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文╱簡立宗】

從投資建置太陽能電廠起家,國內許多指標性案場都是由雲豹能源所完成,為確保電站維運品質及活化企業資產,雲豹能源陸續於2017年加入「維運管理」與「電站買賣」二大主軸,今年,三大業務持續開花結果,除負責維運管理之雲豹日光能源首次轉虧為盈,最近與貝萊德實質資產投資團隊(BlackRock Real Assets)簽署之太陽光電合作案,更是雲豹能源之重大里程碑。

雲豹能源創辦人張建偉說,為了有效提升電廠運轉效率及發電收益,雲豹能源於2017年5月轉投資成立「雲豹日光能源」,切入維運管理市場。藉由該公司研發團隊自行開發的監控系統,所有太陽能模組的發電效率都維持在水平之上,收益率亦高於業界水準,以這次中南部大雨成災為例,雲豹能源所持有之電廠,不僅沒有傳出災損,發電效率與良率更沒有因此而打折。

張建偉說,儘管「維運管理」相較於「投資電站」,獲利只能說是積少成多,但卻是隨時將電廠發電效率保持在最佳狀態的重要基礎。

而自己電站自己管理,除了可確保發電效率,也是一個練兵的好機會。目前雲豹日光能源的維運管理在業界打出名號,放眼2025年,若政府所規劃綠能發電容量目標得以達陣,屆時維運管理市場將更大有可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