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密蘇裏號戰列艦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極爲重要的一刻——日本正式簽署投降協議。

然而,在這樣一個莊嚴的場合,卻出現了一些“奇怪的場景”,首先,參與此次儀式的盟軍官兵,不管是將軍還是列兵,都穿着便服,而且有說有笑,儼然一副參加party的樣子;其次,通往簽字臺的舷梯被設計得又窄又陡,平常人走起來都費勁。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精心安排的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爲盟軍在等一個人。

上午8點半左右,一個身材瘦小、拄着柺杖的日本人緩緩走來,就是代表日本簽字的內閣外相重光葵。

看到這兒,也許諸位就會明白盟軍的用意了:穿便服是對日本人的輕蔑,而又窄又陡的舷梯,則是爲了讓拄柺杖的重光葵出糗的。

更有意思的是,當重光葵艱難地試圖爬上甲板的時候,在場的無論是盟軍還是日本人,竟然無一人伸出援手,都站在一旁眼睜睜看着這一幕。就連一向心高氣傲的麥克阿瑟,也頗有興致地在回憶錄裏記錄了這個情節。

盟軍討厭他不難理解,日本同胞爲什麼也討厭他呢?至少他也是日本外相,代表日本出來簽字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來,重光葵雖然歷任大正和昭和兩朝外務大臣,一直遊走於英德中美等大國之間,爲日本開脫掩飾,但這更多的是出於外交使命,而他本人實際上對法西斯軍國主義甚是反感,在對英和對華問題上,重光葵也一直是奉行親善政策。正是出於這層原因,讓重光葵和日本軍部之間的矛盾積重難返,幾乎成水火之勢。

二來,日本天皇雖然宣佈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軍部並不死心,投降對於他們而言更是奇恥大辱,可想而知,作爲投降代表的重光葵,自然成了他們所痛恨的對象。

因此,當重光葵艱難地往舷梯上爬的時候,跟他一起去的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等人,根本沒有去扶他,甚至連看都不看他一眼。

那麼,重光葵的腿爲什麼受傷了呢?這還要拜斧頭幫幫主王亞樵所賜。

時間回到1932年4月29日的上海,正好是日本裕仁天皇的生日,於是爲了展示軍威,日軍特意搞了一出慶祝大會,作爲日本駐華公使的重光葵,自然是不會錯過這樣的場合。

這種明目張膽的囂張行爲,中國人無不義憤填膺,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就策劃了一次暗殺行動,給這幫王八蛋點顏色瞧瞧。

當天,會議開始沒多久,主席臺就遭到了抗日義士尹奉吉的炸彈襲擊,結果日軍大將白川義則被炸成重傷,不治身亡,重光葵的腿也被炸傷,從此成了殘疾。

不過,重光葵雖然在盟軍和日本那裏都不討好,而且還被判定爲甲級戰犯,但他也是28個甲級戰犯裏面量刑最輕的,僅僅被處以7年有期徒刑,而且到1949年11月就被假釋出獄,實際上只坐了3年半牢。

出獄後,重光葵也不像其他戰犯那樣沉寂,而是重返政壇,重新成爲日本外務大臣,遊走於各國之間。究其原因,自然也是因爲他跟日本軍部的矛盾,讓他成爲美國人看好的代理人,對他寬大處理。

1957年,重光葵在家中去世,終年70歲。

歷史客棧十年精選集《歷史不是鏡子》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