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塑膠食品容器具及包裝材料安全衛生風險 

來源:  塑膠中心

近年來,塑膠食品容器具的安全性日漸受到重視。現今國內、外文獻報告對於食品容器具不安全物質溶出的研究報告越來越多,其中大多數是來自於原料的來源、添加劑不當使用與不安全的使用方式,這些都是容易造成使用者暴露在風險當中,為了有效控管塑膠食品容器具本身的安全性,則必須由源頭管理開始。


現今國人飲食文化中,盛裝外食或飲品之食品容器具的材質多以塑膠類製品佔大宗。因現行塑膠類食品容器具製品之原料多元化,為能有效地進行管理,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委託本中心於今年開始調查、研擬及輔導國內業者,進行塑膠類食品容器具及包裝材料之相關改善措施,計畫中將從蒐集彙整國際上各先進國家在塑膠類食品容器具原料之管理方法與制度開始,同時調查國內業者原料管理之現況,並透過輔導國內業者建立『製造工廠良好作業規範』及『現場之稽查標準及程序』,藉此使國內業者逐漸改變其原料及製程之管理方式,以規範製造廠商在原料選用及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上的有效性。另外,將透過實際的稽查,以瞭解國內食品容器具製造工廠在製造過程中是否有符合相關法規。


計畫中也將規劃辦理多場之說明會、研討會及記者會,向製造業者、地方機關、消費者及學生等,說明在塑膠食品容器具原料、製造過程、使用及市場監督須要注意的各項安全及管理事項,以原料管理的方式出發,達成降低塑膠食品容器具其溶出物質之危害風險。另外,今年度也將大規模的調查市售商品的安全性,計畫中將直接從製造工廠中抽樣將近650件的容器具及包裝材料,進行安全衛生性的檢驗,以作為未來立法之依據。


近期立法院舉行「食品、日用品標章、履歷之安全建制及醫療防護公聽會」,會中提出超商微波食品容器、塑膠袋裝熱食等都可能有害民眾健康,政府應訂規範,並重新檢討塑化劑事件帶來的教訓及如何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一事,顯示出政府、媒體、立法委員及消費者對不安全商品的重視。


塑膠材料之應用非常廣泛,其應用領域含蓋電子、電機、建築、醫療、運輸、家電及民生消費性等商品。不同的產業領域對塑膠材料的使用與需求不盡相同,其使用的塑膠材料特性,也會使用場合及條件而有所不同。食品用塑膠容器具及包裝材料經常被使用食物調理的場閤中,不同材質所製造出的容器及包裝材料其所能夠承受的溫度、酸鹼度…等耐受度均不同。


目前使用在加熱用途的塑膠容器具及包裝材料大多為 PP(聚丙烯)、PE(聚乙烯)等塑膠材料,屬於安全性較高之塑膠材料。從材料加工製造的角度來看,這些塑膠材料在製造過程並沒有必要加入額外的成份,也就是近期受到注視的塑化劑,其單純的材料即可製造生產。唯恐消費者無法有效辨識材質及獲得使用上的限制,以瞭解塑膠容器具及包裝材料的使用限制,目前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巳積極制定強制性商品標示法規來進行改善。


實際塑膠製品若在合理的製造及使用條件下,是相當安全的物質,國內業者也期盼能生產出讓消費者安心的商品。若政府能適當提供輔導方案及完善的評估方法,假以時日,將可以有效改善塑膠容器具及包裝材料之現況。


目前正在推廣的『塑膠餐(器)具製造工廠良好作業規範』,也就是所謂的GMP制度,強調原料安全性的評估及製程的管制及品管,使國內的製造業者能夠有其依循的標準。因此,國內業者也多願意主動配合來建立其管理的機制,以提高塑膠容器具及包裝材料的品質與安全性。


根據瞭解歐盟巳在2011年1月發佈全新的管理法案;並且於今年5月1日正式生效,新法案強調製造工廠必須在塑膠餐(器)具與包材販售前完成符合性聲明。新法案之作法除了參考美國 FDA 的註冊方式,甚至進一步正向表列出允許使用的材料與添加劑,同時也明確指出禁止使用的羣組化學物質及更多的金屬元素,此做法可以作為未來管理上的參考。


綜合以上觀點,唯有政府及製造業者的積極參與,進一步擬訂相關管理辦法,並透過教育消費者;正確使用塑膠製品,雙管齊下,纔能有效杜絕不安全商品的產生。

相關文章