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里我们家安排了一个到雨林的小旅行。

短短一个礼拜而已,但却是难得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礼拜。

(内含一个礼拜日记及照片,文长请注意。)

 

最一开始其实是老爸提出这件事的。

最近这几年老妈参加了新竹的荒野保护协会,协会的前秘书Coco现在独立出来开了一个雨林生态旅游的小公司,叫做雨林之心

这次的旅游就是以Coco当领队的第一次试行。

说到要去雨林玩,其实原本我以为老妈会是第一个同意的,结果她却意外地抗拒。

因为雨林里面有一种吸血虫叫蚂蟥,是住在树上的水蛭,当有动物经过的时候会从树上跳下来黏在牠们身上吸血。

说到这个,我脑中立刻浮现以前曾经在恐怖电影里面看到过情侣去湖里游泳结果一上来全身都吸满蚂蟥然后后来就失血过多死掉的情节。(欸

不过其实我听到要去雨林是觉得还蛮有趣的,虽然不是那种轻轻松松吹冷气坐游览车在大城市等景点里观光的放松旅程,但是感觉要去丛林里面探险,过一个礼拜辛苦的生活我也是觉得挺不错的。

虽然似乎会很热,虽然很多蚊虫,虽然要离开文明科技和电力,虽然有可能会被蚂蟥咬。

于是我们出发了,带著不是很甘愿的老妈。XDD

 

 


Day 1 (0710)

 

第一天的旅程从凌晨四点半起床开始。

因为我们的飞机在早上七点五十分,所以大概六点左右要在机场跟同行的伙伴们集合。

这次的飞机航线是先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再转古晋,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大约是下午五点多,基本上一整天就花在交通上面了。

整个八天的旅程之中有三天是待在都市,五天在雨林里。

前两天我们下榻在荒野协会在古晋的荒堂客栈,这两天基本上就是有水有电的民宿生活,过得还算惬意。

这一次的旅行啊,其实背后是有一个重大的意义

因为婆罗洲雨林在经济发展之下变成许多商人想要开垦开发的地方,很多人都在向马来西亚政府申请开垦执照,对这边的雨林虎视眈眈。

大家也知道现在全世界的雨林地正在迅速地减少中,而这正是荒野协会努力想要抑止的现象。

Coco所创办的雨林之心就是希望能够说服当地政府以生态旅游的方式取代开垦,不再签发开垦执照,而是以观光旅游的方式让这块地有经济价值。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让这块地保留下来,一方面也让更多人(不只是去观光的人,更重要的是当地人)了解雨林对整个地球的重要性。

嗯.....老实说我自己是听得不是非常懂,有关于这整个计划要怎么运作,该怎么永续发展下去之类的。

感觉上这个计划非常的庞大,同时关系到政府的政策、抵制商人以及市场,还有与当地原住民的合作等等。

坐起来大概非常辛苦,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大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吧。

 

 


Day 2 (0711)

 

今天一整天基本上就是在古晋到处晃。

古晋是一个几乎都是华人的城市,昨天在从机场前往客栈的车子上司机说的。

这个城市大概九成左右都是华人,所以在市区几乎讲中文甚至台语都可以通,主要宗教是基督教的样子,另外还有伊斯兰教(马来人)。

我们九点十点左右吃完早餐出发去逛逛古晋的旧街区和市集,看到了很多卖鱼卖香料卖干物的摊子,很像大约30年前的台湾。
(别吐槽我才2X岁怎么知道台湾30年前长什么样子,总之就是很像老台湾的气氛)

甚至有些招牌中文字下的拼音还是用台语发音拼的,或者也有看到中文字是传统的由右往左读、下面英文拼音却是由左往右的招牌。

接著晃一晃,时间就到了中午,我们的午餐在他们旧街区里的小摊位解决。

我点了鱼丸豆腐汤,里面有粉丝,因为天气太热了,所以还另外加点了一杯有点淡的蜂蜜菊花茶,其他人则吃了口味有点辣但还不错吃的叻沙面。

古晋这里的旧市集旧市区很多,但是新的大楼也是有,给我一种很冲击的感觉。

新的东西在这里反而显得很突兀,百货公司是新盖的、彩色的停车大楼颜色也非常童话,人潮却不是很多。

昨天的晚餐就是在百货公司里的美食街吃的,感觉上这对他们当地人而言还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店餐的制度不是很完善,没有像台湾的美食街会有的那种叫号码的系统,都是餐做好了服务员会向外喊XXX好了,大家自己去柜台取。

马路上的斑马线不多,行人也不多,跟台湾相反过来的交通方向让我们一群人过街的时候总是非常惊恐。XDD

中午吃完午餐之后,大人们就说天气太热他们很累,要回客栈休息了。(超虚

就剩下我们小孩们(领队Coco最大2X岁带领其他小孩一共五个人)继续去市区探险。

其实是没什么特定的目标,但其中一个团员说想要去看早上经过市集的时候看到的粉红色清真寺。

那栋清真寺在我们早上吃冰的市集里远远望过去就可以看得见,金色的屋顶搭上粉红色的梁柱还有白色的墙,在整个相对灰扑扑的市集里看起来非常显眼。

原本我们很担心到底能不能进去参观(毕竟是寺庙),稍微问了一下路人,似乎是要披上袍子才能进去。

我们绕过这栋建筑的正面来到它旁边的入口,那边有给人清洗手脚的地方,还有提供袍子的小办公室。

只要是女生就需要披上袍子,另外穿上短裤的男生也要,所以我们五个人就四个人披上袍子一楞一楞地进去参观了。

我觉得我们超像异教徒的。(本来就是)

其实这个时候身边全部都是穆斯林老男人我觉得还蛮害怕的哈哈哈。

这是一间很新的清真寺,虽然没什么看点,但是当时在门口有一个英文还不错的老伯伯还热心地走进来为我们简单解说穆斯林文化以及宗教的基本崇拜,还蛮亲切热心的。

然后不忍说那件深蓝色还有尖角角帽子的袍子实在是超级热。OTL

 

出了清真寺之后,原本是想要去看博物馆的,但是我们不知不觉在清真寺里待了太久,时间已经过了博物馆闭馆的下午四点。

于是我们就开始乱晃。

原来Coco也不知道我们正在走去哪。(竟然

意外地路痴啊XDD 这样真的可以嘛?

 

 


Day 3 (0712)

 

从今天开始就要离开都市进丛林了。

一早吃过早餐之后就是总共约五个小时的车程,先搭1.5小时到一个中途传统市集停一下,再搭1.5小时到午餐的地点,然后最后再搭1.5小时到要搭原住民的长舟的渡口。

从渡口还需要再搭两个小时左右的长舟,经过水坝和三个部落之后才会到达我们要下榻的长屋。

(Long journey, long boat, and long house.)

今天早上一上车,当地原住民导游Ba'yan就开始跟著我们了。

他在车上大致跟我们讲了一下这个区域沙劳越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他们现在部落的状态等等。

这边当地人的英文口音都蛮重的,老实说我听得不是非常懂,大概7成吧。

到了中途传统市集的时候大概是停一个小时左右,在这段时间里Ba'yan要去买我们这几天的伙食,Coco则带我们去买我们这几天在部落里需要用到的水鞋。

这种水鞋非常便宜,整双都是用橡胶做成的,外表乍看之下很像普通的运动鞋,短短的,鞋底有类似钉鞋的钉子,就像穿布希鞋那样整只脚戳进去这样。

据说这种鞋在雨林走起来会很方便而且相对舒适,因为有时候会需要涉水,走在雨林里的路也不是像一般游乐区那样会有铺好的步道给我们走,就是高高低低有时候会需要攀爬、大小腿夹角接近90度的那种,真的「走在丛林里」的感觉。

买玩水鞋上完厕所回到游览车上的时候,老爹经过市集就又手痒买了从来没有看过的果子,叫蛇皮果。

忘了照它照片了,它颜色红紫红紫的,乍看之下很像荔枝,但表面长得很像蛇的鳞片,一片一片光亮亮的。

极酸,超酸。

是那种,连爱吃酸的老妈也完全无法入口的那种程度。

跟Ba'yan一问之下才知道,通常这种果子他们是在腌渍鱼虾的时候用的,拿来调味。

 

在终于到了码头之后,接著又是近两个小时的长舟。

这种长舟吃水非常浅,一艘不含船夫大概只能容纳四到五个人左右。

行李就堆放在长舟的前后边,船头和船尾各做一个船夫,后面是马达,前面的人在水浅的时候需要负责撑船和指引方向等等。

刚坐上去的时候我还蛮紧张的,因为它容易左右摇晃,总觉得重心一个不稳就会翻船了。XDD

我坐上去的时候这艘船的头居然是一个孩子在坐,感觉上他们当地人对于这种船都非常习惯了,就连那个小孩也一点都不担心会翻船的样子。

我们行舟的路线从水坝一直上到溪流,宽阔的湖水渐渐变得狭窄,从深绿不见底一直变成可以看见溪底石头。

甚至还有一段是因为太多浅滩,船如果载人的话会因为吃水太深而卡住,因此需要我们下船自己拿著自己的行李往前走一段,他们把船冲上溪流到比较缓和的地方再让我们上船。

过了那段需要冲船的浅滩之后,眼前所见的景象就真的是那种会在Discovery的雨林特辑里看到的丛林景象了。

左边右边的河岸变得很近,岸上长满了会从两岸边往溪中间延伸枝干的树,也垂下了很多树叶和根须。

河流非常弯曲而水浅,水是那种篮球场地板的深绿色,看不太到有没有鱼。

船头的孩子在船冲上溪流不久之后就被另一个男人取代,据说是男孩的爸爸。

从这边开始因为水浅,有些地方需要前面的人撑船才能前进。

溪里也开始出现许多浮木,穿过它们的时候船身会有一点摇晃。

原本在要搭船之前啊,Ba'yan一直跟我们说要我们先去上厕所,然后请擦上防晒油,想穿长袖戴帽子的可以准备好等等的。

结果船开到这边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这群人们就被淋成了落汤鸡。XDDDD

 

等到了长屋部落里的时候大概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

在长屋的交谊厅兼饭厅里做了好多来度假的欧洲人,有些在看书有些在打牌,有些则特别在做什么就单纯听音乐,我们一群亚洲面孔出现反而显得非常奇怪而格格不入。

今天这个长屋里容纳了非常多人,床位也因此变得特别拥挤。

由于木屋本身的墙壁和房间是没有完全封死的,晚上说不定也会有蚊子和小虫飞进房间里,因此每一个人的床位都有一个蚊帐。

这种睡法让我想起了以前在森小的日子。=D

我们会在这个长屋住上两天,这两天里还有晚上6点半到10点半有供电,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充自己的手机相机等等电池。

在那之后的时间就是一片漆黑没有灯光的,走廊上会放置红色的漂浮油灯以提供微弱的照明。

不过洗澡倒是老实地没有热水的,水量也不大,要挑人少的时间去洗,免得擦了沐浴精却冲不掉泡泡。

晚餐时间在七点,很多人在这之前就都已经洗好澡了。

过了一个桥对面就是他们当地居民住的长屋,走廊的墙壁上挂满了他们做的手工艺品,每一件上面都有标价。

晚餐之后我们就一群人到对面去看当地伊斑人的传统舞蹈表演,喝糯米酒。

据说是他们结婚或者是重大庆典的时候才会有的舞蹈表演,酒则是他们每家人自己酿的,每一瓶味道都不太一样,浓度也不大相同。

男生跳的舞是模仿犀鸟,女生的舞则是模仿百眼雉鸡。

听Coco说,这一次他们的表演真的非常正式,全部都穿上了传统的服装,也有乐队伴奏。

 

 

在这里,夜里睡觉的时候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虫叫、鸟叫、旁边的人打呼的声音,还有雨点打在森林里的树叶上以及屋顶上的声音。

虽然旁边睡的大姊们有几个人会打呼让我差一点睡不著,但是如果是单纯跟某个适合的人一起来度假的话,其实我觉得是还蛮浪漫的。

当电脑和科技等等产物都消失了的时候,总觉得多出了很多时间,时间变得很缓慢,让我有时间看看河流看看树林,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变近了的似乎不只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还有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Day 4 (0713)

 

第四天开始于天都还没亮的早上五点多,大家在仅仅透著微微蓝光的交谊厅里吃著热腾腾的粥饭。

今天一早的行程就是要去山上传说中百眼雉鸡Argus跳求偶舞的地方。

虽然因为昨夜的雨而使溪水稍涨而延后了一下,但在天色稍亮大约六点左右吧,又重新决定还是要出发。

大部分的人都因为中间这段空白的时间而回去睡了,最后一起去的加上领队Coco和当地领队春平只剩下四个人要去。

我们涉水过溪,然后往山上走去,经过伊斑人的坟墓区,再登上陡坡到山顶。

Coco说整个路程大约三十分钟左右,慢的话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百眼雉鸡总是在清晨的时候才会跳求偶舞,因此在往上走的路程中大家几乎没有说话也没有停下脚步。

路还蛮陡的,我穿著水鞋走在天尚未全明的丛林里,虽然是跟著别人的脚步,但在努力地往上爬的过程中却隐约想起这似乎就像是一种修行。

上山的路程让人感觉比较漫长,脚底下踩的是泥泞的土地和落叶,有时候还需要拨开从两旁伸向自己的枝枒。

淡蓝的天色从树叶间洒落下来,土地上和脚边有什么东西是看不清的。

最后终于是抵达了目的地,这个时候明明是微冷的清晨我却全身大汗,路上下了一下子的小雨更让我身上湿润。

这是百眼雉鸡跳舞的地方,伊斑人们棕树的叶子做了一个小屏障,为了让来观赏雉鸡的人们不那么容易被牠们发现。

这时天已经渐渐亮了,Coco于是跟我和另一个女孩说明雉鸡的求偶习性。

她说,因为公的雉鸡的翅膀全部伸展开来可以长到两公尺左右,因此牠们需要在这片林子中找一片够大的空地。

当牠找到满意的地点之后,牠会用牠的翅膀把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全部都扫干净,清出一个干净漂亮的地方。

然后牠会开始发出独特的叫声,吸引母雉鸡出现,然后才会开始跳舞。

牠会把翅膀全部展开,翅膀上的花纹就像是好多好多只的眼睛,牠会把所有的眼睛都对准母雉鸡,双眼也凝视著对方然后跳跳舞。

当这对朋友彼此看对眼之后,牠们就会一起跑去其他地方去约会了。

她来这个部落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天天都跑上来看雉鸡,等待著牠们跳舞。

 

在这边有一个小插曲,发生在我们终于到达山顶坐下来休息的时候。

跟我同行的另一个女孩脱下了她的水鞋,然后开心地在她的脚上发现了一只蚂蟥。

基本上蚂蟥咬人是不会痛的,通常要不就是等你发现的时候牠已经在那边,或者是牠已经离去而留下流血不止的伤口。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蚂蟥,说实在比我想像中的要来得可爱得多了。

但是我想我大概是不怎么好吃吧,我从始至终连一只都没有收集到。

带我们上山的当地伊斑叔叔看到我们在拍蚂蟥或许觉得很有趣吧,对他们而言这种虫就像是蚊子一样稀松平常。

当他在自己的腿上发现蚂蟥的时候也只不过是默默的把牠拔下来,像搓揉黏土那样两双手合十用力搓一搓,然后随手丢掉。

 

从山上下来回到部落的时候大概是九点多十点了。

被我们丢下而觉得被我们背叛的大人们都在部落里等著我们回来吃早餐。

我觉得经过这场修练后的我超狼狈。

回来待了没多久,早上没跟到的大人们说也想出去走走,因此就请Ba'yan带我们去走另一条步道。

今天下午大家在当地人的长屋里参观了他们的手工艺品以及认识他们的音乐文化。

老爹于是跟我聊到,基本上看一个地方的工艺品就可以看出当地的文化程度。

说实在这边的工艺品做得并不精致,甚至是有点粗糙,但对当地人来说或许已经是了不起了。

这里看得到的其他游客们大多都是欧洲人,来这里的目的或许并不是这边的生态和自然,而是这边所提供的那种「原始」的氛围。

因为欧洲没有所谓的「原住民」,对他们而言「原始」是一种不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体验。

 

 


Day 5 (0714)

 

今天一早又是六点集合,我们要去溪边看传说中的蜉蝣。

似乎以前孔子有说过,这就是一种变成成虫之后只有一天寿命就会马上死掉的昆虫。

牠们一大清早就会在溪流的上方一公尺左右沿著河道从下游往上游飞去,道上游去交配、产卵。

由于这种昆虫出现的时间很短很不固定,因此目前还没有人开始明确的研究,有关这种昆虫我们目前已知的资讯并不多,对于牠们的生态也不是很了解。

.....结果居然真的给我们堵到了。

 

蜉蝣大发生。

大约在六点半左右,Coco突然指个著河岸某处说,欸真的有耶,大家便开始一窝蜂地拿起相机往河道上方搜寻。

那就像一道烟雾一样,在河道上方一公尺左右,一整大群的蜉蝣们就飞啊飞的往上游飞去。

飞的速度不快,而且感觉牠们并不是那么擅长飞行,飞得有点踉跄有点蹒跚。

牠们从淡淡的一阵雾,渐渐越变越多,变得非常浓密,再变成甚至开始有往回飞的虫潮,最后终于渐渐淡去、消失。

整个过程大约长一个小时左右。

 看著这一只只蜉蝣们在河道上面飞,下面一只只的蜉蝣的尸体就这样顺著水流漂下来死了。

这些虫们,只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变成成虫,就要努力的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在任务完成之后就这样筋疲力尽的死掉了。

甚至还有被老弟抓到的蜉蝣就索性下卵在他的手上,腹部就这样破开,死掉了。

每一只都是这样。

掉在水里的蜉蝣们也马上就被水黾抓住,成为了牠们的食物。

 

吃过早餐之后,我们又收拾行李搭著长舟往更上游的营地前进。

在吃午餐之前我们停在一个支流的瀑布边,一群人就在这个小瀑布里跳下水游起泳来了。

溪水非常清冷,刚下水的时候还忍不住打冷颤。

这个瀑布的水池边会有小鱼来啃咬接近的的人的脚皮,就像很多温泉会馆里的小鱼池一样,但这些鱼相较之下比较凶猛(?),咬得大家脚底和小腿超痒。

Ba'yan还说这是山神的祝福。XDDD

午餐就在瀑布附近解决,当地人为我们煮了竹筒鸡和竹筒饭。

而原本在长舟上的座位则成为我们午餐的席位。

 

这几天在雨林里啊,我们在林子里面移动的时候几乎都是穿第三天在市集里买的水鞋。

其实我非常讨厌把脚踩在湿答答的鞋子里面,像水鞋这种橡胶制的鞋子是还好,不会像湿掉的布鞋那样黏在脚上。

但是无奈新买的水鞋跟我的脚不太合,在第一天穿水鞋的时候我就把脚磨破了。

所以凡是需要穿水鞋走山路的行程我都必须穿上袜子来保护我那已经被磨破的脚,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涉水,我的脚就会泡在湿透的袜子里。

这天行舟的时候也不例外。

可爱的猴杯菇。

 

今天到达营地的时候大概是下午四点多左右。

在这边开始就真的是没有电的生活了,也因为这样所以晚餐的时间也比之前提早,才不会落入在黑暗中吃晚餐的窘境。

因为已经不再有发电机支援,所以入夜之后就是一片漆黑,只能用少许油灯作为照明,其他的照明设备就要靠自己带来的手电筒了。

在这个营地洗澡也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热水,而洗澡间的状况又比之前在部落还要再...脏乱一点,水也是同样可怜的小。

所以我就索性直接在河边一边游泳一边洗澡了。

你看,跳下去、上来搓泡泡、再跳下去,三个步骤就可以把澡洗完了是否非常方便?

噢,当然是穿著衣服的啦。

 

一刚来到这个营地,我妈立刻就收到山神的见面礼:一只又肥又长的蚂蟥。

前一秒还跟泡在溪里的朋友谈笑风生的她,在旁边的人问了一句:「欸?妳脚上那是什么?」之后立刻吓得花容失色,惊声尖叫。

「盐!!盐!!!」她一边双手在半空中胡乱挥舞著,一边无意义的蹦跳却不太敢随意行走,并向身边的人高声呼救。

见到这一刻的我没良心地大笑,原本正要去河边洗澡却立刻转头冲回木屋,为的不是拿她所希冀的救星盐,而是去拿我的相机来记录这值得纪念的一刻。

事后听说让这只蚂蟥命丧黄泉的似乎不是普通的盐。

而是高级的玫瑰盐。

 

 


Day 6 (0715)

 

昨天晚上睡得不太好,这个营地的床垫太软而支撑力不足,我的肩膀感觉就像直接躺在木板上一样,让我一觉醒来之后腰酸背痛。

这个营地听说是当初BBC来雨林里拍摄红毛猩猩的纪录片的时候建的,屋子不是很稳,有人在走廊上走路的时候整栋木屋都会晃。

只能说是遮风避雨用的木屋罢了。

昨天夜里还下起了铺天盖地的大雨,打在木屋的屋顶上好大声。

虽然这么说,但在夜里不是那么容易醒来的我也只不过是隐约记得有听到而已。

躺在这个简陋的木屋里,我闭上眼睛,听得到森林里青蛙的叫声、鸟的叫声、百眼雉鸡的叫声、虫的叫声,再加上风吹动树林里叶子的声音和雨声,我觉得自己好像睡在森林里跟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今天早上的行程从九点开始,出发长程走路。

这段路Ba'yan说他自己走的话大概一个半小时可以走完,但我们的话大概是走了五个多小时吧。

大家都慢慢走慢慢看,大家都很喜欢照相,往往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整条队伍就会停下来轮流拍照。

这次的旅行里走在山林里的路径几乎都还蛮陡的,另外在加上脚下的地不平,往往是踩在各种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的叶子上或者是树根上,有时候土地也很泥泞可能会滑倒。

一路上也常常遇到很多昆虫,白蚁和蚂蚁大军可能会横跨我们正要爬过的树干,前所未见的超大蜜蜂或者苍蝇也可能在我们身边绕来绕去。

但是不能伸手挥牠们,如果试图驱赶牠们的话或许会被认为是有攻击意图,牠们会生气的。

说实在不是什么走起来很舒服的地方,唯一比较开心的点是因为走在林子里所以太阳不是很大吧。

今天的午餐就坐在河边吃一早准备的用树叶包起来的便当。

Coco说我们这次上来部落,如果有大自然无法自然腐化的垃圾都要尽量带回都市去。

因为对于部落的人来说他们无法处理这种垃圾,像是宝特瓶、玻璃罐还有塑胶袋之类的。

以身作则,也算是给他们当地人的一种教育。

吃著吃著,地上居然看到一块烤过的面包。

还在想说该不会是上一团的人留在这里的东西,伸手一碰没想到居然是一块石头。

是一块长得很像烤面包的石头。

 

走在雨林的时候Ba'yan看到有趣的东西会跟我们讲解。

他讲解基本上就是全英文,经过了这几天听他们当地人的口音之后我觉得我渐渐的有比较容易听得懂了。

有时候会忍不住想要帮大家翻译。(喷

 

这两天在营地里的夜晚都过得还蛮悠闲。

我和我弟总是亿起在桌上就著手电筒的光写日记。

 

 


Day 7 (0716)

 

第七天就要从雨林回到古晋了。

在雨林里的五天行程就要这样告一段落了。

这几天里我过著原始的生活,在营地里的两天甚至没有用沐浴乳和洗发精洗澡,直接在河里泡一泡搓一搓就算是洗了。

我觉得在森林里的生活很像进入一种神秘的探险,是一个新的次元,进入了非日常之中。

日常生活虽可以过得很舒适,但是这里的生活跟日常不同,会发现新的自己、新的极限。

森林好像一个奇妙的世界,蜉蝣就是河里的精灵,会在清晨的时候洒落在河川上,各式各样的鸟就像是山里的精灵,会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飞过,只有声音留在树林间,只有被选中的人能够看到牠们的身影。

重新搭著两个小时的长舟,在搭四个多小时的游览车,我们终于回到了文明社会。

梦醒了,回到现实,突然觉得森林的探险很遥远,但他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车上的时候听到当地领队讲了一句话还蛮感慨的。

他说,现在我们该做的事情不是让人类活在森林里,而是要想办法让人类和森林一起存在下去。

我们不是要想办法适应自然,而是让自然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并且与它共存。

回到古晋之后我马上去洗了个澡,终于能够用沐浴乳和洗发精的感觉真好,干爽而柔软的床和沙发真好...。

原本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种种事物全都变得不可思议而美好,我想或许这就是生活吧,会在一些经验之后重新看到新的幸福。

这天晚上大家在古晋的一间印度料理店吃了最后的晚餐。

然后又去了当地的超市买啤酒啊零时啊什么的,回到客栈来一边聊天一边喝酒。

这段旅程就要告一段落了。

 

 


Day 8 (0717)

 

今天是旅行的最后一天,要回台湾了。

领队Coco在昨天晚上撑到五点这几天照的照片全部整理好,连同USB送给了大家,另外还附赠一条部落里买的薏苡手镯。

我觉得这次的旅行除了让人印象深刻、带回了很多回忆之外,还深具教育意义。

Coco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有爱心,用生命在生活的女生。

她虽然只比我大两岁,但她的心很纯朴。

就某种程度上我还蛮羡慕她的,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