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教授如何與人交往的技巧,正如它英文名《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直譯是《如何贏得友誼與影響他人》。這幾天看完這本書,受益良多,但覺得它少了一個內核——愛。

一、對晚輩的關愛

夜晚,哈利沒有按時睡覺,坐在客廳等他父親加班回來。哈利父親回到家裡,感到奇怪,問道:「哈利,不在卧室睡覺,坐在客廳里幹什麼?」哈利回答:「爸爸,我想知道您一個小時賺多少錢。」哈利父親說:「二十美元。」哈利問:「那您可以借給我十美元嗎?」哈利父親這下生氣了:「又要買你那些破玩具嗎?你知不知道我賺錢很辛苦!」哈利見父親發怒,委屈地朝自己的卧室走去。哈利父親見兒子委屈模樣,又想到兒子平時很乖巧,也沒曾向自己借過錢,後悔自己發火了。洗漱完,便走進哈利的卧室,小聲地問道:「哈利,你睡著了嗎?」哈利還在為剛才的事委屈,沒有睡著,回道:「爸爸,我沒有睡著。」哈利父親在床邊坐下,掏出十美元,歉意道:「哈利,剛才是爸爸的錯,不該朝你發火,這是十美元,你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哈利聽完父親的道歉,剛才的委屈煙消雲散,從枕頭下捧出許多零錢,放在了父親的手中。哈利父親是疑惑不解。哈利開心地解釋道:「爸爸,我已經攢了十美元,加上借您的十美元,總共二十美元,我想您明晚早些回家,我想和您一起吃頓晚飯。」哈利父親聽了,是辛酸和感動,忙不迭地答應。

哈利父親平時忙於工作,缺少對哈利精神上的關愛,以至於哈利想花錢請父親陪他吃頓晚飯。好在最後哈利父親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主動地去給兒子道歉,明白了原委,增進了父子間的感情。關愛就像一縷春風,少了春風,春天將減色三分,有了春風,攜著細雨,潤物無聲。

二、對平輩的友愛

春秋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在青年時期經常交往。兩人做買賣時,管仲往往多分盈利。鮑叔牙不覺得管仲是個貪婪的人,只是因為家裡過於貧困。管仲幫鮑叔牙辦事,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鮑叔牙不覺得管仲是個愚笨的人,只是因為時機不對。管仲曾多次做官被罷免,鮑叔牙不覺得管仲是個無能的人,只是因為沒有遇到伯樂。管仲曾多次打仗退卻,鮑叔牙不覺得管仲是個懦弱的人,只是因為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管仲輔佐公子糾失敗,被關在牢中受辱。鮑叔牙不覺得管仲是個臉厚的人,只是因為他不拘小節,渴望有一番大作為。後來,鮑叔牙舉薦了管仲,自己甘願位居其下。管仲則不負所望,成功輔佐齊桓公成為了春秋霸主。天下人不稱讚管仲的才幹,而是稱讚鮑叔牙的知人善任。

鮑叔牙懂管仲,所以才能在管仲每每處於不利時,為他解釋辯護。同時鮑叔牙對管仲是友愛,所以最後才能舉薦他,自己甘願位居其下。友愛是什麼?鮑叔牙用行動告訴我們,友愛是施恩不望報,是道義放中間,利字扔一邊。

三、對伴侶的親愛

在《愛傳萬家-說出的你的故事》中,魯豫問吳尊,老公是明星公眾人物,長得還很帥,沒有安全感怎麼辦?吳尊說,他和老婆認識一兩年也許會這樣,但是從十六歲到二十六歲,已經十年了,老婆知道他是怎樣的為人。魯豫又問,相信吳尊的為人,但是不相信吳尊所處的環境,那安全感該怎麼給?吳尊說,他不會和老婆講他和哪個女演員沒有什麼事,而是把每天發生的事分享給老婆,讓老婆沒有胡思亂想的空間。

親愛是親密的愛,像吳尊那樣能和伴侶親密地分享生活。愛情三角理論認為完美愛情是由親密、激情和承諾組成。親密側重於心理,激情側重於生理,承諾側重於社會責任。有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是喜歡式愛情。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是迷戀式愛情。有承諾,沒有親密和激情,是空洞式愛情。有親密和激情,沒有承諾,是浪漫式愛情。有親密和承諾,沒有激情,是伴侶式愛情。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是傻瓜式愛情。組合中,有親密的愛情,是喜歡式、浪漫式、伴侶式。沒有親密的愛情,是迷戀式、空洞式、傻瓜式。由此可見,親密在愛情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四、對長輩的敬愛

一日,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散步。橋上坐著一位老者,見張良走過來,便把鞋子扔到了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小子,你把我的鞋子拾上來。」張良非常驚愕,想上去把老者打一頓,但念及他年紀大了,便忍氣吞聲把鞋子拾上來,並屈膝幫他穿上。老者穿上鞋笑著離開了,走了大約一里路又返了回來,對張良說:「你是個可教之才,五天過後天剛亮的時候,在此等我。」張良感到奇怪,但還是答應了。五天過後,天一亮,張良就來到了橋上。可老者已經先到橋上,生氣地對張良說:「怎麼能來這麼晚,你回去,還是五天後天亮時來此見我。」五天後,張良在雞鳴時分,就來到了橋上。老者還是已經先到,又生氣地對張良說:「怎麼又來晚了,你回去,還是五天後天亮時來此見我。」五天後,張良在夜半時分,就來到了橋上。過了一會,老者才來,這次開心地對張良說:「就應當這樣。」說著老者取出一本書送給了張良。天亮後,張良打開書才知是《太公兵法》。後來,張良學習《太公兵法》,成功輔佐了劉邦。

以前看到有文章分析這個故事,認為張良善於忍耐。可張良和老者並無利害關係,張良為什麼要忍耐,他隨時可以拂袖而去。張良對老者忍耐有,更多的是敬愛。「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些美德會讓一個人熠熠生光,有時還會帶來好運。

五、對萬物的博愛

釋尊一次出行遇到一隻老鷹追捕一隻鴿子。釋尊慈悲為懷,伸手握住鴿子藏入懷中。老鷹怒火衝天和釋尊理論:「釋尊您大慈大悲,救了這隻鴿子,可難道忍心讓我餓死嗎?」釋尊說:「我不忍心你傷害這隻鴿子,也不忍心你餓死。」說著取來一隻天平,一邊放著鴿子,一邊放從身上割下的肉。釋尊想用自己的肉替代鴿子來餵食老鷹,可鴿子雖小,無論釋尊割多少肉都無法托起它的重量。當釋尊忍著劇痛,割下最後一片肉時,天平終於平衡。天地風云為之變色,真正的佛祖誕生了。

像釋尊那樣割肉喂鷹,常人很難做到。但學雷鋒做好事,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不難,卻也是博愛。博愛如同陽光,溫暖萬物。博愛者亦是仁者,而仁者無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