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车站,怎会来到金泽车站了呢?
明明前一天还在名古屋,隔一天居然就出现在金泽了

状况就出现在开票前一天,我们在网路上看到金泽东茶屋街,那彷若江户时代遗留下来的街景,吸引著我们的目光,老是吵著要去京都的Sunny,去不了京都,来去素有「小京都」美名的金泽也不错啊!然后,我们就出现在这里了~



名古屋到金泽到底有多远呢?
我从Google Map 抓了地图下来,看到左下角的京都......突然觉得,这名古屋到小京都金泽的距离,比名古屋去真正的京都还远哩~排行程时,怎会把金泽排进去的啊!!我还是想不通哩~一定是那天雨太大(对,排行程时那天,正下著大雨),让我们昏头了.....(←有什么关系啊!牵托~)

 


离开犬山城回到名古屋车站,回饭店前,我们买了隔天前往金泽的车票,所以,就这样.......到金泽了~

 


金泽车站是进入金泽的门户、玄关,从车站二楼下车出来后,可以看到由铝制的钢架配上数千片玻璃以大型雨伞为型的铝合金建筑「Motenashi Dome」。旁边二根木头色造型高耸的柱子加上顶盖,称之为「鼓门」。「鼓门」由木条交叠而成,没有任何一银钉子,完全展现金泽的工艺技术。而「鼓门」为何称之「鼓门」,来由是为其仿制日本的一个能剧流派「加贺宝生」的「大鼓」所建造。

「鼓门」加上「Motenashi Dome」,有像雨伞吗?嗯~可能要有点想像力了.....XD(摸下巴~)
难怪,这里有句俗语「即使忘了带便当也不能忘了带伞」(弁当忘れても、伞忘れるな)。看起来,这里应该也是个「雨都」吧!(←果然,我们一出车站没多久就下起雨了~

 


我们买了城下まち金泽周游バス的一日乘车券
售票处也有许多资讯可以索取,有不同语言版本的地图、周游バス的时刻表,另外还有繁体中文版的《金泽导览手册》。不由得说,金泽市的观光,真的很棒! 除了观光交流课印制了繁体中文版的导览手册外,金泽观光协会的网站也有繁体中文版。

 


依著周游バス地图,我们要到茶屋街,要在桥场町下车。
下车处很好认,不是因为许多人会在这站下车,而是因为..........
登愣~金泽乌鸡庵

没做功课的我完全不懂Sunny 在尖叫什么?但,一定是好吃的~因为她配备美食雷达啊!
Sunny说,​​​​​​金泽乌鸡庵以蜂蜜蛋糕闻名,店内还有许多的点心(←画重点,可以当伴手礼),现在还有出霜淇淋~
虾毁?乌骨鸡还可以做蛋糕跟霜淇淋?不会太油吗?(←这真的是我当下的o.s.)
金泽乌鸡庵的所有产品,皆使用自己培育饲养的乌骨鸡场中的乌骨鸡蛋。

 


金泽地名由来,有一说是一名叫芋掘藤五郎的人,靠著挖马铃薯为生
有一天在沼泽旁清洗著附著在马铃薯上的沙时,却发现附者的是金沙(不是巧克力啦~),因此被称为「金城灵泽」,金泽的名字由然而生,意指黄金的沼泽

所以,走在金泽的街道上,会看到许多土产、伴手礼(如,乌鸡庵的蛋糕或霜淇淋)都会加上一点金箔。

 


人客啊!看到没有~有没有像《龙马传》里的场景啊!就是这样被迷住,从名古屋特地来这里的啦~
从这里,就要正式进入茶屋街了。

 


茶屋是日本传统的游艺‧饮食场,在江户时代是观赏艺妓及演奏的场所。
在江户时代时一般是禁止两层楼建筑,但允许茶屋能有两层建筑。

东茶屋街以具有历史价值的茶屋街之姿与京都祇园、主计町茶屋街齐名,被选为国家文化财。
沿著茶屋街道走,漫步其中,仿佛走在历史中呢~可惜,现在的建物大多改装成商店,卖些杂货、伴手礼等おみやげ......

 


志摩(←可连至志摩官网)是1820年与茶屋街同时期建成的茶屋,以珍贵的茶屋建筑为由,被指定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
内部有展示艺妓使用的乐器与道具的「茶屋文化馆」
入场费:400日元

 


阴雨中,走在茶屋街上,特别不一样~好像真的身处在江户时代或是在拍《龙马传》啊!(如果禁止通行的指示牌能拿掉,就更像了~

 


森八和菓子,也是我们的(Sunny的)口袋名单之一。

 


我们在金泽买的战利品(除了吃的之外,那就太多了~)

最爱那只看起来极度不爽样子的Scratch 猫,后来在Y拍上看到,一只居然台币要价居然将近500元......也太贵了吧!我花不到台币350嗳~

 


另外,这个猪筷架跟狗筷架,也是在东茶屋街买的(在森八和菓子附近)
总共买了11个,回来要送给办公室同事的~

因为,「筷架」谐音「快嫁」啊!希望同事们都能快快觅得好归宿~

 

金泽市观光协会
website: http://www.kanazawa-tourism.com.tw/index.asp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