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抄(聽寫)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而已——並且還是很低效的方法Posted: January 27th, 2009 | Author: 李笑來Filed under: 1800小時 - 高中兩年慢跑衝進美國名校 |

主張通過「聽抄」提高英語水平的最有影響力的人也許就是鍾道隆先生了。而自從鍾道隆先生在他的「逆向英語學習法」中大力提倡聽抄之後,無數的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推廣「聽抄」,把這東西當作不二法門。

注意,我寫文章很少評論人,通常我評論的只是觀點。(當然,另外一些時候,直接批評人也並非不可以,因為那些人本身就有問題。)鍾道隆先生是很令人敬佩的人,而那些在在課堂上強調「聽抄」的老師也不是壞人,他們只是沒認真想過而已。

有人會說「聽抄很有效!我的英語聽力就是通過聽抄提高的!」這樣的時候,他所說的兩個命題(因為)1.)「我的英語聽力就是通過聽抄提高的!」(所以)2.)「聽抄很有效!」用因果關係連接起來是並非嚴謹的。

當我們判斷是否可以接受一個因果關係的時候,要先檢驗因果關係是否足夠嚴密——其實方法實際上也很簡單。針對「因為A所以B」這樣的因果命題,我們只需要從以下幾個層面去甄別就可以:

  1. A不見得是B的原因
  2. A不見得是B唯一的原因
  3. A不見得是B眾多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層面:不能僅僅因為兩個事件先後發生,就用「現因後果」來套用因果關係。很小的時候,課本里就講過不能因為「雞先叫了,太陽後升了」就認為「太陽升起是因為雞叫了」——這個好象是老掉牙的例子其實非常精巧。不過,在當前這個因果分析中,此人英語聽力提高了,確實不能抹煞「聽抄」的作用。

第二個層面:但,問題在於,「聽抄」不見得是唯一的原因。成功的原因起碼有這麼三個:方法、努力、堅持。聽抄只不過是方法而已,只有方法,不去努力是不會成功的;努力一陣子也是不行的,要堅持很久才能夠成功。在不只一個原因的情況下,只拿出其中某一個原因去陳述因果關係,是不嚴謹的、混淆視聽的。

第三個層面:方法、努力、堅持,這三個基本原因之中,方法是不是最重要的那個呢?如果真的是,比如,從對最終成功的貢獻大小去衡量,方法佔80%,而努力和堅持總共佔20%,那麼我們還真的可以四捨五入地說「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方法」——「聽力提高了是因為使用了聽抄的這個方法」。然而,如若反過來,努力和堅持合起來要佔80%的時候,就應該是另外一個結論了。

分析因果關係,很可能是最普遍最重要的邏輯分析過程之一。一點點這方面的訓練,會從各個角度改善一個人整個生活質量。這說法實際上一點都不誇張。自我訓練也很簡單,把以上三條牢牢記在心上,只要肯觀察,每天有無數曾經被想當然接受的因果關係等待你用這麼簡單的三條去分析去判斷。只需幾天時間就可以獲得的因果分析能力會讓一個人震驚於身邊的人怎麼可能如此缺乏判斷能力——不信,你就試試看。試一下就能學會的技巧竟然一直被忽略,這個事實本身就已經會讓你非常震驚了。讓我再誇張一點:擁有這個基本能力和擁有所謂的「慧眼」沒什麼區別——謝謝我吧,因為我回應了你的要求:「給我給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現在再讓我退一步——就算成功的原因之中,方法所佔的比例是大部分(假設,僅僅是假設,佔80%)。可即便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不是只有「聽抄」一種方法呢?顯然不是。如果是的話,所有成功的人都只能是使用「聽抄」這個方法的人——顯然也不是。很多人(估算一下就知道應該是大多數)用的是其它的什麼方法。比如,我是提倡「跟讀」、「朗讀」、「背誦」的(詳見《新托福聽說訓練》)。

為什麼說「聽抄」不如「跟讀」有效呢?最根本原因在於,訓練過程中的學生必然是「信息不完整」的——比如,辭彙量不夠多、概念不足夠豐富。在這種情況下,「能聽懂的只聽一遍就夠,聽不懂的多少遍也死活聽不懂。」——很多的時候,只「聽清了」是沒有用的、寫不出來的,因為其中的詞、短語、習慣用法不認識、不會寫。反覆聽多少遍都是在浪費時間。有些人主張在「聽寫之前絕對不能先看文本」——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思考的。

「跟讀」為什麼更有效率呢?「跟讀」之前,要閱讀文本,把不認識的詞查出來,把讀不懂的句子弄清楚[1] 。搞定文本之後,再進行「跟讀」;「跟讀」許多遍之後,再脫離錄音自己獨立「朗讀」;「朗讀」許多遍之後,再「背誦」[2] 。這樣的訓練方法,會讓學生多方面綜合提高,不僅僅是聽的能力,同時還有說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這種訓練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會潛移默化地大幅度提高;此外,語言使用能力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記憶力——會通過積累而提升,因為人們更容易記住自己說過很多遍、並了解含義的內容(而不是聽了很多遍聽不明白,寫也寫不出來的內容)。附加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跟讀過的文本之中曾經的生詞早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根本無需什麼亂七八糟的背單詞方法(諸如諧音記憶法什麼的)。

很多次我如此耐心地嘗試說服學生棄用「聽抄」這個在我看來很落後、很低效的方法,最終並不成功——儘管事實上,無論是誰只要肯運用恰當的因果分析技巧就會得出與我一模一樣的結論。很多人並不願意或者確實不會正確思考,也不知道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正確,或者也不知道自己的思考方式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我的努力說服當然更多的時候奏效。然而,當我失敗的時候達到的最壞結果是我始料不及的。有些學生依然堅持使用「聽抄」的方法——注意,他如若真的「堅持」下去,也是好事。因為在英語學習這個領域中,很多的時候即便用錯誤的方法只要堅持下去也會成功。可是,另外一些學生(數量還挺多)被我說教之後,放棄了「聽抄」的同時,卻也並不堅持「跟讀」、「朗讀」及「背誦」——這是最壞的說服結果。有一段時間我因此相當苦悶,感覺自己做錯了事情——至少應該算作「好心辦了壞事」。後來漸漸釋然的原因在於最終想明白這些學生不是被我害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做事無法堅持的人,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有「迴避困難」的習慣——做事專挑簡單的去做,不自覺地迴避一切困難的事情,希望困難會被自動解決或者自動消失。比較一下就知道,「聽了半天還寫不出來」與「怎麼讀都讀不順」相比,後者挫敗感更強——尤其「讀」出來還有被身邊不知所以然的人嘲笑的風險或必然。

但,自我訓練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認知就是「感覺舒服的通常都是不正確的」——這是我的健身教練告訴我的。身上的肌肉不是每一塊兒都在生活中同等頻率地用到,於是,有些肌肉比另外一些肌肉更強或者更弱。鍛煉的目的只有一個,把弱的練強,把強的練得更強。做一個訓練動作的時候,如果感到不太「得緊」,不太舒服,那往往是因為某一塊兒弱的肌肉不夠強才造成的;而感覺得緊、感覺舒服的做法往往只能造成強的更強、弱的更弱——要命的是,強的不可能獨立地不斷強下去,因為最終,強的需要那些弱的強起來之後才能在這些曾經弱的肌肉的支持下變得更強。

所以,後來我寫過這樣一篇文章,《效率低下的根源——迴避困難》,用來做屬於我的「再一次掙扎」,希望能夠多多少少改善一下說服效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