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jpg

來來來,又來搭公車了。

這回搭的是高雄文化公車的鳳山線。

住鳳山,不瞭解鳳山文化是不行的!

時間:105年2月29日

搭車地點:大東文化藝術園區

路線:

 

021.jpg

 

今天是228連假的最後一天,邀請阿公和我們同遊。

阿公對歷史文化很有興趣,才一開口邀請,阿公立刻爽快答應,哈~

我們把車停在大東文化藝術園區的對面,這是一次錯誤的決定,到下午牽著時發現,費用竟然高達120元,天哪!

 

024.jpg

 

售票處不難找,在鳳山歷史教室。

結果服務人員告訴我們,上車購票。(跟上二次的經驗相同)

 

025.jpg

 

我們覺得高雄三線文化公車,以鳳山線的文化公車最可愛了~

看到小妞了嗎?

 

026.jpg028.jpg

 

鳳山文化公車只有假日纔行駛,每半小時一班,上午10:00一直到下午6:00

沒有多久,公車就來囉~

上車購票,一張50元,無論老少均一價。(阿公說,那我的身分証就沒用了?)

媽咪問,不是30元?竟然得到導覽阿姨的稱讚,「內行,不過最近調漲回來了!」呵呵~

其實原價就是50元,只是前二次運氣好,買了二次30元的。

-------------------------------------------------

我們決定先坐一圈再選擇定點做深入探索。

 

 

 034.jpg

《鳳儀書院》

全國年代是久規模完整與最大的書院。

由紳民捐建,是民間興辦學校的場所。

11點有導覽,導覽人員已經開始解說,趕緊跟上。

 

036.jpg

這些導覽人員都是經過考試通過的合格志工,相當專業。

比起文化公車,書院的導覽人員合格率更低。

 

 035.jpg

導覽阿姨先從書院的建築用材結構說起,有一小段我們沒跟上,

阿姨正要大家猜猜看這上頭寫著什麼?

 

 094.jpg

《鳳山牛墟市集羣像》

牛是農業社會主要動力提供者,

從前買賣牛隻、試牛力及摸齒情形,是官方的交易市場,定期集市,

設有墟長管理,買賣牛隻需立契約繳交手續費,並烙鐵在牛隻身上以表示合法買賣。

(DM說明)

 

096.jpg 

 

《鳳山知縣曹謹蒞院羣像》

鳳山知縣曹謹在鳳山有許多建設,其中以「曹公圳」最廣為人知。

羣像重現曹謹前往視導書院教學情形,出巡鳳儀書院的隊伍,除師爺隨行,

包括迴避牌,肅靜牌及開路大鑼,迎接者則為負責書院營運的董事。

(DM說明)

 

 

往裡頭走。來到《講堂》

092.jpg 

這麼多人來參觀,如何能好好上課呢?

 

  086.jpg

古時科舉,為求取功名,常有人考白了頭,依然不努力不懈。

講堂裡,老的、少的,齊聚一堂。

 

153.jpg  

老師教的聽不懂,無奈呀!

 

147.jpg 150.jpg

不過,指責老師和戲弄同學就不應該了。

〈爸比管一下好嗎?什麼?是爸比教的!〉

 

151.jpg   

整個學堂,這位同學唸的最好。

 

085.jpg

縣太爺來了,還是如此混亂的場面,這學堂還開不開?

董事也相當無奈。

(哈哈~這些人偶真是生動有趣)

 

089.jpg

 152.jpg

文官科舉從 隋文帝 開始。

武官科舉則從 武則天 開始。

這裡有武科練武羣像,有耍刀,有射箭,有舉動,還有來搗蛋的。

 

093.jpg

080.jpg 

留這一塊,以強化玻璃處理,讓我們也清楚看見從前建築結構。

-------------------------------------------------

講堂亂哄哄,一不留神,小孩和老公都不見了。

052.jpg053.jpg

《鳳儀翰林茶苑》

原本試院的位置。

清代鳳山縣舉辦縣試的地方,原有屋36間,現僅存五開間建築。

這裡成了販售處,餐點和紀念品。

剛剛跟著導覧和到「春一枝」的大立牌,猜爸比和小妞肯定不要乖乖聽解說,跑來喫冰。

果然沒猜錯。

今天天氣不錯,是該來枝冰,我也要啦!

 

   

 054.jpg

 045.jpg  

書院附設學生宿舍。每個房間可住3~4人,中間還有交誼廳,設想周到。

書院整修重新開放,還取了名字,很能代表臺灣各個歷史階段。

 

069.jpg

從前文人要參加科舉考試,從童試-鄉試-會試-殿試,能通過這種種考驗實在厲害。

「童試」

是明清二代取得秀才(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生員科試合格才能取得參加鄉試資格。

「童試」三年舉行二次,需歷經縣試、府試與院試,錄取者為「生員」,俗稱「秀才」。

清代鳳山縣的縣試在鳳儀書院旁的試院,府試和院試則在現今臺南市。

 

「鄉試」

明清時,每三年一次,於各省省城舉行。農曆八月舉辦連考三場,每場三日,中試者稱為「舉人」。

舉人即大選官資格,也能參加隔年在京師舉辦的會試。

 

「會試」

會試需至京城,考生可使用公家車船,會試也是三場九天,錄取者稱為「貢士」。

落地者可參加禮部大挑成為官員。

鳳山知縣曹謹即因大挑而開啟仕途。

 

「殿試」

殿試地點在紫禁城保和殿,頁士參加殿試排定名次,成為進士。

進士擇優進入翰林院,餘則分發為基層官員,清代鳳山縣進士有五名。

 

 061.jpg  064.jpg

小小縣太爺,了不起,7歲娃竟也能科舉及第。

咦?父女倆都當官啦?那媽咪不就可以翹二郎腿了嗎?

〈五品官服上繡著--白鷴〉

這裡準備了大小二套官服,可以讓大人小孩過過官癮)

 

072.jpg

不會吧?我們家這二個是靠~作~弊才獲得公職的啊?

竟然攜帶電子產品入內應考?

哈哈~其實從前要參加科舉考試,入內前可是要搜身的,有小抄全都要沒收,哪能像這二位堂而皇之,公然作弊呢?

 

 071.jpg

 三天的考試,喫住都在這小小的空閒裡,二塊板子,白天考試是桌子椅子,

晚上當桌子的板子搬下和椅子併做成牀,不能舒適的躺,只能屈膝而睡。

兩位第一天來吧?開心的。

 

 

076.jpg

看圖就更清楚了。

「小巷」是供考生及主考官行走的地方,考生烹煮食也在這裡。

 

070.jpg  

透過重重的考試,總算如願當上了官

文官的官服上繡的是鳥,也可從這圖案知道官階。

 

  075.jpg

這兩大簍子裝著趕考的書籍,光看就很重,難怪公子趕考總要帶個書僮。

 

073.jpg 

放書、文具或喫的匣子。

 

 068.jpg  

066.jpg

小妞正努力研究著「陞官圖」的玩法。

就像大富翁的玩法,藉由這個遊戲可以瞭解明清二代仕途。

這個遊戲也成為桌遊,可以購買唷~

 

038.jpg

 079.jpg

  077.jpg

文化局特別到臺南孔廟文昌祠分香以恢復書院的祭祀功能。

中間為文昌帝君,左邊為魁星,右邊為朱熹。

 

048.jpg 

好多人在文昌祠逗留,是考生,還是遊客?

希望大家都能如願考生理想學校,當然要努力哦~

 

 043.jpg146.jpg

鳳儀書院曾經出租給民眾居住,看來裡頭的戶數不少。

這些門牌代表著許多居住在這裡的民眾的生活印記。

  

 042.jpg

從南部,到中北部,至東部宜蘭都有書院的成立,教育逐漸在臺灣生根擴展。

 

081.jpg

鳳山城。

 

082.jpg

083.jpg

林爽文事件對鳳山縣影響很大,左營舊城被攻破,在鳳山建了新城,

左營舊城重新整頓,官員卻沒信心回去,仍留在新城,遂形成一縣雙城。

 

 

098.jpg099.jpg

參觀完鳳儀書院後,步行到曹公廟。

曹謹任鳳山知縣,為官清廉並為地方做了許多建設,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曹公圳。

------------------------------------

《曹公圳》

道光年間,鳳山知縣-曹謹為解決鳳山城旱災問題,

引高屏溪水興建許多水利工程,改善了當時鳳山農田灌溉的問題。

直到現在,曹公圳仍是高雄地區主要的灌渠。

-------------------------------------

我們對曹公充滿感激。 

100.jpg

101.jpg108.jpg

曹公廟原來為曹公祠,民國八十一年玉皇大帝同意升格為神,

所以廟裡現在所見前為牌位,後為神像。

 

106.jpg

感念曹公對鳳山的貢獻。

---------------------------------------------

《平成砲臺》

鳳山縣原有砲臺六座,現在僅存平成、澄瀾、訓風三座砲臺。現在都指定為市定古蹟「鳳山縣城殘蹟」

--------------------------------------------

砲臺就在曹公廟的後方,稍為步行就到了。

 

 117.jpg113.jpg

114.jpg

上到城樓來,大家一陣討論。

砲口對準誰呢?結果是為防匪患。

 

118.jpg

119.jpg110.jpg

城樓下方立碑,記載砲臺的歷史由來。

一旁則是護城河為曹公圳的一部分(內濠溝)。

------------------------------------------

林爽文之變,當時的左營舊城被攻陷二次,縣治於是遷至鳳山。

起初,城郭周圍是以刺竹圍成藩籬,以防匪亂。

曹謹任內,為加強防禦,增建城樓,平成砲臺即城樓之一。

------------------------------------------

 

116.jpg

我們四人倒是找了個涼爽的地方,大啃水果和阿公帶來的水煮花生。

突然想,一百年前,在這裡的先民都做些什麼?

這算不算發思古之幽情?哈哈~

-------------------------------------------

 

 

 124.jpg122.jpg

-------------------------------------

《鳳山基督長老教會》

鳳山原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外北門和東便門,如今是剩東便門。

教會外頭中正路是「北門」的舊址所在。

-------------------------------------

今天是雖然是假日,但是星期一不開放,我們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向內望望。

 

126.jpg

打算坐文化公車去,

路過一家義式餐廳,外頭放了一個好大的兔子布偶,不只小妞想要它,連媽咪都忍不住覺得它好可愛唷~

如果能膩在它身上看書,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

不能帶走,只好拍張照,以補心中的遺憾~

 

032.jpg

回到站牌處,公車很準時到站,載我們往下一站出發。

 

128.jpg129.jpg

 

今天有集章換茶葉蛋的活動哦~集滿三個章就可以到所長茶葉蛋換一顆原味茶葉蛋。

原本我們打算坐到龍山寺,參觀完蓋完章再換茶葉蛋,

結果導覽人員建議在「兵仔市場」下車,在這家專賣軍用品的商品蓋章,再往前走不到500公尺,就可兌換到茶葉蛋。

店家老闆好仔細收著印章,有人要蓋章,他親自為你服務。

耶~換到4顆茶葉蛋了!

 

 132.jpg  133.jpg

131.jpg

龍山寺為國定古蹟,是鳳山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

供奉著觀世音菩薩。

---------------------------------------

不坐車了,我們用走的往大東文化藝術園區走去。

 136.jpg134.jpg

《 東福橋橋墩》,因遭風災而毀壞。

這橋墩為六角船型設計,能夠減緩水流衝擊。

求知慾旺盛的一家人又對著橋墩研究一番~

135.jpg

 

原來橋墩是受到潭美颱風沖毀而沒入水中。

 

121.jpg

 

我們沿著鳳山溪走

 

145.jpg

 

來到東便門

(上頭的題字是清道光十九年,曹謹所題。偶像,偶像~)

 

141.jpg

 

《東便門》

鳳山縣碩果僅存的一座城門,現在仍可通行,爸比在走過東便門的歷史一刻。

是不是有進城、出城的感覺呀!

 

 147.jpg

 

另一頭寫著「同儀門」。

 

148.jpg

 

穿過了東便門就接到了這座是新東福橋。

東福橋在清代為城內居民通往萬丹與阿猴的必經之橋樑。

很難想像,這樣小小的橋會是早年如此重要的通道。

 

149.jpg

 

東福橋旁的水協仔,小妞玩過好幾次,仍然玩得不亦樂乎~

 

 154.jpg

回到大東文化藝術園區,

這裡有演藝廳,有圖書館,有歷史教室,還有露天咖啡座,民眾在此享受著悠閒午後時光。

 

 

155.jpg  

原本精力充沛的小妞還想進圖書館看書,被我們幾個精神不濟大人勸住。

改天再來~

 

好康報報:

農曆2月3日是文昌帝君聖誕,鳳儀書院於國曆3/12(六)舉辦慶祝活動,入園參觀可憑票根兌換狀元糕。

 

鳳儀書院網址:

http://fongyiacademy.khcc.gov.tw/home01.aspx?ID=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