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接連推出強力統戰政策,春天宣佈37項對臺措施,秋天又大手筆實施臺胞居住證。對此,我方政府也多方因應,37項對臺措施時,只是打宣傳戰,強調中共圖謀,細數政策盲點,算是「文攻」。到了秋天,對岸給臺胞居住證,我方則著手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擬對取得居住證的臺胞採取懲罰措施,這算是「武衛」。

就「文攻」而言,陸委會反覆不斷強調,這是中共統戰,名為利臺,其實利中。又說,各項對臺措施裡頭暗藏陷阱,會洩漏個人資訊,侵害隱私。陸委會所言諸般內容,並非無的放矢,也的確說得有理。不過,這種官方說法,也就是衙門高調,未曾真正瞭解臺灣民眾赴對岸創業、就業、就學罩門。

對旅陸臺胞而言,赴對岸打拚,真正的考驗與罩門,是對岸人與人之間,相處模式遠較臺灣粗糙;禮貌差,服務態度不夠親切,不夠便民;大陸民眾行為素質,與臺灣有所差距。至於什麼統戰、陷阱、洩漏個人資料等等事情,與一般旅居大陸臺灣人,並無切身關係。臺灣民眾願意忍受兩岸環境差異、人際互動差異、服務態度差異、民眾素質差異,而決定長期在大陸定居,就不太可能接受陸委會說法,抗拒37條對臺措施,拒絕接受居住證。

就武衛來說,因應居住證,將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綠營立委、學者,已經倡言,要取消持居住證臺胞戶籍、取消健保。這主張,截至目前為止,未為蔡政府接受。目前,蔡政府只打算要持居住證者,向我方政府申報,並且,禁止擔任公職。

蔡政府將臺胞證一事,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打算推出申報制,並訂立罰則。假定所有領取居住證臺胞,都如實申報,若將來有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向政府申報,我方政府為精密掌控申報者訊息,並藉此維護國家安全,須耗費大量人力、時間、經費,勢必消耗大量資源。

限制取得居留證者出任公職,等於是懲罰,只不過,力道尚輕。目前,雖還未考慮撤銷戶籍、撤銷健保,但將來如果兩岸對立情勢繼續升高,臺胞願意接受中共統戰人數日多,誰也不敢保證,我方政府不會撤銷戶籍、撤銷健保。倘若,走到那個地步,就是逼旅居對岸臺胞表態︰到底要臺灣,還是要對岸?

我方政府目前應多方蒐集資訊,弄出確切民調,搞清楚,要是真的走到撤戶口、撤健保地步,到底能爭取多少臺胞迴流?以免平白逼出大量仇人。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觀】兩大之間難為小
【鏡觀】減稅大紅包
【鏡觀】斷交面面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