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來央視《面對面·龐眾望:長大成人》,

感觸很多、很深。

龐眾望父親精神殘疾,母親身體殘疾,

家裡非常貧困。

為什麼出身於一個非常貧困家庭的龐眾望,

能夠考取清華大學?

樂觀、自信、自主、堅強、感恩,

這也許是他走向成功的主要原因。

龐眾望的父親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無法與人正常交流,跟著親戚在外打零工,

每年賺回幾千元補貼家用;

龐眾望的母親龐志芹,

她一出生便伴隨病痛;

先天性脊柱裂導致她下肢發育不全,

雙腿被截肢,只好與輪椅如影隨形。

26歲那年,

龐志芹嫁給了同村的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婚後雖有父母照顧,但生活並不輕鬆。

1999年,

龐眾望降生在這個特殊的家庭,

兩家人擔心的事沒有發生,

檢查顯示:這是一個正常的孩子,

不識字的龐志芹給他起了個名字:龐眾望。

龐眾望6歲那年,

一天突然下雨,姥爺發現沒帶傘的孩子都在跑,

龐眾望卻跑不起來,嘴脣莫名發紫發青……

姥爺偷偷帶龐眾望到醫院檢查,結果是先天性心臟病。

為了給龐眾望治病,

龐志芹坐著輪椅,在龐眾望推送下,

到親戚朋友家裡借錢(好話說盡)。

二十多戶人家為龐眾望湊夠了手術所需的4萬多元錢。

手術很成功,

龐眾望可以和其他的小夥伴一樣,能跳能蹦。

但借來的4萬多元錢怎麼還呀?很傷腦筋。

為了減輕家裡人的負擔,

龐志芹上小學的6年時間裡,

都在撿廢鐵、紙板、塑料瓶等廢品……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5歲左右,龐眾望就開始學做飯,踩凳子學做菜。

自懂事時起,就要為媽媽打理一切,讓媽媽開心。

每天早上起來,

他要掃地、燒水、收拾房間,

照顧媽媽洗漱、方便、清洗便盆……

為了讓龐眾望喫飽、喫好,

一直以來,龐志芹都把好喫的讓給龐眾望喫,

以致使龐志芹在龐眾望讀初二時患上嚴重的貧血病。

剛還清自己手術的費用,

媽媽住院又需四五千元,龐眾望很傷腦筋。

這一次,

是龐眾望挨家挨戶找親友借錢。

那段時間,

他請假在醫院照顧媽媽,很周到細心。

為了省錢,他在醫院旁邊的小飯店打一些零工;

每天都去菜市場撿爛菜葉,

順便給媽媽買一些便宜的菜,以節省費用。

2014年,

龐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縣城吳橋中學(高中)。

學校離家有五十多里地,需要住校,每個月放一次假。

為了給媽媽解悶,

臨開學前,龐眾望悄悄為媽媽寫了三十封信。

他把信交給姥爺,交代姥爺,每天給媽媽讀一封信……

高一那年,老師在家訪中,

發現了龐眾望的家庭情況,

推薦他參選河北省青少年自強之星。

高中階段,龐眾望的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全校前兩名;

在龐眾望一貧如洗的家中,

最醒目的是那面貼滿獎狀的牆壁,鮮艷動人。

2017年高考,龐眾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績,

並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降分錄取資格(最高降60分)。

之所以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錄取資格,

是由於他特殊的家庭環境。

龐眾望選擇了「航空與動力」專業;

對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他最感興趣、最為關心!

從小時候開始,

龐眾望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師生和社會大眾。

有不少好心人願意資助他上大學,但均被他婉拒。

高考後,他就和其他同學籌辦假期補習班,

為低年級的同學輔導功課,賺些錢補貼上學費用。

龐眾望說,

從小到大,感覺我媽媽教我的很多,

她就說過你面對什麼,你就要去解決什麼,

因為你總是要走下去的。

我有的時候,甚至一道數學題我能從早上做到晚上,

其實那種東西很鍛煉思維。

龐眾望認為,有得就有失;

失的是那種更好的物質生活,

但是得的是情感(愛),得比失多。

他沒有感覺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裏是不幸,反而感覺挺幸運。

龐眾望在媽媽、親人、老師與同學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幫助下

已經長大成人!

思考與感想:

一個人基因遺傳無法選擇,家庭環境無法選擇,

可以選擇的是人的心態和精神。

孟子說: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逆境可以消磨一個人的自信和意志,

也可以促使一個人早熟、早成人。

對比龐眾望,

那些生活富足而學習又無所用心的人,沒有慚愧之心?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主要因素,

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而是較為完美的人品、陽光自信、感恩之心,

以及雷厲風行的行動力和契而不捨的精神。

為了使家人早日過上好日子,

龐眾望憋足了勁。

清華大學,也許是他再造輝煌的開始;

相信,他完全能改變自己和家人不幸的命運!

那些生活富足而學習又無所用心的孩子們,

你們怎麼行動?

作者:追夢一往無前

2017年9月18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