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國最強盛的時代,像一場盛大的煙火,在盛開了三百多年後,最終還是走向滅亡,紛亂的時代已經到來。後梁作為五代十國的第一個朝代,是梁王朱全忠篡位為帝,定都開封,史稱後梁。後梁有一場極其重要的戰爭,幾乎一錘定音的決定了歷史上後梁的的走向,他就是晉梁之間的柏鄉之戰,應該如何評價這場戰爭呢?

晉梁矛盾

亂世之中,禮崩樂壞,勝者為王。晉梁之間無非是領土問題引發的爭端。晉梁矛盾是唐代末年個政權演化的核心。矛盾整整持續了四十多年,它的推進導致各方勢力均衡被打破,五代陷入了更加混亂的局面。李姓的梁方和朱姓的晉方,在中原大地上進行了曠日持久殊死較量。最終結果晉勝梁敗,這和柏鄉之戰有著密切的關係。

柏鄉之戰

柏鄉之戰的發生地點,在如今的河北省境內。當時後梁為了控制趙王王鎔的壯大,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先發制人慾奪河北定州。河東晉王李存勖和後梁一向過節頗深,對方若是擴張領土成功,下一步就是把自己劃入後梁版圖。晉王親自上陣援助趙王王鎔,在柏鄉地區抗擊後梁這就是柏鄉之戰。晉軍在此戰爭中戰略出現嚴重失誤,本應先發制人、速戰速決的戰爭,梁軍小勝之後選擇以逸待勞。而晉軍一鼓作氣,東西兩面夾擊,衝散梁軍陣營,梁軍損失慘重落荒而逃。

柏鄉之戰的意義

此戰敗後,梁軍精銳兵力幾乎全軍覆沒,損失慘重,後梁形式急劇下降。河北的的各方軍閥割據勢力力量對比也發生重大變化,趙王直全面倒向晉王,後梁國勢從此一蹶不振。後晉基本控制了河北地區,逐鹿天下優勢越發明顯,為後來南下攻後梁創造了有利條件。紛繁的戰火將會暫時熄滅,天下即將迎來短暫的統一,史稱後唐。


對於後梁來說,明顯是用錯了人。

後梁的統帥是王景仁,這本來是一個很有本事的悍將。可惜,這個人被朱溫按在板凳上太久了,就算沒有異心也難免久疏戰陣。

同樣是防禦戰,七年前青州之戰,王景仁對陣朱溫時,打得風聲水起,讓對手喫盡苦頭。

七年後的柏鄉之戰,東家變成朱溫,對手變成李存瑁,這帳就不會算了?這裡邊要是沒點故事,那就一定是指揮系統出了事故。

柏鄉之敗,朱溫沒有降責給王景仁,還替他說了句開脫的話,估計也是給他自己找臺階下。主帥是你選的,打了敗仗不是你的責任還能是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