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美國胃腸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小麥相關的疾病做了綜述。

結果表明,約有10%的人表示,他們在喫完麵食後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癥狀。

這些病人的癥狀常常包括腹痛、腹脹、腹瀉和便祕之類的胃腸道癥狀,以及像抑鬱、疲勞、大腦迷糊和關節疼痛之類的腸外癥狀。

這種喫完麵食後不舒服的狀況,被稱之為「麩質敏感」或「小麥敏感」。

「麩質敏感」這一病症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

然而,它卻仍舊充滿爭議。

而目前爭議的焦點就在於,是什麼造成了「麩質敏感」?

是麵食中的麩質,還是發漫(FODMAPs),還是另有其他——比如小麥中的澱粉酶胰蛋白酶抑製劑(AIT)?

而就在不久前,Science雜誌刊登了一期特刊,闡述了麩質敏感背後的那些爭議。

?

一、真實存在的問題

「這些人沒有瘋。」來自奧斯陸大學的倫丁醫生對此非常確信,「只不過他們的病因是個迷。」

麩質敏感的人羣不存在乳糜瀉(一種自身免疫病,患者會因為喫麩質而產生小腸絨毛的萎縮)。

他們也不存在小麥過敏(一種常見的過敏反應,通常在進食小麥後會迅速發作)。

但即便如此,他們在喫完麵食後仍然會出現各種不適,有時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

早在10多年前,倫丁醫生就碰到過許多這樣的病人;但在那時,無麩質飲食還只是一種小眾飲食。

但不知為何,這種飲食方式突然就在西方國家火了。

似乎在幾個月間,無麩質的標識就布滿了各大超市和餐廳。

而在2014年,僅僅是在美國就有300萬不存在乳糜瀉的人戒掉了麩質。

?

面對這樣的浪潮,你很容易會想當然地認為,那些自稱"麩質敏感"的人都只是在追逐潮流而已。

「一般而言,你去看消化科醫生,他們都會跟你講:

『你又沒有乳糜瀉和小麥過敏,你還是回去好了』。「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免疫學家阿列迪尼說道,

「許多消化科醫生都認為,這是病人的腦子想太多了。」

不過,有一小羣研究人員開始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他們發現這些「麩質敏感」的人羣確實存在抑鬱、焦慮之類的心理問題

然而,研究表明,這些心理問題往往是由生理上的癥狀造成的。

這些生理上的癥狀通常是腹痛、腹脹和腹瀉;有時也包括頭痛、疲勞、皮疹和關節痛。

緊接著,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小麥中的成分和病人癥狀的關聯。

而漸漸的,學術圈開始達成了一些共識:

即使病人不存在乳糜瀉,他們仍然可能在喫完小麥後出現不舒服的情況。

然而,共識僅此而已。

二、學界的大戰

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的陣營逐漸分成了兩派。

一派叫做「免疫派」。

他們確信,這是病人對小麥中的某些成分存在免疫反應。

另一派叫做「發漫派」。

他們認為,絕大多數的病人只不過是對發漫(FODMAPs)不耐受。

所謂發漫,是存在於許多食物中的一類可發酵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你喫多了洋蔥會脹氣,那讓你脹氣的就是洋蔥中的發漫(低聚果糖)。而在小麥中,含有較多的叫做「果聚糖」的發漫。

而相當有趣的是,這兩派的支持者原本都更像是對方陣營的。

而一些機緣巧合的發現,讓他們各自開始相信不同的觀點。

2.1 免疫派的發現

阿列迪尼醫生是免疫派的支持者。

然而,他表示:「在我剛開始接觸麩質敏感的時候,我是充滿懷疑的。」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做過許多闢謠的研究。比如,曾經有傳言說,自閉症的患者有很多是患有萊姆病的。而在2013年,阿列迪尼團隊的研究證明瞭這是假的。

而對於麩質敏感,在一開始,他也相信這種狀況是存在的——畢竟有許多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證實了這一點。

然而,他並不相信這些麩質敏感的人會有什麼特別的抗體。

於是,他決心去做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在2012年,他領導了博洛尼亞大學的一個團隊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他們取了80個病人的血液樣本;這80個病人都是經過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而確診的麩質敏感患者。

而這項研究,就是想看看這些人的血液中是否存在什麼特別的東西,比如區別於健康人羣和乳糜瀉患者的抗體。

當然,阿列迪尼對此並不樂觀。

他表示:「在當時我認為,即使我們能在麩質敏感的人羣中發現一些新東西,估計也不會和其他的人羣有太大的差異。」

然而, 研究的結果讓他大喫了一驚。

結果發現,相比於健康人羣和乳糜瀉患者,這些麩質敏感人羣對一類麩質蛋白的抗體有著更高的水平。

並且,受試者在攝入含小麥的食物後,他們的腸道黏膜有受損的跡象

此外,在他們的血液中可以觀察到細菌入侵的指標

與此同時,患者的腸道癥狀和腸外癥狀也都開始出現或加重。

而在這些患者排除了小麥後,與免疫反應和腸道粘膜受損相關的指標都明顯下降了。與此同時,患者的癥狀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麩質敏感背後可能的機制:

小麥中的一些物質使得腸道通透性增加

緊接著,腸道通透性的增加使得一些細菌成分進入了血液

這些成分引起了身體的免疫反應,最終造成了系統性的炎症

而這種系統性的炎症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麩質敏感的癥狀不僅限於腸道,而是遍佈於皮膚、骨骼以及大腦。

不過研究並沒有確定小麥中造成問題的具體物質。可能是麩質,但也可能另有其他。此前的研究表明,小麥中的胰蛋白酶澱粉酶抑製劑也能夠造成腸道炎症,引起腸道通透性的增加。

麩質敏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病症;並且,我們已經找到了客觀的生物指標。」阿列迪尼說道,

「這項研究改變了許多人的看法,包括我自己的。」

在2016年,阿列迪尼的研究結果被刊登在了《Gut》雜誌上。

?

?

2.2 發漫派的實驗

但在發漫派的人看來,免疫派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

發漫派認為,這中間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發漫。

小麥中的果聚糖就屬於一種發漫;而如果你以麵食為主食,這種果聚糖就佔據了你攝入總發漫的一半之多。

飲食中攝入的發漫會在腸道中發酵,發酵會引起氣體的劇增。而這,就可能給一部分人帶來類似於腸易激綜合徵的癥狀,比如腹痛、腹脹和排氣增多。

吉普森教授是莫納什大學的一位胃腸病專家,他長期致力於發漫相關的研究。作為低發漫飲食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這些人不喫麵食能改善癥狀,主要就是降低了膳食中的發漫攝入。

而倫丁不相信吉普森教授的觀點。

在一年前的他還是免疫派的成員;倫丁表示:「我要證明吉普森是錯的。」

吉普森也接了招,「來就來啊。」——於是他們一起開展了試驗研究。

他們製作了三種藜麥做的穀物棒,一種含有麩質,一種含有發漫(小麥中的果聚糖),還有一種兩者均不含。

?

他們召集了59個正在進行無麩質飲食的人,將他們隨機分成三組,並分別給他們喫三種不同的穀物棒。

這59個人在每週都會喫一種穀物棒,並記錄下他們的癥狀。

在研究結果出來之前,倫丁非常確信喫麩質棒會導致最嚴重的癥狀。

然而結果卻是,在59個受試者中,24人喫發漫棒後癥狀最重,22人喫普通棒後癥狀最重,而只有13人在喫麩質棒後癥狀最重。

研究最終發表在了《Gastroenterology》雜誌上。在這項試驗後,倫丁瞬間從免疫派轉向了發漫派。他開始認為,發漫是這些人避免麵食而獲得好轉的主要原因。

三、免疫派PK發漫派

在2018年舉辦於哥倫比亞的乳糜瀉大會上,代表免疫派的阿列迪尼和代表發漫派的倫丁進行了正面的交鋒。

倫丁表示,在阿列迪尼的實驗中沒有採用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來激發免疫指標。這些免疫指標可能不是小麥敏感人羣獨有的

而阿列迪尼也進行了強烈的反擊:

首先,倫丁的研究尋找的只是在進行無麩質飲食的人,而沒有找那些經過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確診的麩質敏感的患者。

其次,24人喫發漫棒癥狀最重,22人喫普通棒癥狀最重——這個數據在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很低,很難有效地說明就是發漫造成了問題。

再者,倫丁的研究基本沒有記錄腸外癥狀。而像皮疹、頭痛、關節疼痛這類腸外癥狀是麩質敏感的重要表現。

發漫通常只會造成腸道不適,而這些腸外癥狀是無法用發漫來解釋的。

在會議的最後,阿列迪尼和倫丁還是達成了一些共識。

阿列迪尼表示,他承認有一部分患者確實是受到發漫的影響。

而倫丁也表示,他也同意一小部分人確實可能會對小麥中的麩質或其他成分產生免疫反應。

但雙方依舊保留各自的觀點。

四、你是女生,所以你不是程序員?

在會議之後,來自加拿大的胃腸病專家薇爾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明白為什麼需要這麼教條?」——

「難道說,證明瞭發漫會造成問題,就能證明小麥中的其他物質沒有問題?證明瞭對麩質存在免疫反應,就能說明發漫的問題不存在?

很顯然,這個邏輯是說不通的。

就像說,你是程序員,所以你不是女生;而你是女生,所以你不是程序員。

很有可能的結果是,發漫和免疫反應的問題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在不同患者身上各有側重。

因而,相比於「麩質敏感」,「小麥敏感」會是一個更確切的術語。

與此同時,薇爾杜擔心這些科學上的爭論會引發懷疑主義的盛行。

她說,她經常會和乳糜瀉的病人一起就餐。而每當她們在餐廳要求「無麩質」時,服務員們總會露出一些神祕的微笑。

而在另一方面,她又擔心這些相互衝突的信息會讓小麥敏感的患者無所適從。是不喫麩質,還是不喫發漫,還是兩者通通不喫了?

不過,薇爾杜相信,弄清楚小麥敏感的發病機制能夠破除這些疑慮。

在今年,她們拿到了第一筆研究小麥敏感的經費。

薇爾杜希望自己能像阿列迪尼那樣找到小麥敏感背後的確切指標,從而能真正地揭開背後的謎團。

"這並不容易",她說,「但我們會離真相越來越近。」

木森說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問題比我們想像得要複雜。

就小麥敏感來說,誘因可能就是多因素的。綜合現有的各種證據,我們可以看到麩質、發漫、小麥胰蛋白酶澱粉酶抑製劑……都可能在其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而在我看來,「發漫派」的人似乎在有意迴避一些事實。

那就是,小麥中的一些物質確實是有問題的,至少對一部分人來說。

當然,「發漫派」會是受媒體喜歡的。因為這樣就可以寫出一個吸引眼球的標題了「顛覆認知:你以為導致麩質敏感的是麩質?大錯特錯,是果聚糖」。

不過,學術圈內總會有客觀公正的評價。在2018年7月,有學者就指出了發漫派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即①納入的人羣不是經過確診的小麥敏感患者;②研究沒有評估重要的腸外癥狀;③研究沒有檢測客觀的指標;④研究納入的樣本太小,數據在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很低。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喜歡法薩諾醫生說的:

「做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做研究,不是為了駁倒誰,更不是為了顛覆認知。

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

而今,小麥敏感已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有10%的人正受到相關的困擾。

這些人需要得到支持和幫助。

而現在,學界依然存在爭論,各種檢測依然缺乏。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現有條件下,做最優解。

如果在進食小麥後存在明顯的不適,如有條件,可以先進行乳糜瀉和小麥過敏的篩查(詳見:無麩質飲食:第四部分&第九部分)。

而接下來,便是聽從身體的聲音,喫讓你感覺好的食物。

-END-

參考文獻:

Aziz, I. (2018) The Global Phenomenon of Self-Reported Wheat Sensitivity. Am J Gastroenterol.

Servick, K. (2018). What』s really behind 『gluten sensitivity』?.Science.

Junker, Y., Zeissig, S., Kim, S., Barisani, D., Wieser, H., Leffler, D. A., ... & Schuppan, D. (2012). Wheat amylase trypsin inhibitors drive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via activ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4.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9(13), 2395-2408.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