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應該放棄時常出現失誤的維特爾嗎?

首發於「極速風流」公眾號,掃碼成為硬核車迷!

原作:Gary Anderson(喬丹F1車隊前賽車設計師)

翻譯:@喜歡賽車的小剛(微博)

原文和圖片均來源於Autosport,版權歸其所有;本文只作賽車科普和翻譯學習,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目的。

原文鏈接:autosport.com/f1/featur

維特爾在加拿大受到處罰前就出現了失誤。您如何評價這麼一位經常出現失誤的車手?法拉利會考慮換掉他,還是想辦法防止他再犯錯?

他已經出現了多次失誤,我在多個場合都表態過,他沒能從這些錯誤中汲取教訓。但是,個人認為加拿大站是個例外。

他衝到草地的那個彎,入彎點一直到彎心都是個盲區,加上如果有一輛慢車在他前面,由於前車的亂流,賽車很可能失去一部分下壓力。但是,如果走線比正常往外偏一點,就會處於賽道的臟側——結果就是「喫草」,維特爾的情況就是這樣。

我反對他受到的處罰,因為,當時,作為一名車手,沒有任何動機去冒可能受到處罰的風險。如果他們冒了這個險,都非常清楚,最後一定會受罰,因為規則非常的嚴格。

規則就是規則,賽會幹事只是在做自己分內的事,但如果賽會幹事只是簡單地拿著規則去套,那還需要賽會幹事嗎?我原以為他們會考慮下實際情況,然後修改判罰,但加拿大站真不是這樣。

大家都知道,維特爾是名職業車手。贏得了四次世界冠軍,但首先,他應該清楚,蒙特利爾賽道的某些彎道是不適合超車的。需要做的就是去攻彎,確保好的入彎角度,然後注意出彎。

作為一名法拉利車手,壓力如影隨形,這點是不會變的。然而,維特爾沒能反思這些失誤。

在好運的眷顧下,拿下幾個桿位和勝利,會減輕壓力。但是,鑒於今年梅奔的驚艷表現,短時間內都不太可能。

現在大家都在熱議破風板變得越來越複雜,在有些車上,簡直複雜得可怕。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翼片?以前單片式的破風板會不會對氣流管理更高效?

在我看來,所有車隊的破風板都複雜得可怕,我還要補充一點,剎車碟也有這個趨勢。

破風板和其能整合的空力套件一起,大概能產生總下壓力的20%。

至於剎車碟,蒙特利爾是賽歷當中最考驗制動的賽道之一。如果拿出捲尺,測量所有賽車的剎車碟直徑,算出平均值,會得出規則允許內最大尺寸的剎車碟。

它們看起來是個「單純」的剎車碟,其實事情沒這麼簡單,所有的剎車碟都能轉動葉片——尤其是尾翼,這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負責總下壓力中很大的一部分。「單純」的剎車碟已經一去不復返。

這兩個部件能簡化的話,所有車隊的預算能降低至少2-3%,對於小車隊而言,就是二三百萬。這個的三倍,就是大車隊能剩下的預算。

我的觀點,這些都是很容易解決的事,對大家是雙贏。

(圖片來自谷歌)

您希望F1的動力總成變成什麼樣子——使用生物燃料的傳統內燃機,電動,氫,還是其他的選擇?

個人而言,目前就挺好。聲浪還湊合,混動帶來的調校挑戰也還不錯,尤其是MGU-H,對未來的街車很有前景。

我想看到的是,減小引擎尺寸,降低排量。然後可以回收四個輪子上的剎車功率。前軸制動時,大量的功率被浪費,所以,要是能回收——或者回收一部分——即使維持現有的動力水平,電池組中的可用電量就變多了。

隨著所有政府都在逐漸禁止在市區燃燒化石燃料,有些國家甚至規定,在本世紀中期徹底禁止,所以F1需要不斷地突破極限。目前看來,未來的趨勢是電動賽車,但是,現在的混動賽車是正確的選擇。

回到曾經的純內燃機賽車不是什麼好選擇。氫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片來自谷歌)

在蒙特利爾,很多賽車出現了剎車溫度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剎車有什麼重要的參數?剎車系統各個部分遇到的問題有什麼不同?由於剎車有部分是暴露在外的,氣流對它們起到足夠的冷卻作用嗎?

蒙特利爾是最考驗剎車的一條賽道之一,車隊總是把冷卻系統推到極限。和空力套件類似,所研發的一切都必須在乾淨的氣流中才能達到最佳狀態,如果處於前車的亂流中,什麼都會受到影響。

車隊要對冷卻進行優化,因為任何氣流都被用來產生下壓力,如果冷卻系統被推到了極限,賽車的性能就會更好。

剎車安裝在剎車鼓裡。這個基本包住了所有的一切,讓車隊可以管理氣流:位置和剎車系統的哪一部分按在哪。為了暖胎和穩定性,他們還要管理有多少熱空氣分配到內表面邊緣。

剎車碟內部的冷卻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一是剎車碟內部冷卻,二是碟面冷卻,三是墊片冷卻,四是卡鉗冷卻。

說到卡鉗,要是它過熱,剎車液就會沸騰,剎車踏板行程就會越來越長。這是個關鍵部件,因為這事一旦發生——周天下午的正賽就宣告結束。

再加上一個事實,絕大多數賽車的後輪剎車功率都會被回收來給電池充電,而實際上後輪的剎車尺寸不足以單獨完成此項任務。然後輪胎衰竭,車手要根據情況來使用回收的功率,輪胎失去抓地力後,車手還要調整前後剎車比。把所有的因素都加上,還是有很多辦法控制好剎車溫度,要不然,溫度過高,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出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