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敏批評丁屋政策已不合時宜!

資料圖片

高等法院上月裁定,以私人土地契約形式及以土地交換方法興建丁屋,並非《基本法》中「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意味不擁有私人土地的原居民,再不能申請政府的「鄉村式發展」用地興建丁屋。鄉議會主席劉業強日前表明會上訴,以國歌形容原居民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會不惜一切代價捍衞原居民權益。

資料圖片

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昨於港臺節目《香港家書》表示,香港土地短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丁屋政策預留大量土地予新界原居民,批評丁屋政策不合時宜,認為高等法院的判詞能釋放新界大量土地可供政府規劃和使用,令整體社會受惠。他又指,丁屋政策存在有不少不合理地方,例如丁權只有男丁享有,有違性別平等;移民海外多年的新界原居民亦仍可享受丁權,違反丁屋是用作保留為氏族財產的傳統原意。

資料圖片

他提到,雖然人大常委會有《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但指原居民的權益完全屬香港內部事務,認為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人大常委會不應行使解釋權、插手幹預。

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