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非常瘋韓國連線

一個月大概砸2000~3000在上面

金額看起來不大是因為韓貨一件動輒千元以上(阿是在貴什麼?)

與其說喜歡買韓貨 倒不如是想親身體驗

韓貨真的那麼迷人嗎?

 

我的答案是「否」

以下幾件事 是韓貨的罩門

 

1. 「價」不符實

韓貨的訂價不光是衣才本身 還包括了賣家的機票、當地的喫住及運費

我推測進價只有訂價的1/2甚至更低

曾經跟名氣頗大的FB賣家M*W買了一件700塊寬褲

雖然型不錯  但洗一次就起好多毛球

好笑的是 這位賣家標榜他愛質感... 

我想 連線的行程非常趕 賣家沒有太多時間考慮

再不好的衣服、鞋子 只穿一下下也不會感覺到是難穿的呀!

最後再強調「你願意幫賣家付食宿機票錢嗎?」
 

2. 不能退貨

連線幾乎都不能退貨

如果賣家接受退貨就代表他要承受賣不掉的風險

況且他也不可能將退的貨寄回韓國

連線只能依賣家提供的照片和資訊判斷  

真的對消費者非常不公平

 

3.韓製或中國製?

韓貨賣家喜歡標榜自己的商品是「正韓」

不過 常收到幾乎都沒有洗標 不然就是很隨興地縫個Made in Korea的布標

換標這種事商人也不是不會做啊...

MIT的衣服現在都不多見了

韓國的生活水準不會比臺灣低 

你覺得韓國會生產那麼多成衣嗎?

 

最近出現了一個報導:成衣業竟成全球第二大污染源

韓貨賣家很少標示成分 就算有 大概也都是隨便寫一寫

就連「棉麻」也不是天然麻 而是人造纖維混紡  

文中有寫到人造纖維如何危害環境

我經常在拆開包裝的同時 聞到刺鼻的氣味

為了呈現鮮豔的顏色

不知用了多少染料 是合乎環境安全及衛生標準的嗎?不得而知

 

....這些賣家也可以算是共犯結構吧…

還一直拍美到不真實的照片來誘惑我們這羣小白免

一面規避了7天鑑賞期和庫存風險

如果你愛地球 就少買一些吧!

買可以穿久一點的衣服(那就絕對不是韓貨)

別讓這些賣家輕鬆就有大筆金錢入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