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北宋建立後,一直把收復燕雲故地作爲國策,爲此宋太宗在位時曾兩度率師北伐,可惜都遭遇慘敗,直到宋真宗跟遼國訂立“澶淵之盟”,兩國才結束戰爭狀態。此後百餘年間,宋遼邊境呈現和平穩定的態勢,以至於“戴白之老,不識兵革”(見《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一》)。但到了宋徽宗時期,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原來宋徽宗在位25年間,雖然耽於酒色和藝術創作,對國家大政根本不上心,但唯獨對收復燕雲故地很是在意,爲此在遼國降人馬植的建議下,跟金國訂立“海上盟約”,相約共同夾擊遼國。雙方商定,一旦遼國滅亡,宋朝會將原來輸給遼的歲幣轉輸給金,後者則答應將燕雲故地歸還給宋朝。

宋徽宗醉心於藝術創作,很少關心國事

按照雙方約定好的進攻路線,金軍負責攻取遼國的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境),宋軍則攻取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按照最初的約定,宋金兩國應在宣和二年(1220年)同時舉兵攻遼,但此時北宋境內卻發生了方臘大起義,導致宋軍只能把注意力用在國內戰場,直到兩年後才騰出手來北伐。

宣和四年(1222年),金國再邀北宋共同進攻遼國。此時,在金國極爲凌厲的攻勢下,遼國的都城上京已經淪陷,而天祚帝也已逃入夾山(今內蒙古包頭市薩拉齊鎮西北大青山),導致外界久久得不到關於他的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南京留守耶律淳在大將蕭翰、耶律大石等人的擁戴下,正式登基爲帝,史稱北遼。

耶律淳在燕京稱帝,史稱北遼

北遼不僅統轄着燕雲故地,而且所部將士皆是被金軍打殘的敗軍敗將,戰鬥力可想而知。而奉命攻遼的宋軍,則是剛剛鎮壓了方臘起義,呈現士氣如虹態勢的勁旅,並由太監名將童貫統領。在宋徽宗眼裏,敵弱我強的態勢是如此明顯,似乎只要宋朝的大軍一到,北遼便會土崩瓦解。

當年五月,宋徽宗派出十萬精兵,由童貫爲主帥,種師道、辛興宗等爲大將,正式出兵雄州,分成東西兩路北伐。但是讓宋徽宗萬萬沒料到的是,在耶律大石、蕭翰(一作蕭幹)的指揮下,貌似羸弱不堪的遼軍竟然爆發出難以置信的戰鬥力,先是在白溝河打得種師道丟盔棄甲,隨即又在範村重創辛興宗。

童貫率十萬精銳伐遼,結果慘敗而回

種師道、辛興宗見形勢不好,便連夜退兵回雄州,但剛剛抵達城下,北遼的追兵便已趕到。童貫因爲擔心遼軍會趁亂攻入雄州,便下令緊閉城門。種師道、辛興宗無法入城,只能反身跟遼軍死戰,結果一戰下來死傷無數,史載“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間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帶,死屍相枕籍不可勝記”(見《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場面真是慘到家。

前線宋軍遭遇始料未及的大潰敗,讓宋徽宗既震驚又恐懼,天朝上國的顏面真可謂碎成渣。出於重拾尊嚴的考量,宋徽宗在北遼漢將、常勝軍統帥郭藥師降宋,並獻上偷襲析津府計策的情況下,便迫不及待地在當年十月,再次派童貫北伐,並提前爲析津府更名爲燕山府。這一次,童貫改用名將劉延慶爲主將,督兵十萬屯於盧溝之南。

蕭翰兩度擊敗北宋大軍,令敵軍喪膽

按照最初的計劃,郭藥師率領常勝軍千人爲先鋒,宋將楊可世、高世宣率數千人隨後,利用劉延慶在正面戰場拖住蕭翰、耶律大石的機會,從背後突入防備空虛的燕山府,並與城內留守的遼兵展開巷戰。爲了能順利地控制燕山府,以便形成前後夾擊蕭翰等人的效果,劉延慶應當派其子劉光世率師接應郭藥師等人。

然而郭藥師等人攻入燕山府後,並沒有等到劉光世的援軍,而蕭翰在得到消息後,也火速派兵回援城中,結果宋軍苦戰三晝夜,最終被消滅殆盡,僅有郭藥師、楊可世及數百士兵縋城逃生。消滅城中的宋軍後,蕭翰又派兵斷絕宋軍的糧道,並對劉延慶大施心理戰,宣稱將率三倍與敵的遼軍進攻宋軍。

宋軍糧道被截斷後,劉延慶本來已無鬥志,如今又誤信蕭翰發佈的假消息,便慌亂間燒營而遁。將士們見主帥逃跑,便紛紛潰散奔逃,結果相互之間擁擠、踐踏,導致屍骸遍野,長達數百里。蕭翰乘勝追擊,直到涿州城河邊方纔駐軍。第二天再戰,宋軍再次大敗虧輸,倉皇逃奔雄州,再不肯跟遼兵對陣。

劉延慶率軍逃跑,導致本方大敗

兩次出師北伐,貌似精銳善戰的二十萬宋軍都被遼軍打得滿地找牙,不僅傷亡極其慘重,還把自神宗熙寧、元豐以來積攢數十年的軍用物資消耗殆盡,實在是慘痛至極。經過兩次燕山府戰役,北遼及燕地的漢民對北宋外強中乾的表現無比鄙視,紛紛作賦及歌詩來取笑,令宋徽宗羞慚不已。

(劉光世)渝約不至,藥師失援敗走,世宣死之。延慶營於盧溝南,幹分兵斷餉道...明旦,延慶見火起,以爲敵至,燒營而奔,相蹂踐死者百餘裏。自熙、豐以來,所儲軍實殆盡。退保雄州,燕人作賦及歌誚之。見《宋史·卷三百五十七》。

“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

更加要命的是,金國在看到北宋渣一般的戰鬥力後,心中除了嘲笑譏諷外,很自然地便滋生出入侵中原、滅亡宋朝的野心。果不其然,就在燕山府之戰3年後(1225年),已經徹底滅亡遼國的金國正式舉兵南下,對宋朝展開進攻,僅用了2年時間,便攻陷汴梁,俘獲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變”。

史料來源:《宋史》、《遼史》、《金史》、《續資治通鑑》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