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玮庭医师

出处:联合报 2017/06/10 健康B版

  陈小妹(化名)长期受异位性皮肤炎所苦,因为搔痒导致睡眠跟学习受到影响,虽然每次吃药跟擦药后都会有改善,但停药没多久,或是课业压力大就会复发,常抓到皮肤流汤流水。

  在一次的门诊中,建议她尝试湿敷疗法,把病灶包裹起来,再辅助乳液,8天后皮肤状况大幅改善。虽然之后仍有小发作,但持续以保湿乳液控制,仍大幅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

  「湿敷疗法」在国外行之有年,常用于慢性湿疹干癣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在洗完澡后,患部上完药膏,其他位置使用成分单纯的乳液。利用两层特殊棉质不刺激的布料,内层沾湿,外层干燥,一次包裹3至6小时左右。

  刚开始病况较严重时,一天包裹一到两次,随著病况改善,包裹次数可以减少。此外内部使用的药膏也会依照患者的状态,将药效渐渐调弱,甚至改成单纯以乳液、乳霜包裹。一般反应好的患者治疗时间大约是2至4周左右。

湿敷疗法,慢性湿疹,干癣,异位性皮肤炎,接触性皮肤炎,

  湿敷疗法的出现,主要是很多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发作时多使用外用药膏,若效果不佳,就要考虑其他疗法。

  口服类固醇虽可控制疾病,但往往停药后,容易复发,且长期使用,会影响免疫系统。其他口服免疫抑制剂,效果虽然不错,但须定期抽血监测肝肾功能,而许多患者其实对于抽血很恐惧。

  另外,怀孕或有其他疾病,有时不适合用口服药。照光治疗相对是比较安全简单,但大部分在学的小朋友很难配合一星期多次的照光疗程,因此湿敷疗法,算是相对简单方便的另一种治疗方式。

  湿敷疗法是利用增加药物吸收,减少皮肤水分散失,以及因为包裹起来避免直接搔抓而造成进一步角质层破坏等,来达到疗效。再加上连同没有病灶的皮肤也使用乳液一起包裹,会让皮肤保湿度增加,进而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不过湿敷疗法需要经过医师评估,有些状况不适合使用,例如急性感染时,包括毛囊炎,脓痂疹等。另外,湿敷疗法搭配的乳液,要尽量选择成分较单纯者,避免一些特殊成分,或是天然植物萃取成分,造成异位性皮肤炎小朋友被诱发进一步的接触性皮肤炎。

延伸阅读
1.异位性皮肤炎新药:Crisaborole
2.秋冬红疹成因多 对症下药大剖析
3.浅谈「异位性皮肤炎」(有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