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耐久性非常重要,它關係著一輛車的使用壽命,甚至是關係到性命的大事。如果一輛車子發動機的耐久性不好,會給車主帶來或多或少的麻煩的。

耐久


是指其「保持質量和功能的使用時間」,一般汽車企業對整車耐久性的要求都是XX年或XX萬公里,為了達到整車的耐久性,就需要整車、系統、子系統和零件分別滿足各自的耐久性要求。疲勞


是指試件或構件材料在交變應力與交變應變的作用下,裂紋萌生、擴展,直到小片脫落或斷裂的過程稱為疲勞。汽車在行駛時不斷受到由於路面不平而引起的路面衝擊載荷,同時還受到轉向側向力、驅動力和制動力的作用。這些力一般都隨著時間發生變化。另外,汽車發動機本身也是一個振動源。因此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處於一個相當複雜的振動環境中,其各個零部件一般都會受到隨著時間發生的應力、應變的作用;經過一定的工作時間,一些零部件就會發生疲勞損壞,出現裂紋或斷裂。據統計,汽車90%以上的零部件損壞都屬於疲勞損壞。

汽車耐久試驗



一、 零部件的耐久測試零件先按照主機廠試驗大綱完成功能性試驗,臺架可靠試驗的全部或者80%(類似比例),環境老化試驗的全部或一部分,這部分一般是零部件廠家自己做(試驗室經過主機廠認可),也會有一些廠家指定第三方試驗室完成。二 、整車耐久測試綜合耐久、驅動耐久、SPC耐久,各試驗考覈側重點不一樣。測試的地點兩種:一是測試場,上面會有各種路面,某些車型可能會要求通過數萬公里的強化路面測試,在不幸跑出問題之後分析根因然後在上市之前改善;二就是公共道路,模擬一般用戶的一般使用狀況,記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饋質量/設計部門。

汽車發動機耐久性試驗



汽車發動機的設計,要經過以它自身為主的耐久性測試的。這種測試主要是以發動機本身在試驗臺上測試,而不是整部車子。要測試出發動機的耐久性,就需要模擬一部車子日常的使用狀況,有時候需要在高速上賓士,有時候又得在鬧市裡面蠕動,要模擬這些發動機運轉狀態並不難,可是對於幾乎任何一臺機子而言,這樣測試的話無論是在開發時間,還是在試驗資金的角度上,都是難以完成的。因此,發動機的耐久性測試主要是通過加大發動機的測試負荷,以減少測試時間的方法來測試。試驗的的原理就是加大過負荷的比例,分析這個時候的壽命時間的問題,然後結合之前所加大的過負荷比例等參數,對日常使用壽命進行預測,得到一個大概的正常壽命。一臺發動機首先由產品開發部的工程師研發出來,由開發試驗室負責做相應的數據試驗,然後進行樣機生產。然後交由可靠性試驗室做試驗。試驗室有固定的臺架,把發動機固定好之後,和測功機進行匹配對中,就是同軸和平行,然後模擬整車狀況,安裝排氣系統,進氣系統,外部條件散熱等…最後就是開始可靠性試驗,所有的試驗數據都有專門的設備記錄。電腦會自動記錄數據,人工也會每半小時記錄一次,整理試驗報告的時候出現有較大的誤差就會以原始記錄為主。一般首先就是會對它進行24小時的模擬整車磨合,主要檢驗它的漏水,漏氣,漏油和發動機的異響。然後會開始24小時的機油消耗試驗,具體過程是這樣的:普通機型1.5T,加入4L左右 SM 5W/30常用機油,全速全負荷1小時,停機放出機油,旋轉正時放油16分鐘,然後加上容器稱重,將放出的機油加入發動機,減去此時的容器重量以及附著的機油量就是加入的機油量,全速全負荷24小時,相同辦法稱重放出的機油量,前後差值就是24小時的機油消耗量!(過程繁瑣)還有包括凈功率試驗,外特性,負荷特性等。再下來就是開始強化試驗,比如600小時的交變負荷試驗,300小時冷熱衝擊,50小時全速全負荷,做完強化試驗,這些強化試驗主要就是看他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最後還會有一個性能的複試。總的來說分零部件可靠性和整車可靠性零部件可靠性主要在臺架上完成,也有搭載在整車上進行的整車可靠性就是新產品試製完成後(注意是試製,遠沒到量產狀態),在試驗場進行的一系列道路試驗。全年開放的試驗場內由不同路麵條件的道路組合而成,一般包括比利時路面、卵石路面、起伏路面等。一般主機廠會根據不同車型設定不同里程的組合壞路,目的是考察車輛經過強化衝擊後車輛被破壞的程度。

感謝您關注ANNC2017: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



搭建汽車公告(企業准入、產品管理、環保認證、3C認證、燃油認證、推廣目錄)政策解讀及解決方案案例的交流平臺,茶話江湖; 分享新能源汽車車界視點及行業動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