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h2 {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h3 {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韓國《朝鮮日報》日前發表文章,題為《中國長城200號潛艇亮相 又引全球目光》,作者為該報駐北京特派記者崔有植。摘編如下:  「隆冬,某海域波詭雲譎,一條黑色『巨鯨』悄然游弋至水下發射陣位。隨著悶雷般一聲巨響,潛射導彈轟然躍出水面。長劍騰飛,劍氣穿雲。」這是中國《解放軍報》28日頭版頭條刊登的長城200號潛艇的發射試驗場景。  今年以來,中國相繼公開了殲-20隱形戰機等戰略武器,此次又公開了可搭載潛地導彈(SLBM)的戰略核潛艇。  新華社和人民網、《科技日報》等媒體也在29日一致報道了長城200號潛艇的導彈發射試驗。  新加坡的新聞網站「Asiaone」當天報道說,中國罕見地公開了象徵其海上核威懾力的長城200號潛艇。但是中國方面沒有公開試驗時間和地點。  長城200號首艇於1966年下水,屬於G級常規彈道導彈潛艇,全長98米、寬8.6米。動力裝置為柴油發動機和電動機。據悉,該艇曾於1982年首次水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不過向外界公開導彈發射試驗還是第一次。  《解放軍報》報道說:「執行此次發射試驗任務的,是被中央軍委授予『水下發射試驗先鋒艇』榮譽稱號的海軍北海艦隊某基地長城200號潛艇。如今,該潛艇已服役46載,先後數十次圓滿完成水下發射試驗任務。」  該潛艇隸屬負責防務渤海灣和黃海的北海艦隊。據推測,當天發射的很可能是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潛射巡航導彈(SLCM)。有分析認為,當天的試驗也可能是模擬「美軍航母入侵黃海」的訓練。之前,新華社等中國的官方媒體曾在26日公開了中國戰略核導彈部隊「第二炮兵部隊」的核導彈發射試驗。「第二炮兵部隊」所屬的某旅團在中國的某個高原地帶實施了遭到敵方「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後,發射核導彈反擊的演練。中國軍方曾於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中的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公開實施新一代隱形戰機殲-20的首次試飛。這就是說,中國的陸海空三軍已經分別向外界公開了各自的戰略武器。  北京外交界分析說,中國的上述舉措是對內外展示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同時也是回應美國等西方國家「提高軍事透明度」的要求。北京外交界的一位軍事專家說:「雖然26日公開的第二炮兵部隊的核導彈反擊訓練失敗了,但是中國官方媒體仍給予了大力報道。中國軍方公開戰略武器的次序很巧妙,似乎是為了強調中國研發出的戰略武器屬於防禦範疇。」 www.stnn.cc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