遭地震海嘯火山300人遇難 412人失蹤 2010.10.28

印尼默拉皮火山爆發:

·印尼默拉皮火山活動加劇可能噴發 轉移逾萬人 2010.10.25

·印尼國內最活躍的默拉皮火山今天爆發 2010.10.26

·印尼火山26日三次噴發 火山灰直衝雲霄1.5公里 2010.10.26

·印尼火山噴發 1名嬰兒窒息死20人傷萬人撤離 2010.10.27

·印尼火山噴發致28死14傷 專家稱或長期緩慢噴發 2010.10.28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