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試作為判斷題,肯定是打錯的。

一個人的一生,全身心工作的時間不超過10年,所以這個社會上要考慮至少4個十年段的人們。

他們的知識結構,體力健康,思想意識各有不同。

經濟需要關注到不同人群的特點和需求,並盡量予以實現。

經濟的存在不是為了快,而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當然,結束的時候還是要附上: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宇宙才是歸宿。:)


為什麼我們常聽到經濟軟著陸,經濟硬著陸什麼的?經濟一直增長,一直飛不好嗎?

舉個例子,每年你存銀行的錢都給你百分之十的利息,是不是借款的利率更高?借款的利率也高物價指數也高。你每年賺的錢的數量比你過去積累的財富要多嗎?應該不會,畢竟中國人都喜歡存錢呀。所以你看起來是今年的錢多了,但你的錢能買到原來的東西嗎?你發現你的錢可以買的東西更少了。這是什麼?這就是通貨膨脹。當你賺的錢也多了,利率也看起來美滋滋,但你實際能買的東西卻更少了,你的日子也一天不如一天,你就要明白實際上增長的不是經濟,是價格。

那麼你咋知道經濟增長了,物價也得漲呢?光利率和經濟增長不就行了?

當然不行呀。因為資源是稀缺的。所有人是不是都得吃飯,但糧食呀水呀什麼的都是有限的,你只有這麼多生活必須品的時候,大家都會拿手裡的錢去買這些東西,那賣的人發現所有人都想買我這東西的時候我會幹什麼?我會去賣高價,這樣你同樣的錢是不是買的東西就少了,你增長的錢就這樣被物價指數給吃掉了。而且如果你不去調控的話,市場中無形的手會繼續起作用,當人們發現,去年這袋鹽5毛錢,今年就成了一塊錢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囤積這些商品,供給就少了,價格又進一步被推上去了。

所以政府要對經濟進行調控,不能一味地讓老百姓手裡口袋的錢和存在銀行的錢都貶值。讓經濟有序發展。為什麼說經濟地增長不是越快越好。因為你貶值的錢不止是你今天剛賺的錢,你媽攢的錢,你爺爺攢的錢,你攢的錢都得貶值,那誰受得了呀。所以經濟不要一味地追求增長,要做到有序發展。


「經濟發展是越快越好」- 這是那些不懂經濟的大佬們在拔苗助長的時候講來忽悠下面人的。

經濟按照合理結構體系,發展得越健康越好 - 這才是全世界遵循多年的掌舵習慣。

舉例:德國內債占自家GDP的66%左右(莫阿姨都嫌多了!),GDP增幅為2.2%,這才是健康。


一個社會不能把經濟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那樣子的話人性就沒了。


要穩,過於追求速度,必然產生一系列的民生,社會問題。

但也要辯證地看,像個體的人一樣。急需一筆錢來治病,不然沒命了,這個時候,他不會考慮穩步推進,而只想搞錢。把命延續下來再考慮別的。社會也是一樣的。


肯定不好啊。歐美國家用了200多年的時間發展成今天的樣子,而我們國家卻只用了3,40年。肯定會反噬的。


要與人力、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協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